•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季節(jié)手術患者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及其病原菌

      2017-09-15 05:35:13CHENHao王海鵬WANGHaipeng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7年9期
      關鍵詞:外科手術病原菌發(fā)病率

      陳 顥(CHEN Hao),王海鵬(WANG Hai-peng)

      (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不同季節(jié)手術患者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及其病原菌

      陳 顥(CHEN Hao),王海鵬(WANG Hai-peng)

      (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目的了解不同季節(jié)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及其病原菌構成,為預防與控制手術部位感染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對某院2012—2014年開展的膽囊或膽管手術、顱腦手術、闌尾手術、疝手術、直腸或結腸手術5種常見外科手術的病例進行調查和統(tǒng)計分析。結果5 746例手術患者,218例發(fā)生切口感染,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為3.79%,2012—2014年不同季節(jié)5種手術的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檢出病原菌218株,居前3位的依次為大腸埃希菌(34.86%)、銅綠假單胞菌(22.02%)、金黃色葡萄球菌(16.97%),其中多重耐藥菌47株(21.56%),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27株(12.39%),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15株(6.88%),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5株(2.29%)。結論季節(jié)因素對手術部位感染無明顯影響。采取完善感染監(jiān)控體系,進行微生物培養(yǎng)及針對性的應用抗菌藥物,改進手術方法等綜合性防治措施才是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的關鍵。

      季節(jié); 手術部位感染; 病原菌; 多重耐藥菌

      手術部位感染是最常見的醫(yī)院感染,在所有外科手術患者中切口感染率達2%~5%,占醫(yī)院感染的20%,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1]。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偏向于避開夏季做手術,認為夏季手術部位感染率較高。為了解季節(jié)因素對切口感染率的影響,筆者對我院近3年來5種常見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病例進行調查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對2012—2014年本院施行的膽囊或膽管手術、顱腦手術、闌尾手術、疝手術、直腸或結腸手術5種常見外科手術的5 746例患者進行回顧性調查。

      1.2 方法 以衛(wèi)生部頒布的《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中切口感染的診斷標準篩選手術部位感染病例,計算感染率;送檢標本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3版)中常規(guī)方法培養(yǎng)鑒定,藥敏結果判讀標準按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CLSI)抗菌藥物敏感試驗操作標準執(zhí)行(2001年版),多重耐藥菌納入標準參考李春輝等[2]報道。

      1.3 統(tǒng)計分析 應用 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多個樣本率的比較采用雙向無序行×列表χ2的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 2012—2014年調查5 746例患者,218例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為3.79%,其中以直腸或結腸手術感染率最高,達14.29%。見表1。

      表1 5種常見手術的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

      2.2 不同季節(jié)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 2012—2014年不同季節(jié)5種手術的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2.59、1.30、4.57、0.46、1.15,均P>0.05)。見表2。

      表2 2012—2014年5種常見手術不同季節(jié)手術部位感染情況

      2.3 手術部位感染病原菌種類 手術部位感染病原菌中居前3位的依次為大腸埃希菌(76株,34.86%)、銅綠假單胞菌(48株,22.02%)、金黃色葡萄球菌(37株,16.97%),其中多重耐藥菌47株(21.56%),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27株(12.39%),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15株(6.88%),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5株(2.29%)。見表3。

      表3 5種常見手術類型手術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構成

      3 討論

      外科手術部位感染原因復雜,與患者的年齡、手術時間、季節(jié)、切口部位及創(chuàng)面的大小、感染病原菌、自身免疫狀態(tài)、醫(yī)院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件及護理質量密切相關[3]。而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季節(jié)因素對手術部位感染沒有影響,與國內文獻[4-5]報道不一致。而高國棟[6]的調查發(fā)現,季節(jié)因素雖然與切口感染具有相關性,但在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中并非獨立危險因素,分析原因為,雖然病原菌的生長和繁殖與季節(jié)交替有一定關聯,但是隨著外科手術室層流等硬件設施的應用,手術室衛(wèi)生管理及住院患者居住環(huán)境的改善,醫(yī)院內部四季溫、濕度變化不大,影響了病原菌隨季節(jié)變化的特性,降低了切口病原菌定植和感染的概率。加之近年來,我院實行了醫(yī)院感染三級網絡監(jiān)控制度,加大了對醫(yī)院感染的控制力度,對存在切口感染隱患的患者,入院當天即送細菌培養(yǎng),盡量縮短等待培養(yǎng)結果周期,根據藥敏結果選用針對性抗菌藥物,降低切口感染發(fā)病率。

      本組調查發(fā)現,切口感染患者送檢標本培養(yǎng)常見的病原菌為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與彭友林[7]報道一致,而多重耐藥菌所占比率高達21.56%,以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最常見。Godebo等[8]調查亦發(fā)現,在多重耐藥菌中以變形桿菌屬、假單胞菌屬、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常見,所占比率分別為27.9%、19.3%、19.0%,多表現為對至少3種以上抗菌藥物耐藥,需引起醫(y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然而,目前治療多重耐藥菌的有效方案較少,早期的細菌性監(jiān)測及敏感抗菌藥物的應用十分重要,因此,一旦發(fā)生多重耐藥菌感染,立即采取消毒隔離措施,切斷傳染源,遏制感染暴發(fā)流行,可降低切口感染發(fā)病率。

      科學嚴謹的醫(yī)院感染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建立是降低切口感染發(fā)病率的利器。Calderwood等[9]研究發(fā)現,有效的切口感染監(jiān)控系統(tǒng)能提高切口感染的檢出率。我院自2012年起應用醫(yī)院感染實時監(jiān)控軟件系統(tǒng),及時準確地對可量化的指標,如血白細胞的改變、細菌培養(yǎng)的結果、抗菌藥物級別的調整,以及患者體溫的波動等進行監(jiān)測和反饋,與主管醫(yī)生實時有效互動,很大程度降低了部分醫(yī)務人員漏報、瞞報的可能,提醒醫(yī)務人員對潛在的切口感染進行早期有效的控制,降低切口感染發(fā)病率。

      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防治措施包括:(1)術前糾正患者的貧血、低蛋白血癥,糖尿病患者術前需維持血糖平穩(wěn);(2)手術方式的改變,尤其是腹腔鏡、內鏡等微創(chuàng)手術的廣泛應用,較之前的開放手術相比,降低了手術切口部位污染的機會;(3)皮膚切口處應用塑料薄膜防護,術中患者保暖,盡量縮短電刀接觸皮下組織的時間,術區(qū)生理鹽水沖洗,合理的放置引流管,術后盡早拔除;(4)術后盡早恢復腸內營養(yǎng),避免腸道菌群易位,感染切口盡早切開引流、負壓沖洗等措施對預防切口感染至關重要[3,10-11]。

      綜上所述,季節(jié)因素對手術部位感染的發(fā)生無明顯影響,而針對預防與控制切口感染的綜合性防治措施才是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病率的關鍵,對于疾病應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切勿以季節(jié)因素為由耽誤疾病的治療。

      [1] Anderson DJ, podgorny K, Berríos-Torres SI, et al. Strategies to prevent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in acute care hospitals: 2014 update[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4, 35(6): 605-627.

      [2] 李春輝, 吳安華.MDR、XDR、PDR 多重耐藥菌暫行標準定義——國際專家建議[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4,13(1):62-64.

      [3] 吳小蔚,董玉林.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調查[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9):2950-2951.

      [4] 葉惠韶,張常然,吳文輝,等.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8): 2782-2783.

      [5] 樓曉莉.普外科切口感染相關因素的研究及預防對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1):4472-4473.

      [6] 高國棟.腹部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危險因素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323-325.

      [7] 彭友林.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4):840-842.

      [8] Godebo G, Kibru G, Tassew H.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solates in infected wounds at Jimma University Specialized Hospital, Ethiopia[J]. Ann Clin Microbiol Antimicrob, 2013, 12: 17.

      [9] Calderwood MS, Ma A, Khan YM, et al. Use of medicare diagnosis and procedure codes to improve detec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following hip arthroplasty, knee arthroplasty, and vascular surgery[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2, 33(1): 40-49.

      [10] 方美珠,魏愛琴.外科手術部位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5,14(7):495-496.

      [11] 侯鐵英,姚亞男,劉勝男,等.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控制研究進展[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5,14(8):561-564.

      (本文編輯:左雙燕)

      Incidence andpathogensofsurgicalsiteinfectioninsurgicalpatientsindifferentseasons

      (Xinxiang Central Hospital, Xinxiang 453000, China)

      2016-09-15

      陳顥(1965-),男(漢族),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人,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外科重癥搶救,復雜腹腔感染研究。

      陳顥 E-mail:xxchenh@sina.com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21

      R181.3+2

      B

      1671-9638(2017)09-0873-03

      猜你喜歡
      外科手術病原菌發(fā)病率
      自行設計的可調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術消毒中的應用效果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致病力研究
      多曬太陽或可降低結直腸癌發(fā)病率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49:34
      ARIMA模型在肺癌發(fā)病率預測中的應用
      MALDI-TOF MS直接鑒定血培養(yǎng)陽性標本中的病原菌
      宮內節(jié)育器與宮頸糜爛發(fā)病率的臨床研究
      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采用外科手術治療的效果觀察
      肝膽胰外科手術與動、靜脈自然分流
      殼聚糖對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體外抑制作用
      應用化工(2014年7期)2014-08-09 09:20:21
      七招降低新購仔豬發(fā)病率
      讷河市| 贡觉县| 冷水江市| 兴安县| 木兰县| 施甸县| 乌鲁木齐县| 平罗县| 林州市| 龙山县| 阳谷县| 丹凤县| 长沙县| 武邑县| 珲春市| 南宫市| 布尔津县| 丹江口市| 大丰市| 新平| 宁远县| 古田县| 大姚县| 平陆县| 兰坪| 勃利县| 遂川县| 玉田县| 多伦县| 延长县| 龙岩市| 北安市| 明水县| 门源| 蓝田县| 焦作市| 辽阳县| 密云县| 夏河县| 昌图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