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姿
(康??h人民醫(yī)院,河北 張家口 076650)
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
趙英姿
(康??h人民醫(yī)院,河北 張家口 076650)
目的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婦科患者20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各10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護理組給予護理安全管理,對比其護理滿意度及不良反應、感染等情況。結果 經不同護理后,護理組護理滿意度(98.0%,98/100)、感染發(fā)生率(1.00%,1/100)及護理投訴發(fā)生率(1.00%,1/100)顯著低于對照組(77.00%,11.00%,17.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切口滲血、壓瘡、尿潴留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6.00%,6/10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50.00%,50/1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給予護理安全管理可促使我院當前護理工作開展的安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進一步改善和提升婦科患者在圍術期的生存質量。
護理安全管理;婦科;圍手術期;應用效果
護理工作是醫(yī)療服務工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護理工作開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如何更好的進行風險識別和防范[1],降低護患糾紛發(fā)生率,是當前臨床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護理工作開展的安全性,進一步確保醫(yī)護工作安全、順利實施。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婦科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1~64歲,平均年齡(45.10±4.80)歲,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護理組,各100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圍手術期護理、生命體征監(jiān)測、用藥指導、心理護理等。
護理組給予護理安全管理,進一步實施有效干預,提升護理效果。
第一,護理風險因素。針對每一個患者及其不同的經濟狀況、家庭背景、病情嚴重程度、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綜合考慮,從而開展個性化的護理指導工作,在具體溝通交流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溝通障礙,很容易導致患者對于護理工作開展變得焦慮、抑郁不安,沒有得到護理人員及時的護理管理,使得其滋生不良情緒,難以實現有效改善,這樣會引起患者的病情惡化,同時也會導致患者對護理措施的依賴性下降,配合度下降,從而降低護理服務質量,引發(fā)護患糾紛[2]。
護理工作開展時,護理人員自身存在一定問題。護理人員的法律觀念薄弱,對于相關的臨床操作執(zhí)行力不夠,在工作中,部分護理人員責任心較差,還有一部分因為缺乏臨床實踐經驗,導致在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規(guī)定標準執(zhí)行護理操作,使得一些病情危重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3]。
臨床護理工作體系存在風險,當前一些制度建立的不完善,對于護理工作開展管理過程存在一定的誤差,相關監(jiān)督工作開展不全面,致使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促使護理糾紛頻繁發(fā)生,降低護理安全效率。
第二,護理安全管理[4]。一方面需要針對護理工作開展相應的健康指導教育培訓工作,將婦科人員劃分為幾個小組,讓臨床經驗豐富且護理工作開展到位的醫(yī)護人員擔任組長等,然后統(tǒng)一組織開展培訓指導工作,定期考核,確保我院整體護理質量不斷提升。
對患者及其家屬也需要普及相關的醫(yī)護知識和法律知識,根據不同患者及其所屬的家庭背景條件下,醫(yī)護人員開展個性化、針對性的護理指導工作,實現一對一護理服務,普及相關護理知識和專業(yè)法律知識等,提升護理滿意度。
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在開展婦科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及時開展護理安全防范工作,加強培訓指導,提升護理人員相關安全知識掌握程度,進一步重視護理工作自我保護意識提升,強化相關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促使護理服務質量和效率均得到進一步提升。
不斷優(yōu)化相關的護理安全措施,對患者及其婦科護理人員的自身安全問題實施有效的分析和探討,提出針對性措施,并且按照一定的標準嚴格執(zhí)行護理操作,確保臨床護理工作更加趨于合理化、規(guī)范化。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圍術期感染情況發(fā)生率及護理投訴發(fā)生率對比
經不同護理后,護理組護理滿意度(98.0%,98/100)、感染發(fā)生率(1.00%,1/100)及護理投訴發(fā)生率(1.00%,1/100)顯著低于對照組(77.00%,11.00%,17.0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圍術期感染情況發(fā)生率及護理投訴發(fā)生率對比[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經不同護理后,護理組切口滲血、壓瘡、尿潴留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6.00%,6/10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50.00%,50/1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婦科疾病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在臨床醫(yī)護工作開展過程中,有效提升護理服務質量,降低護理風險,實現護理安全管理是當前醫(yī)護工作開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和重要目標,針對此婦科患者在整個圍術期實施有效的護理安全管理,對于提升手術成功率,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1]沈雪琴.護理安全管理對婦科圍手術期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1951-1953.
[2]殷玉明.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9):75-76.
[3]張 穎.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3):102-103.
[4]周 慧.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圍手術期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5,(7):114-115.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32.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