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論《四庫全書》庫本提要之價值

      2017-09-15 13:36:17趙繼寧
      北京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四庫全書價值

      趙繼寧

      〔摘要〕 學(xué)界對《四庫全書》庫本提要的價值討論不多,估價不足。筆者以金毓黼先生所編《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易類》為例,參以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與浙本、殿本《四庫全書總目》進行比勘后認(rèn)為,庫本提要自有其獨特價值,一是可證《總目》等諸本提要之誤,二是可補諸本提要之缺失。

      〔關(guān)鍵詞〕 四庫全書;易類;庫本提要;價值

      〔中圖分類號〕H0〔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008-2689(2017)04-0078-05

      一般而言,《四庫全書總目》優(yōu)于七閣庫本提要(也稱“書前提要”或“閣書提要”)。但庫本提要作為《總目》成書的基礎(chǔ),自有其獨特的價值。囿于難睹四庫閣書之限制,學(xué)界對庫本提要的價值估價不足,討論較少。今以《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

      (以下簡稱“文溯閣庫本提要”)“易類”為例,參以文淵閣庫本提要②

      、文津閣庫本提要③,與浙本《總目》④、殿本《總目》⑤進行比勘,以具體例證,來充分說明《四庫全書》庫本提要之價值,并求教于方家。

      一、 《四庫全書》庫本提要可證諸本提要之誤

      《四庫全書》提要出于眾手,謬誤難免。以庫本提要與《總目》等諸提要對勘互校,可校證《總目》等提要所載古籍卷數(shù),撰者字號、籍貫、仕履,引文、表述、文義等方面的諸多舛誤。這是庫本提要價值的主要體現(xiàn)。

      1. 周易口訣義,唐史徵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一:《井·大象》引周氏說

      按:“《井·大象》引周氏說”,浙本、殿本《總目》、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作“《井·大象》引何妥說”,誤。檢文淵閣庫書卷五《井》卦原文,《井·大象》未引用何妥之說,而是引用了周弘正之說[1](74),故文溯閣庫本提要“《井·大象》引周氏說”,為正。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一:《漸·大象》引侯果說

      按:浙本、殿本《總目》、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漸”字前有“《漸·彖》引褚氏說”六字,誤。檢文淵閣庫書卷六《漸》卦原文,《漸·彖》未引用褚氏之說[1]( 85)。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一:《歸妹·彖》引虞翻說

      按:“《歸妹·彖》引虞翻說”,浙本、殿本《總目》、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作“《困·大象》引周宏(弘)正說”,誤。檢文淵閣庫書卷五《困》卦原文,《困·大象》未引用周宏(弘)正之說[1]( 72)。故文溯閣庫本提要“《歸妹·彖》引虞翻說”,為正。

      2. 周易玩辭,宋項安世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三:陳振孫曰:安世當(dāng)慶元時謫居江陵,杜門不出,諸書皆有論說。

      按:“諸書”,浙本、殿本《總目》、文淵閣庫本提要作“諸經(jīng)”,誤。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為正。檢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周易玩辭》條,原文作“諸書”[2](24)。

      3. 西谿易說,宋李過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三:如《乾卦》初爻初九“潛龍勿用”以下,即接以《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按:“《乾卦》初爻初九”,浙本、殿本《總目》作“《乾》、《坤》初爻初九”,誤?!独ぁ烦踟碂o“潛龍勿用”句。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為正。

      4. 淙山讀周易,宋方實孫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三:其據(jù)《隨》上六爻“王用亨于西山”。

      按:“上六”,殿本《總目》、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均作“上九”,誤。“王用亨于西山”,語出《隨·上六》爻辭。浙本《總目》同文溯閣庫本提要,為正。

      5. 易學(xué)濫觴,元黃澤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四:澤垂老之時,欲注《易》、《春秋》二經(jīng),恐不能就,故作此書及《春秋指要》,發(fā)其大凡。卷首有延佑七年吳澄題詞,據(jù)其所言,二書蓋合為一帙。今《春秋指要》已無傳本,惟此書僅存。

      按:“已”,浙本、殿本《總目》作“亦”,于上下文文義不通,誤。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為正。

      6. 讀易余言,明崔銑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五:《讀易余言》五卷,明崔銑撰……卒,贈尚書,謚文敏。

      按:“謚文敏”,浙本、殿本《總目》、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作:“謚文敬”,誤?!睹魇贰肪矶侔耸洞捭妭鳌份d:“卒,贈禮部尚書,謚文敏?!盵3](7255)《明儒學(xué)案》卷四十八《文敏崔后渠先生銑》載:“入賀圣節(jié),過家疾作而卒,辛丑歲也,年六十四。贈禮部尚書,謚文敏?!盵4](1154)又《經(jīng)義考新?!肪砦迨灰堆孕袖洝罚骸般姡肿隅?,河南安陽人。弘治乙丑進士,仕至禮部右侍郎。卒,謚文敏?!盵5](922)

      7. 易學(xué)啟蒙意見,明韓邦奇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五:《易學(xué)啟蒙意見》四卷。

      按:“四卷”,浙本、殿本《總目》、《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作“五卷”,誤。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四庫采進書目》、《明史·藝文志》同文溯閣庫本提要,均作“四卷”,為正?!端膸觳蛇M書目》載“《易學(xué)本原啟蒙意見》四卷,明韓邦奇著,四本(浙江省第四次汪啟淑家呈送書目)?!盵6](96)《四庫全書》據(jù)以繕寫。該書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題作“《啟蒙意見》”。檢文淵閣、文津閣庫書,該書原本四卷:卷一為《本圖書》第一和《原卦畫》第二;卷二為《明蓍策》第三;卷三為《考占變》第四;卷四為《七占》。卷末附《跋》。故原書實際為四卷五個篇目。浙本、殿本《總目》、《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提要之所以均作“五卷”,是沒有細(xì)閱原書,而誤以該書五個篇目計算卷數(shù),正如《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曰:“《易學(xué)啟蒙意見》五卷,明韓邦奇撰。凡五篇。”[7] (22)《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以該書有“五篇”,即誤計原書為“五卷”,浙本、殿本《總目》依之。同時,文淵閣、文溯閣庫本提要雖以該書為“四卷”,卻在介紹該書篇目時,均以“一卷曰”、“ 二卷曰”、“三卷曰”、“ 四卷曰”、“ 五卷曰”計之,前后矛盾。endprint

      8. 易用,明陳祖念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五:《原序》曰:“朱文公言:人能取《易》一卦,若一爻熟讀而深玩之,推于事而反于身,則吉兇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無所求而不得;事父事君,亦無處而不當(dāng)?!?/p>

      按:浙本、殿本《總目》無“事父事君”四字,脫字。檢文淵閣庫書《易用·原序》,有此四字[8](2)。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為正。

      9. 古周易訂詁,明何楷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五:《古周易訂詁》十六卷,明何楷撰??衷?,漳州人。

      按:“漳州人”,浙本、殿本《總目》作“晉江人”,誤。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同文溯閣庫本提要,作“漳州人”,為正。文淵閣庫書何楷《自序》末題“閩漳何楷序”[9](3)?!睹魇贰肪矶倨呤逗慰瑐鳌纷鳌罢闹萱?zhèn)海衛(wèi)人”[3](7076)?!督?jīng)義考新?!肪砹齼嗜暄砸嘣缓慰罢闹萑恕盵5](1177)。則何楷應(yīng)為漳州人。

      10. 周易筮述,清王宏撰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六:《周易筮述》八卷,國朝王宏撰撰。宏撰字無異,號山史,華陰人。康熙己未薦舉博學(xué)鴻詞。

      按:“己未”,殿本《總目》、文津閣庫本提要作“巳未”,誤。干支紀(jì)年法無“巳未”年。浙本《總目》、文淵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作“己未”,為正。《清儒學(xué)案》卷七下《王先生宏撰》:“王宏撰,字無異,號山史,華陰人。明諸生??滴跫何矗曾櫜┱?,不赴?!盵10](349)又漆永祥《漢學(xué)師承記箋釋》王宏撰注亦曰:“康熙十八年(己未),薦博學(xué)鴻詞,以病辭?!盵11](126)

      11. 周易通論,清李光地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六:(是書)次及卦、爻、《象》、《彖》、時、位,反復(fù)辨說,詳盡無遺。

      按:“《象》、《彖》”,殿本《總目》作“《象傳》”,誤。浙本《總目》、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作“《象》、《彖》”,為正。檢文淵閣庫書《周易通論》卷二,涉及《彖傳》的內(nèi)容有:《彖傳釋名總例》、《論彖傳釋名所取》、《論彖傳釋辭》等內(nèi)容[12](554-558)。

      12. 周易玩辭集解,清查慎行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六:次為《卦變說》,謂卦變?yōu)橹熳又兑住?/p>

      按:以上兩句“卦變”二字,浙本、殿本《總目》作“變卦”,誤。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為正。文淵閣庫書《卷首》該篇篇名作《卦變說》[13](427)。

      13. 易說,清惠士奇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六:《易說》六卷,國朝惠士奇撰。士奇字仲儒,吳縣人。康熙己丑進士。

      按:“己丑”,殿本《總目》作“巳丑”,誤。干支紀(jì)年法無“巳丑”年。浙本《總目》、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為正?!睹髑暹M士題名碑錄索引》載:惠士奇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甲十六名進士[14](1814)?!秶日侣浴肪砣痘萏炷料壬侣浴芬噍d:“康熙戊子,舉鄉(xiāng)試第一。明年,成進士”[15](938),“明年”即康熙己丑。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六:《乾·彖傳》“大明終始”。

      按:“《彖傳》”,浙本、殿本《總目》作“《象傳》”,誤。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為正?!按竺鹘K始”,出自《乾·彖傳》。

      14. 周易章句證異,清翟均廉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六:如《乾卦》三爻,孟喜作“夕惕若夤”句。

      按:“夕”,殿本《總目》作“惕”,誤。浙本《總目》、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為正?!兑捉?jīng)·乾》九三爻辭原文作“夕”。

      二、 《四庫全書》庫本提要可補諸本提要之缺失

      除了可證諸本提要之訛誤外,《四庫全書》庫本提要還可作為諸本提要的補充。就庫本提要“易類”來看,其可補充《總目》等提要在作者生平,古籍版本、體例、價值,古籍《易》學(xué)主旨乃至其在《易》學(xué)史上的地位等方面的論述之缺失。這是庫本提要價值的又一體現(xiàn)。

      1. 陸氏易解,明姚士粦輯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一:(姚士粦)生十三而孤。

      按: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作“周亮工書影記其十三而孤”,注明文字出處,文筆嚴(yán)謹(jǐn)。而浙本《總目》作“十三而孤”,殿本《總目》作“年十三而孤”,均刪削“周亮工書影”五字。

      2. 周易注,魏王弼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一:《周易注》十卷,魏王弼撰。弼字輔嗣,山陽高平人。官尚書郎。年二十四而卒。事跡具《三國志》本傳。所注惟《周易》上、下經(jīng),又別作《周易略例》,發(fā)明宗旨。后東晉太常潁川韓康伯始續(xù)注《系辭》、《說卦》、《序卦》、《雜卦》四傳。

      按:以上所引,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均有王弼、韓康伯簡介。而浙本、殿本《總目》則略去二人簡介,作:“上、下經(jīng)注及《略例》,魏王弼撰?!断缔o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注,晉韓康伯撰?!?文淵閣、文津閣、文溯閣庫本提要,正可補《總目》關(guān)于作者字號、籍貫、官職、生卒、事跡等缺失。

      3. 周易輯聞,宋趙汝楳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三:袁桷言汝楳有《易敘叢書》,而不詳其目,以所言考之,即是三書也。是書不盡用程、朱之說,而亦不顯違程、朱之說?!扼咦凇芬痪恚瑓⒖荚斨?,具得要領(lǐng),宋人言《易》諸家中卓然可觀者也。

      按:浙本、殿本《總目》、文淵閣庫本提要無此段。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此段文字不長,卻包含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考證《周易輯聞》與《易敘叢書》之關(guān)系,以明其版本流傳。二是梳理該書主旨與程、朱說之關(guān)系,以明其宗旨。三是先評《筮宗》一卷,最后再總言《周易輯聞》之價值。以上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可補浙本、殿本《總目》、文淵閣庫本提要之缺。endprint

      4. 周易集說,元俞琰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三:同時漢東孟淳、單父李克寬、錢唐白珽、西秦張瑛、同郡顏堯煥、干文傳諸輩,皆推而重之。

      按:浙本、殿本《總目》、文津閣庫本提要無此段。文淵閣庫本提要、《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此段文字雖短,其功能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道出了《周易集說》在當(dāng)時的流傳之廣,以凸顯其“發(fā)前人所未發(fā)”的價值。二是由于此段首句提到了漢東“孟淳”,則該段和下段首句俞琰“嘗與孟淳講《坤》之六二”的銜接過渡,做到了自然流暢。反觀浙本、殿本《總目》,由于上引此段作“其初主程、朱之說,后乃于程、朱之外自出新義”,則和下段首句“嘗與孟淳講《坤》之六二”銜接不上。

      5. 周易本義通釋,元胡炳文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四:羲、文先、后天之《易》,邵子于先天明其畫,程子于后天演其辭,然邵、程同時并地,其說絕不相謀。自朱子比而合之,理數(shù)始備。

      按:浙本、殿本《總目》無此段?!犊偰俊泛臀乃蓍w庫本提要都引用《新安文獻志》,認(rèn)為胡炳文乃“篤志朱子之學(xué)者”,至于其為什么篤志朱子之學(xué),朱子《易》學(xué)在《易》學(xué)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總目》沒有回答。上引文溯閣庫本提要,對上述兩個問題做出了解答。此段文字,簡要回顧了《易》學(xué)史上的先天說和后天說之發(fā)展歷程,意在說明朱子《易》學(xué)將先天、后天說“比而合之”,因而,其義理、象數(shù)之說兼?zhèn)?,這就是朱子《易》學(xué)在整個《易》學(xué)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正因為朱子《易》學(xué)如此重要,胡炳文“篤志朱子之學(xué)”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6. 周易本義通釋,元胡炳文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四:說者謂非《本義》無以見《易》,非《通釋》亦無以盡《本義》之旨。主一先生之言,以盡廢諸家,雖未免于太狹。然宋儒說《易》,其途至雜,言數(shù)者或失之巧,言理者或失之鑿,求其平正通達,顯有門徑可循者,終以朱子為得中,則炳文羽翼之功,亦未可沒矣。

      按:浙本、殿本《總目》無此段,未對《周易本義通釋》一書做出評價。上引文溯閣庫本提要正可補《總目》之缺失,其對《周易本義通釋》的客觀評價,可謂一分為二:首先,針對一般論者“過譽”《周易本義通釋》的“非《通釋》亦無以盡《本義》之旨”說,指出該書的缺點是主朱子一家之說,而盡廢諸家,未免太過狹隘。其次,認(rèn)為該書對朱子《易學(xué)》的闡發(fā),功不可沒。

      7. 易經(jīng)蒙引,明蔡清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五:原本行款頗雜,如以釋《本義》者夾注于《本義》之下,則易于循覽,惜其編次未為精審,今亦故仍之焉。

      按:浙本、殿本《總目》、文淵閣庫本提要無此段。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此段文字,指出了《易經(jīng)蒙引》體例上的缺點是“行款頗雜”,比如,雖然該書把對《本義》之解釋,隨文夾注于所釋正文之下,便于讀者觀覽。但這樣的編排,導(dǎo)致了注釋文字和《本義》正文混在一起,難以分辨,即所謂“編次未為精審”。文津閣、文溯閣庫本提要不但指出了此書體例之弊,同時,也指出了其“不茍附和”朱子之說的可貴之處。對照《易經(jīng)蒙引》原書,文津閣、文溯閣庫本提要的評價可謂全面客觀。相比之下,浙本、殿本《總目》、文淵閣庫本提要則隱此書體例之弊,將作者蔡清視同朱子,大加贊美:“朱子不全從程《傳》,而能發(fā)明程《傳》者莫若朱子;清不全從《本義》,而能發(fā)明《本義》者莫若清。醇儒心得之學(xué),所由與爭門戶者異歟!”文津閣、文溯閣庫本提要正可糾以上提要的評價之偏。

      8. 易象鈔,明胡居仁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五:居仁字叔心,余干人。絕意仕進,以布衣終其身,后追謚文敬。

      按:浙本、殿本《總目》無“絕意仕進,以布衣終其身,后追謚文敬”三句,于胡居仁事跡闕如。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犊偰俊芳皫毂咎嵋坪尤省霸诿鞔?,與曹端、薛瑄俱號醇儒。所著《居業(yè)錄》,至今稱道學(xué)正宗。其說《易》亦簡明確切,不涉支離元渺之談?!比绱酥匾宋?,《總目》竟不載其生平事跡。文淵閣、文津閣、文溯閣庫本提要于胡居仁事跡雖不多幾筆,卻堪稱寶貴。

      9. 周易洗心,清任啟運撰

      《文溯閣庫本提要》卷六:其《自序》謂:“以至一馭至繁,以至常待至變,非‘洗心莫由”,故以名其書。

      按:浙本、殿本《總目》無此段。文淵閣、文津閣庫本提要同文溯閣庫本提要。三種庫本提要關(guān)于“洗心”名義之解釋,正可補《總目》之缺。

      〔參考文獻〕

      [1] 史徵.周易口訣義[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3.

      [2]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 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 黃宗羲.明儒學(xué)案[M].北京:中華書局,2008.

      [5] 朱彝尊.經(jīng)義考新校[M].林慶彰,等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 吳慰祖.四庫采進書目[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60.

      [7] 永瑢,等.四庫全書簡明目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 陳祖念.易用[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5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3.

      [9] 何楷.古周易訂詁[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6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3.

      [10] 徐世昌,等.清儒學(xué)案[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1] 漆永祥.漢學(xué)師承記箋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2] 李光地.周易通論[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3.

      [13] 查慎行.周易玩辭集解[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3.

      [14] 朱保炯,等.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5] 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M].長沙:岳麓書社,1991.

      (責(zé)任編輯:馬勝利)endprint

      猜你喜歡
      四庫全書價值
      《四庫全書考證》新近出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辨證五則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32
      于敏中與《四庫全書薈要》纂修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1:58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一粒米的價值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珊瑚鉤詩話》考辨
      “給”的價值
      文斕閣《四庫全書》兩種概考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8:00:02
      《四庫全書總目》訂疑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1
      璧山县| 泾川县| 和林格尔县| 南漳县| 丰顺县| 登封市| 淮南市| 手游| 芒康县| 积石山| 元阳县| 保康县| 富源县| 中牟县| 饶平县| 哈密市| 遂溪县| 仁怀市| 罗甸县| 古蔺县| 宣恩县| 罗甸县| 高台县| 宜都市| 石家庄市| 肇东市| 诸城市| 津南区| 娱乐| 定边县| 永州市| 英山县| 镇康县| 兴山县| 文水县| 齐齐哈尔市| 嘉禾县| 红安县| 嘉兴市| 瓦房店市|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