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應干
進入初三后,一向聽話的男孩李林突然變得脾氣暴躁,從來不和父母頂嘴的他,現(xiàn)在動不動就頂嘴,有時還與父母發(fā)生激烈的爭吵,母親氣得直抹眼淚。在學校,當老師批評他時,他怒目而視,好像老師是他的敵人似的。課堂上,李林愛插嘴,愛鉆牛角尖,學習成績也直線下滑。
現(xiàn)代家庭中,像李林這樣叛逆的孩子并不少。其實,孩子叛逆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梢栽囋囈韵?種方法,或可避免孩子叛逆。
1.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不要粗暴地對待他。當孩子做錯了事或者有不合理的要求時,有的家長二話不說,先訓斥孩子一番,這樣容易使孩子叛逆。正確的做法是,保持冷靜,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把他什么地方做得不對或者其要求的不合理之處告訴他。語氣要平和,不要用威脅的口氣和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這樣會使孩子懼怕你,而不愿與你交流,久而久之,容易叛逆。另外,家長認為孩子做錯了事,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這樣不但可以避免冤枉孩子,而且孩子也不容易叛逆。
2.與孩子相處時,家長要與孩子保持平等的關系。有些家長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認為孩子理所當然應該聽父母的,他們常常居高臨下,喜歡對孩子發(fā)號施令,甚至要求孩子對自己唯命是從。其實,這種想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要知道,孩子在一天天地長大,當他認為自己沒有做錯時,他會堅持己見;當他認為自己的做法不被家長理解時,就容易叛逆。因此,家長應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像與朋友交流一樣與孩子交流。遇到事情時,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即使孩子的觀點不正確,家長也不要訓斥、貶低、嘲笑他,而要耐心地給他擺事實講道理,讓他明白為什么應該這樣做而不應該那樣做,孩子心里服氣了,也就不會叛逆了。
3.當孩子發(fā)脾氣時,家長可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很多孩子不太會控制自己,當他對大人的管教不服氣時,就會情緒比較激動,沖大人發(fā)脾氣,甚至會有過激的言語和行動。這時,家長要想辦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緒,如先把這件事情放一邊,等孩子心平氣和之后,再來與他講道理,他就容易聽得進去了;萬不可一看孩子發(fā)脾氣,家長也立即火冒三丈,甚至打罵孩子,這樣孩子就容易叛逆,會記恨父母,個性強的孩子還會離家出走。
4.家長要給孩子自由和選擇的權力。家長應當把握重要的事情,給孩子定個大的框架和原則即可,讓孩子在不違反原則、不超越界限的基礎上,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要給孩子自由。家長不要對孩子管得太寬,更不要一切事情都由家長來做主,這樣孩子會感到很委屈,會覺得家長對自己不信任、不尊重,為了擺脫束縛,可能會與家長對著干,變得叛逆。另外,自由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有時候,無法給孩子絕對的自由時,也盡量多給孩子一些選擇,如天氣轉(zhuǎn)涼想讓孩子加件外套,可以讓他在夾克衫和運動衫之間選一件。
5.批評孩子要把握好分寸,要給他面子。不講方式、不分場合地批評孩子;孩子一犯錯就把他過去的種種不是全翻出來;隨意地貶低、挖苦孩子,把他說得一無是處,貶低他的人格,這樣都容易使孩子叛逆。所以,要想使孩子不叛逆,家長在批評孩子時,要注意方式不要粗暴地對待他;不要當眾尤其是當著孩子同學和朋友的面批評孩子。另外,家長要記住,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要多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找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和鼓勵他,只有這樣,才會使他更自信、更優(yōu)秀,也不容易叛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