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娥,張建祿
1.內蒙古正藍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027200;2.內蒙古阿巴嘎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011400
吸煙對肺結核患者康復的影響分析
何常娥1,張建祿2
1.內蒙古正藍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027200;2.內蒙古阿巴嘎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011400
目的研究吸煙在肺結核患者康復過程中的影響。 方法選取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該疾控中心進行治療的痰菌陽性肺結核患者200例,其中吸煙者和不吸煙者各100例,將之分別設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結果患者治療完成后,兩組共有158例患者痰菌陰轉,痰菌陰轉率為79.00%,并且患者的吸煙量與痰菌陰轉率呈負相關關系,同時還會使患者的咳嗽癥狀,并使患者的治療時間、康復時間都會明顯增加,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吸煙患者的咳嗽癥狀明顯比對照組不吸煙患者要高,吸煙的肺結核患者具有更高的結核菌感染性。吸煙與結核病的產生也存在這密切的關系,肺結核的主要發(fā)病人群就是長期吸煙的人。另外,吸煙會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造成影響,導致患者的治療時間、康復時間都會增加。所以,在臨床中必須對肺結核患者的吸煙情況更為關注,盡量對患者的吸煙行為進行勸阻,減少吸煙對肺結核治療的影響。
肺結核;吸煙;康復;影響
肺結核(即PTB)能夠對人們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屬于我國需要重點關注及控制的嚴重疾病之一,另外,肺結核也引起了世界范圍內廣大相關學者的重視及關注。據(jù)相關資料及研究顯示,吸煙會對很多疾病產生消極影響,尤其是會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產生、治療及康復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筆者為研究吸煙在肺結核患者康復過程中的影響,選取了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該疾控中心進行治療的痰菌陽性肺結核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該疾控中心進行治療的痰菌陽性肺結核患者200例,其中吸煙者和不吸煙者各100例,將之分別設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男78例,女22例,年齡為18~79歲,平均年齡為(37.9±4.2)歲,且37例患者年吸煙量為1~399支,33例患者年吸煙量為400~799支,30例患者年吸煙量大于等于800支。對照組患者男70例,女30例,年齡為20~77歲,平均年齡為(40.3±3.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該研究,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在患者進行治療之前需要詳細記錄其吸煙史,并對其進行血清白蛋白、X線胸片、直接痰涂片的檢查。根據(jù)《中國結核病防治規(guī)劃實施工作指南》對所有的初治涂陽肺結核患者使用異煙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進行強化治療,為期2個月。在治療期間,需要每個月對血清白蛋白進行復查[1]。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即將完成時,檢測患者的晨痰和夜間痰的涂片抗酸桿菌,若兩者均表現(xiàn)為陰性,則判定患者為痰菌陰轉[2]。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痰菌陰轉率的比較
在為期2個月的強化治療完成后,兩組共有158例患者痰菌陰轉,痰菌陰轉率為79.00%,其中對照組有89例,痰菌陰轉率為89.00%;研究組1~399支/年的患者痰菌陰轉32例,痰菌陰轉率為86.49%,400~799支/年的患者痰菌陰轉21例,痰菌陰轉率為63.64%,≥800支/年的患者痰菌陰轉16例,痰菌陰轉率為53.33%。并且患者的吸煙量與痰菌陰轉率呈負相關關系,兩組患者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痰菌陰轉率的比較
2.2 兩組患者咳嗽癥狀的比較
在治療完成后,對兩組患者的咳嗽癥狀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研究組患者出現(xiàn)咳嗽的有69例,占比69.00%,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咳嗽的有53例,占比5.00%,由此可知研究組患者咳嗽癥狀出現(xiàn)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人體受到結核菌感染后,會因為個人差異產生非常復雜的演變過程,大部分人們具有較高的免疫水平,能夠自我抵抗并痊愈,但另一部分免疫力水平較低的人就會逐漸發(fā)展為活動性肺結核的癥狀。吸煙的患者會因為呼吸系統(tǒng)的損傷導致免疫力的水平降低,從而在受到結核菌感染后更加容易發(fā)展為活動性肺結核。初治涂陽肺結核患者主要是通過打噴嚏、說話和咳嗽的方式進行細菌的擴散與傳播,而其中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則是咳嗽傳播。據(jù)相關研究顯示,每天咳嗽次數(shù)大于48次的患者,其接觸的家庭成員中有44.33%都會受到結核菌感染,每天咳嗽次數(shù)小于12次的患者,其接觸的家庭成員中只有24.72%的人會受到結核菌感染[3]。該文的研究也顯示,研究組吸煙患者的咳嗽癥狀明顯比對照組不吸煙患者要高,由此可知,吸煙的肺結核患者具有更高的結核菌感染性[3]。
腎上腺激素的應用、由疾病干擾細胞免疫、矽肺、酒精中毒、吸毒、精神緊張、營養(yǎng)不良等因素都會導致肺結核病情及復發(fā)率的增加,而最危險的因素則是吸煙,吸煙更容易使患者產生痰菌陽性、空洞、咯廊的肺結核復發(fā)癥狀。有研究表明[4],吸煙的患者會產生自然殺傷細胞(即NK)的活動和CD3+、CD4+、CD8+都降低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肺結核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減弱,同時吸煙還會對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AK)及少數(shù)個體NK細胞的活性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導致患者免疫監(jiān)視功能更加減弱,在一定情況下可能會使以其他形式存在于非活動性病灶中的潛伏靜止期的結核菌出現(xiàn)活動或復燃的現(xiàn)象。吸煙與結核病的產生也存在這密切的關系,肺結核的主要發(fā)病人群就是長期吸煙的人。
在肺結核治療的過程中,吸煙也會對患者的臨床療效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該文研究也表明,吸煙對患者的康復過程也會產生相當大的不利影響,使吸煙患者的康復時間比普通患者更長。另外,大部分的吸煙患者都有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或者較低的肺功能免疫水平,這也會對患者臨床療效造成影響,還有可能使患者產生耐藥的現(xiàn)象,使其成為更加危險的傳染源。其次,研究組患者吸煙產生的煙霧也會影響巨噬細胞,使煙霧聚集在終末氣道,巨噬細胞在收到損害之后,由其釋放產生的中性粒細胞趨于因子,中性粒細胞在抵達終末支氣管時,能夠使其釋放出自由基。而患者由于吸煙產生的煙霧中自身就會存在較多的氧自由基,長期吸煙的患者又會使T細胞免疫出現(xiàn)不能應答的現(xiàn)象,進而使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受到損害。該文研究表明,患者吸煙量越大,其痰菌陰轉率也就越低,兩者呈現(xiàn)負相關關系,由此也可以得知,吸煙會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造成影響,導致患者的治療時間、康復時間都會增加[5]。
綜上所述,吸煙患者的咳嗽癥狀明顯比對照組不吸煙患者要高,吸煙的肺結核患者具有更高的結核菌感染性。吸煙與結核病的產生也存在這密切的關系,肺結核的主要發(fā)病人群就是長期吸煙的人。另外,吸煙會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造成影響,導致患者的治療時間、康復時間都會增加。所以,在臨床中必須對肺結核患者的吸煙情況更為關注,盡量對患者的吸煙行為進行勸阻,減少吸煙對肺結核治療的影響。
[1]占穎鵬,范義兵,胡莉華.農村吸煙肺結核患者尼古丁依賴狀況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5):621-622.
[2]許光輝,趙柳嬋,張慧民,等.吸煙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現(xiàn)代醫(yī)院,2016,16(3):320-322.
[3]熊淑薇.吸煙對肺結核患者DOTS療效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6,17(11):96-98.
[4]張建明.吸煙對肺結核的療效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5,13(23):50-51.
[5]馬艷,劉二勇,成詩明,等.湖南省肺結核患者控煙宣傳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15,18(11):1018-1021.
R521
A
1004-6569(2017)05(b)-0061-02
2017-02-24)
何常娥(1968-),女,滿族,河北豐寧人,大專,副高,研究方向:傳染病,地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