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奕秋
如果說同性伴侶、“老妻少夫”都能成為某類政客的加分項,“無子女”也對政客不具殺傷力,那么古老的家族內(nèi)訌和傳承問題,又怎會難住政客二代、三代們呢?
人均GDP達6萬多美元的西歐小國愛爾蘭,今年6月選出了一位年僅38歲的總理。是的,利奧·瓦拉德卡比法國的馬克龍還小2歲,“他”的伴侶同樣足夠另類,是一位男士。
“小鮮肉總統(tǒng)”馬克龍沒有親生子女,但他認為培養(yǎng)、愛護妻子帶來的3個子女和7個孫輩,比自己再生育小孩更重要。世界政壇上,膝下無子女的領(lǐng)導人乃至“不婚”的女政客,都不在少數(shù)。
政客的私生活愈發(fā)另類,自然會引發(fā)公共輿論探討。而相比婚變,家族內(nèi)訌帶來的政治沖擊更不容小覷。李光耀的一女一子,前不久公開聲討身為長兄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假借“父威”制造個人崇拜,國會為此展開辯論。
同性伴侶
有網(wǎng)友設(shè)想:愛爾蘭總理攜同性伴侶訪華,我們將如何接待?這并非什么禮賓難題。2010年,德國時任副總理兼外長韋斯特韋勒訪華,就帶著“男友”到處合影。2013年,冰島時任女總理西于爾扎多蒂訪華時,也將“夫人”帶在身邊,還享受了“婦婦”同時在央視出鏡的待遇。
不久前剛訪華的盧森堡首相貝特爾,在兩年前答應了高大英俊的建筑師男友的求婚,把“斷背山”搬到了首相府。值得一提的是,盧森堡副首相埃蒂安·施耐德也有“斷袖之癖”。
其他知名的同性戀政客,還有比利時前首相迪呂波、巴黎前市長德拉諾埃、休斯敦前市長安妮斯·帕克,以及若干英國前內(nèi)閣大臣。其中,迪呂波終結(jié)了比利時長達一年半的組閣僵局,但他并沒有固定的“男友”;德拉諾埃是法國首位“出柜”的政客,曾多次參加同性戀游行,還險些遇刺。
同性戀政客能問鼎的國家,通常其社會已不再“恐同”。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加拿大是同性婚姻合法化較早的國家,冰島、巴西、法國、盧森堡、愛爾蘭、美國等十多個國家,也相繼實現(xiàn)了同性婚姻合法化。
一年前,在美國奧蘭多市同性戀酒吧大屠殺的兇手奧馬爾·馬丁,其父母所來自的阿富汗,則是對同性戀最不寬容的亞洲國家之一。事實上,大部分以穆斯林為主要人口的國家,都會判定同性戀行為“有罪”。在伊朗、毛里塔尼亞、沙特阿拉伯、蘇丹和也門,同性戀者會被處以死刑。
俄羅斯在2013年出臺了“禁止宣傳同性戀法”,其車臣共和國則發(fā)起了更具爭議性的“預防性反同清掃”運動。這些地方的同性戀活動家,人身安全都成問題,要從政難于登天。所以,那些能夠擁有同性伴侶的西歐國家首腦(尤其是作為印度移民之子的愛爾蘭總理利奧·瓦拉德卡),實在是太幸運了。
“出軌”的總統(tǒng)
回到異性戀世界。這里的政客更容易被“權(quán)力是春藥”的暗示蠱惑。
美國財長史蒂文·努欽,日前新娶了小17歲的“80后”演員路易斯·林頓為第三任妻子。單以“老夫少妻”論,這對新組合不算另類。出席財長婚禮的特朗普總統(tǒng),就比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大24歲。而政客二婚三婚,在美國也稀松平常。美國人所尊敬的前第一夫人南?!だ锔?,就不是里根的原配。里根的原配拿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后,就拋棄了“二流演員”里根。
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的姻緣比較獨特。10年前,他娶了大自己24歲的離異高中老師布里吉特·特羅涅。后者當時就有3個成年子女,且與馬克龍相比,分別年長2歲、同歲和小7歲。馬克龍不僅爭取到這些同輩子女的支持,還花心思說服布里吉特接受這段非正常姻緣。
在馬克龍之前,法國連續(xù)五任總統(tǒng)(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薩科齊、奧朗德)都曾“出軌”。
奧朗德長期與大一歲的“師姐”羅雅爾同居,育有4個孩子,后在“第三者”、政治記者瓦萊麗幫助下成功選上總統(tǒng)。結(jié)果第二年,他就被曝“騎摩托”與小近20歲的女演員朱莉·加耶幽會,惹得“第一女友”瓦萊麗醋意大發(fā),出書爆各種內(nèi)情,令奧朗德的事業(yè)和愛情雙雙撲街。
薩科齊27歲時,和一名藥劑師的女兒結(jié)婚。兩年后,他在以市長身份主持朋友的婚禮時,看上了名模出身的新娘塞西莉亞。十多年后,育有兩子的薩科齊和已有兩女的塞西莉亞各自離婚再結(jié),并生下一子。再后來,塞西莉亞幾次跟人“私奔”,還在薩科齊競選總統(tǒng)期間申請與之離婚。結(jié)果,薩科齊恢復單身沒多久就有了新歡——同樣是名模出身的卡拉·布呂尼。
布呂尼比薩科齊小12歲,是富家千金,高1.75米,多才多藝,曾被特朗普等一眾名人追求。孰料,她在與一名法國出版商同居期間,居然愛上了其已婚的兒子。那位比她小10歲的哲學家離婚娶她,兩人育有一子,但這段不倫的“姐弟戀”沒能維持多久。在與薩科齊“閃婚”后,布呂尼的心才安頓下來,并在43歲之齡產(chǎn)下一女。
薩科齊在追求布呂尼時曾對媒體說,長期以來,法國總統(tǒng)的私生活被視為不可言說的秘密,他有意打破這種傳統(tǒng)。不過,或許是由于前兩任總統(tǒng)忙于戀愛而忽視經(jīng)濟,法國人才最終選擇了“信守娶老師諾言”并且長于拼經(jīng)濟的馬克龍。
無子女現(xiàn)象
在大國中,日本、印度、英國、法國和德國的現(xiàn)任民選首腦,都沒有親生子女。這在選民心目中既不減分,也不加分?!盁o后”不代表缺少腐敗動機,否則一直未婚的樸槿惠也不會被拘押。
沒有親生子女,會否影響政客的夫 妻感情?我們來看下面幾個例子。
安倍晉三33歲時,與小8歲的“名 門女漢子”松崎昭惠完婚。今年6月兩人在一家披薩店慶祝結(jié)婚30周年,粉碎了不和傳言。連月來,安倍首相因森友學園、加計學園、共謀罪法案等事件,支持率大跌,而昭惠夫人也因深度卷入森友學園廉價購地丑聞,減少了公開露面。
安倍晉三上一次被連串丑聞“放倒”,還是在10年前。當時他的“小朋友內(nèi)閣”接連“掉鏈子”,參院改選執(zhí)政黨也失守,而他的“老毛病”潰瘍性大腸炎突然惡化,導致他在東南亞訪問期間要兜著尿布。作為首相夫人隨訪的昭惠,為幫助丈夫掩飾病情,不惜將帶血的尿布全裝進自己的手提包里帶走。endprint
日媒也曾披露昭惠醉酒后的失態(tài),猜測她開居酒屋的用意,是逃避與婆婆共處一室用餐。但安倍夫婦彼此達成諒解:妻子在大選和外交事務(wù)上盡心盡力輔佐丈夫(昭惠在安倍老家山口縣人氣頗高,還曾為丈夫?qū)χ袊钠票谩安赛c”),丈夫也不以第一夫人的框架去約束她——是不是有點像《紙牌屋》里的安德伍德夫婦?
不同于安倍夫婦,印度的莫迪夫婦幾乎“老死不相往來”。原來,納倫德拉·莫迪19歲時,和小2歲的賈蘇達班結(jié)成了“包辦夫妻”。沒多久,莫迪加入“國民志愿服務(wù)團”,這是個反國大黨政府,并且提倡禁欲的宗教組織,莫迪為此離家出走,賈蘇達班則聽從丈夫囑咐做了老師。莫迪從政后長期以單身漢自居,直到三年前大選登記,才填上“已婚”和妻子的名字,而在填妻子住址時卻寫道“無所知悉”。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與小一歲的丈夫菲利普·梅相識于牛津大學(菲利普比特蕾莎小兩屆,現(xiàn)為投資銀行高層),據(jù)說這還是通過牛津?qū)W姐、巴基斯坦已故前總理貝·布托介紹的。在公開訪談中,特蕾莎表示曾為沒有孩子很難過,但“我們不是唯一一對陷入那種狀況的夫妻……還是要坦然接受現(xiàn)實。我們也有侄子和侄女”。
歐洲另一個“鐵娘子”安格拉·默克爾,與大5歲的丈夫約阿希姆·紹爾都是“二婚”,且是校園師生戀。當時雙方均已離異,默克爾是物理學博士生,“化學怪人”紹爾則帶著2個兒子和母親一起生活。兩人“愛情長跑”了十多年才低調(diào)結(jié)婚。紹爾最煩被稱作“默克爾先生”,因為妻子一直沿用前夫烏爾里希·默克爾的姓氏。
家族內(nèi)訌和傳承
政客可以在特定情形下不要子女,當然也會在一定條件下漠視親情,誘發(fā)家族內(nèi)訌。這個條件往往是德高望重的“大家長”的去世。
李光耀去世2年后,新加坡“第一家族”內(nèi)訌升級。李瑋玲、李顯揚姐弟以堅持要拆除李光耀故居(目前在李顯揚名下,但受政府節(jié)制)的訴求,凸顯自身作為李光耀遺囑執(zhí)行人的身份,同時迫使李家第三代所有男子,尤其是李顯龍與何晶所生的李鴻毅和李浩毅(李顯龍與前妻黃名揚所生的李毅鵬有殘疾)公開聲明不從政。
李顯龍則質(zhì)疑最后一份遺囑的訂立過程,強調(diào)自己足夠照顧了妹妹(是新加坡國立腦神經(jīng)醫(yī)學院院長,至今未婚)和弟弟(曾是頭號國企“新加坡電信”的總裁,有3個孩子,近日攜妻赴香港),后又為此事困擾國民而“道歉”,并接受國會質(zhì)詢,試圖止損。
不管李瑋玲、李顯揚初衷如何,他們反對前總理故居變成政治建筑而為現(xiàn)行體制延壽,并出面指控現(xiàn)任總理濫用職權(quán),對新加坡反對黨而言都是重大利好。
同一個政治家族內(nèi)部的次要代表人物,倒向反對派勢力的例子并不鮮見。在巴基斯坦,老布托被絞死后,貝·布托還要與弟弟米爾、弟媳金娃持續(xù)斗爭。在印度,英迪拉·甘地母子去世后,大兒媳索尼婭(及其子拉胡爾、其女普里揚卡),則面臨來自“妯娌”瑪內(nèi)卡(及其子瓦倫)的挑戰(zhàn)。
沙特國王薩勒曼因為打破“兄終弟及”陳規(guī),栽培兒子做王儲,即便在一母所生的“蘇德里七兄弟”(包括先后兩個國王——老大法赫德和老六薩勒曼;兩個前王儲——老二蘇爾坦和老四納伊夫)派系內(nèi)部,也面臨著反對聲。韓國昔日的“小公主”樸槿令,因家族資產(chǎn)和婚姻問題和姐姐樸槿惠反目成仇,不過最近自己也被韓國檢方盯上了。
日本的安倍-岸家族,目前還是靠安倍晉三母親洋子的威望維系著團結(jié)。洋子是前首相岸信介的千金,當年下嫁給報社記者安倍晉太郎,生下3子:長子從商,次子是當今首相,幼子被過繼回岸家,做洋子哥哥的繼子,即岸信夫。
有分析稱,安倍洋子希望能把兒子岸信夫“過繼”回來,培養(yǎng)成安倍晉三的政治接班人。安倍首相四年前和一年前兩次任命岸信夫擔任外務(wù)副大臣,以彌補洋子早年刻意不讓岸信夫過早從政(以免“攤薄”岸信介的政治遺產(chǎn))的缺憾。也有報道稱,洋子已經(jīng)指定長子寬信的兒子寬人做安倍晉三的繼承人。
最后要說到“歐洲最危險的女人”瑪麗娜·勒龐。她兩次離異,與首任丈夫生有3個孩子,現(xiàn)任男友是國民陣線副主席埃利奧特。兩年前,瑪麗娜開除了父親的黨籍;老勒龐則反唇相譏,稱女兒應該嫁人,以免繼續(xù)姓勒龐。瑪麗娜的母親、大姐先后與老勒龐決裂;二姐的女兒瑪麗安,23歲便當選國會議員,今年則為“喘口氣”主動放棄競選連任,不知今后會否成為幺姨的政治接班人。
如果說同性伴侶、“老妻少夫”都能成為某類政客的加分項,“無子女”也對政客不具殺傷力,那么古老的家族內(nèi)訌和傳承問題,又怎會難住政客二代、三代們呢?
(摘自《南風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