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江寧
在江蘇無錫安鎮(zhèn)的膠山下,有一座私家花園非?;稹C糠曛苣?,不少上海、蘇州的游客慕名而來,就為了看看這個被稱作“無錫版莫奈花園”“中國最美袖珍花園”的地方。
花園主人原是一家外資企業(yè)的工程師。他發(fā)現(xiàn)年老的父母不缺錢,不愁吃喝,缺的只是“精神奉養(yǎng)”。為了給父母修身養(yǎng)性的空間,他回到鄉(xiāng)下,和家人一起動手,把舊茶園改造成了遠近聞名的景點。
家和夢想,完美結合
錢育松是位80后,在無錫市區(qū)工作。雖然是妥妥的理工男,他卻一直對花花草草感興趣。到了繁花盛開的春夏,他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必是滿屏的花兒。他的手機應用軟件里,打開最多的就是辨識各種花草、普及植物知識的App。
假日閑暇,錢育松也會在陽臺種上一兩盆花兒??纯磩e人的花園,種種自己的花,日子就這么過去了。
轉眼到了2010年,錢育松父母退休了。他們一不愛打牌,二不愛跳廣場舞,突然閑下來頓感無所適從。父親想去經營老屋門前的一畝茶園,種茶做茶。
錢育松不同意,父母年齡大了,腿腳不便,伺弄茶園已經力不從心,他不愿意讓他們過分操勞。但父親失落的眼神讓錢育松很不好受。看著陽臺上擺不下的花盆,他突然有了主意:不如教他們種花種草。
他在老家自留地里種上一片花,交給父母去侍弄。為了協(xié)助父母打理好這片花地,一下班,他就泡在花草種植的論壇上,搜集相關種養(yǎng)知識,打印出來給父親參考。不到一年,父母居然就成了養(yǎng)花能手。
一天,錢育松開車回鄉(xiāng)下父母家,路上聽到廣播里講一個故事。在日本宮崎市的新富町鄉(xiāng)村,由于疾病,Kuroki夫人的眼睛看不見了,郁悶的她不愿意出門。Kuroki先生決定把農場改造成花園,種植的芝櫻花花香濃郁,其花語是“若合你意,我深感幸福”,以鼓舞她從低落的心境中走出。經過兩年多辛勤勞作,成千上萬的花覆蓋著農田。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來,賞花,或同Kuroki夫婦聊天。
“如果我愛你,我會為你造一座花園。”聽到主持人深情的評論,錢育松的心弦被撥動了。種一片花地還不夠,父母需要有一片更大的空間去散步,需要有愛他們的人陪伴他們勞動、生活、聊天,要能給他們造一座花園就更好了。他想到父親之前經營茶園的想法,一畝茶園不正是打造花園的最佳用地嗎?
錢育松把想法一說,父母都非常開心,當晚就催促兒子趕緊給花園取個名字。“就叫多多花園吧!”因為錢育松兒子的小名就叫多多。父母、兒子和花園,家和夢想,這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了。
有了夢想的土壤,錢育松和父母一起動手,在2012年中秋開始了造園計劃。
繽紛如夢,就像明信片里的風景
清理好土地后,一家人開始規(guī)劃構思心中的花園。錢育松在花友論壇等網站上瀏覽園藝精品,看國外花園的圖片,激發(fā)靈感。為了籌建花園,他教父母學會了用微信,然后建了一個家庭微信群,有了新的想法和資料,就發(fā)到群里熱烈討論,一個理想花園的雛形漸漸清晰。
父母節(jié)儉了一輩子,主張能自己動手的活兒都自己做。于是錢育松陪父母在村子周圍溜達時,仿佛就變成了撿破爛小隊,別家拆遷丟下的磚瓦都拾掇起來,留作花園砌墻用。路邊無人要的小竹竿,他們樂顛樂顛一一抱回來做成籬笆。別人廢棄的石凳子、木椅子,他們通通撿回來放在角落備用。所有的活兒都沒請工人,自己攪拌黃沙,用石子澆筑起水泥柱子……撥撥算盤,一面墻,只花了吃一頓肯德基的錢。關鍵是一家人為理想花園而努力,開心又溫馨。
整體格局布置好后,錢育松開始在網上購買花苗。花苗也不是亂買的,花期要相同,這樣開出來,園子才比較熱鬧。錢育松和父母暢想著,花開時的繽紛如夢。春天,幾百種月季和薔薇,紅的、黃的、白的、粉的……隨處可見,高高低低,就像明信片里的風景。夏天,綠樹下,擺上一張椅子,靠著幾叢繡球,空調、手機都不需要。到了秋天,種上菊花剛剛好。
為了打造花園,錢育松所有閑暇都撲在上面。因花園的工作越來越多,他2015年6月辭去了高薪工作。這樣,陪伴父母的時間也充裕了。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錢育松覺得理想的家庭生活莫過于此。
很快,花苗長成花樹,錢育松把它們一根一根地盤到籬笆上、花架上,形成景觀,這也是從網站上學來的。
不知不覺過去5年,多多花園已基本成形,五彩繽紛,芬芳四溢,讓人仿佛置身童話世界中?;▓@呈四方形,周圍籬笆上爬滿了各色月季,組成一面面的花墻、一道道的花拱門。大門朝北,走進去,一道石徑將花園分為左右兩塊。在花的海洋中,月季、薔薇、鐵線蓮、繡球……從四面八方撲到眼睛里,應接不暇。除了花,還有果樹、多肉植物等點綴其中,各種擺件也隨處可見,鐵藝花架,古樸石槽、石臼,精致的瓷瓶、木質的秋千椅、室外桌椅……它們擺放的位置也經過精心設計,跟周圍植物融為一體?;▓@外,南面是片水池,有魚,有睡蓮,還有噴泉。
錢育松為多多花園投入了上百萬元,他覺得超值??吹礁改该刻烨宄吭诨▓@健步行走,聞聞花香,聽聽鳥鳴,散步回來坐在木椅上看報紙,這場景別提有多美好。孩子放學回來,也會遛進花園,爬到秋千上,像貓一樣窩在上面,不來個十連拍,決不肯走半步。呼吸著新鮮空氣,父母的身體從沒出過毛病,和同齡人一比,像年輕好幾歲。
五一假期,正是多多花園最美的時節(jié),錢育松圓了建園后的第一個夢想:為兒子和他的小伙伴舉辦“花園音樂會”。活動當天,全家人欣慰地看著孩子們像小精靈,在花叢間穿梭流連,為多多花園帶來了春的靈動和氣息。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多多花園這么漂亮,父母很得意,經常喊老朋友來參觀和拍照,每天的日程都很豐富,日子別提多充實了。錢育松也拿著照片在論壇里、微博上跟別人交流?;ㄓ芽催^后,大呼著要來參觀,他欣然接受。
結果,大家來了一次還不夠,來了又來,還把照片放在網上流傳。這下熱鬧了,花園門口開始排長隊了,外地人也專門趕來。“直到現(xiàn)在,我的心情也無法平靜。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完全不知道那到底有多美,照片拍到爆卡。”網友參觀之后,在微博上難掩激動之情。
2017年4月,美麗的花季,花園每天都爆滿,連下雨天也滿是人。花園能容二三十個人,但現(xiàn)在動不動就是兩三百人一起來。大家喜歡這里本來是件好事,但錢育松漸漸覺得煩惱。人一多,花園超負荷不算,還很受傷,小徑兩邊的青草被踩禿了,有棵月季被拍照的人弄折了……不少人把這里當成旅游景點,出現(xiàn)許多不文明行為,比如亂丟垃圾。
為了制止不文明行為,父母每天要面對一撥撥參觀者,有時連吃飯時間也沒了,人多時,每天垃圾就能撿出三四筐。錢育松非常心疼。他更希望回歸初衷,小園能安靜一點,父母能悠閑地在其中生活。
花友出主意:“你就收費吧。”他一口否定:“本來就是私家花園,人家慕名而來,收錢就變了味了?!倍覉@子有人氣,常有人和父母聊天,也可以讓父母的晚年生活更充實。
小小的花園,承載了錢育松一家人的愛和希望,也給更多人帶去了快樂。
(作者聲明:未經許可,本文禁止上網和轉載。)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趙瑩 zhaoyingno.1@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