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春困,夏有夏乏,每當打開Word文檔時,小編總?cè)滩蛔∠胄∷粫?。睡醒后,雖然感覺神清氣爽、神采奕奕,但是再面對眼前那張空白的文檔時,小編總不禁去摸摸肚子,哀嘆腹中空空,下筆無力。
因這個壞習慣,每每被同伴嘲笑時,小編忍不住反唇相譏:“你一定是沒有聽說過王勃,不知道腹稿的故事?!?/p>
釋義:“腹稿”又稱“默稿”。“稿”原指稻穗脫粒后,被人凌亂棄地的稻草,后比喻事先考慮的計劃?!案垢濉眲t指內(nèi)心醞釀成熟以供表達的詩文構(gòu)想。宋朝詩人蘇軾有詩云:“袖手獨不言,默稿已在腹。”就是指已經(jīng)預先想好而沒有寫出的文章。
字里故事: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如今的山西河津)人。
王勃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他是四杰之首。王勃的代表作《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僅人人耳熟能詳,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成為千古名句。
像王勃這樣名聲大噪的才子,有很多人向他求稿。不過王勃有一個習慣,在寫文章的時候,他從來不寫草稿,而是先磨墨數(shù)升,備好紙筆,再喝一點酒至微醺的狀態(tài),接著便蒙頭大睡。
等到睡飽之后,王勃立刻跳下床,抓起筆就在紙上寫,寫成的文章精妙到可以一字不改。所以,那時的人稱王勃是打“腹稿”,好像在肚子里就寫了草稿一樣。
出自:《酉陽雜俎·語資》
“不止王勃,梁啟超以前到各地演講,表面上看好像從不做準備,只是在玩。其實他在玩的過程中,就默默為演講打腹稿啦。所以,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在發(fā)呆和睡覺中默默做準備呢?”小編說。
“你那是拖延癥!”同伴鄙夷道,“你應該學學北宋聾人教官徐積,他從年幼到年老,每天都寫一首詩,寫文都先打腹稿,再教給自己的孩子。你有沒有從中學到什么?”
“學到什么?”小編一頭霧水。
“寫作,應該先想好怎么寫再下筆!另外,養(yǎng)成每天寫作的好習慣,這樣無論是春困還是夏乏,你都不怕不怕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