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書》、《史記》中的《賈誼傳》比較研究

      2017-09-22 17:35:22吳娛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
      關(guān)鍵詞:班固賈誼漢書

      吳娛

      摘 要:《史記》與《漢書》作為兩部優(yōu)秀的史書一直被拿來比較。兩書都成于漢代,前后相去不遠,確實有可比較性。本文著重就兩部史書中的《賈誼傳》作比較,著眼于其不同之處,探究其原因。主要從兩漢思想大環(huán)境的不同、作者本身境遇不同來解釋,從而力證史家在秉筆直書的同時也可于細微處見其主觀精神。

      關(guān)鍵詞:《史記》;《漢書》;賈誼;班固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013-01

      《史記》和《漢書》作為兩部極優(yōu)秀的史家絕唱,一直被后世所稱道,也被后來的史家所模仿。這兩本史書作為漢代文學界和史學界的兩部巨著,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兩漢的政治背景、學術(shù)水平以及文人的思想狀態(tài)。雖然是兩部史書,司馬遷和班固在寫作這兩部書的時候也有意識地秉史家公正之筆法,盡量客觀冷靜地記錄人物還原歷史,但事件的選擇和文字的運用還是不可避免地留下他們主觀的看法,字里行間也會透露出記錄者由于自身境遇、思想觀念以及眼界高低等原因造成的私人好惡。當然,這并不是《史記》和《漢書》的缺點,而是更有利于我們透過史家之筆窺見當時未成文的歷史。

      從《漢書》和《史記》的文本來看,從漢高祖到漢武帝時代,兩書在記載的時間上是有重復(fù)的,并且班固在編寫這一段《漢書》時,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史記》的內(nèi)容。但二者即使是書寫同一個人物,也會因為種種原因呈現(xiàn)出不同的文本?,F(xiàn)就《史記》《漢書》中的《賈誼傳》進行對比,賈誼在《史記》中是一個懷才不遇、郁郁而終的文人形象,而在《漢書》當中卻是“雖不至公卿,未為不遇也”①的形象,并且《漢書》還體現(xiàn)出來賈誼在文人以外還是一個政治家的形象。從而探討班固和司馬遷在理性的史書之下透露出不同的私人情感傾向。

      首先,從體例來看,在《史記》中司馬遷是把賈誼和屈原放在一起做傳的,這樣的安排似乎是因為太史公認為二者生活境遇和精神思想相通,或是太史公對這二人的評價相類似,這樣完全按照內(nèi)容來編排就在體例上顯得稍有凌亂。而《漢書》則完全按照時間順序來編排,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史記》體例上的缺點。不僅是體例上的不同,同時還可以看出司馬遷對于賈誼和屈原的評價與看法是相類似的,基本持肯定同情的態(tài)度。而班固對待屈原的態(tài)度就與司馬遷截然相反,在對賈誼的態(tài)度上也較太史公基本的肯定同情有所不同。這也反映了班固在修《漢書》時是有自己明確的觀點的,當他與太史公意見齟齬的時候,他會堅持呈現(xiàn)出自己的史觀。

      其次,在《賈誼傳》的內(nèi)容上,《漢書》與《史記》基本相同,甚至大部分文字都相同,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班固在寫《漢書·賈誼傳》的時候受《史記》影響很大,但是這并不能說明班固是完全照抄了《史記》而沒有一點自己的見解。在兩部史書《賈誼傳》的行文中,還是有一些細小的區(qū)別。如“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為賦以吊屈原?!雹冢ā稘h書·賈誼傳第十八》),“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為賦以吊屈原?!雹郏ā妒酚洝でZ生列傳第二十四》)。由此可以看出,《史記》在描寫賈誼失意落魄的時候所用的筆墨比《漢書》多。同時也說明二者在寫法上還是有區(qū)別的,司馬遷在寫《史記》時所用感情之筆更多,而班固在遣詞造句方面似乎更加客觀理性,冷靜從容。當然,這并不代表班固的《漢書》沒有作者主觀性造成的情感好惡流露,而是于細微處見精神。

      第三,如果從《賈誼傳》的人物描寫行文來看,二書相差無幾,看不出班固與司馬遷觀點態(tài)度的明顯區(qū)別的話,那么從選取賈誼作品上來看,二者還是有區(qū)別的。《史記》在《屈原賈生列傳》中著錄了賈誼的《吊屈原賦》,《鵩鳥賦》,《漢書》在《賈誼傳》中不僅收錄《吊屈原賦》,《鵩鳥賦》,還收錄了賈誼的《陳政事疏》,《上疏請封建子弟》和《諫封淮南四子疏》。史家在著述時游歷南北,廣泛收集資料,司馬遷在繼承父親意志編纂《史記》時當然也不例外,為了修史做足了資料收集的準備工作。而賈誼生活的年代與司馬遷較為相近,賈誼生于前200年,卒于前168年,即生于漢高祖時代,歷經(jīng)漢惠帝朝,卒于漢文帝朝。與班固相比,司馬遷還是很接近其人其事的,如果生在東漢的班固都能看到賈誼論政事的上疏,那么作為廣泛收集史料的太史公,不可能遺漏前朝著名文人賈誼的名篇,更不可能這三篇上疏都遺漏不見。所以只能說明司馬遷在創(chuàng)作賈誼傳的時候只收錄了其《吊屈原賦》和《鵩鳥賦》,舍棄了表達其政治觀點的上疏。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大部分文字都與《史記》中《賈誼傳》雷同的《漢書·賈誼傳》在選取文人作品時有這么大的區(qū)別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班固與司馬遷的思想迥然不同。兩人所處時代的不同使得大環(huán)境對其造成的影響也不同。據(jù)許結(jié)先生在《漢代文學思想史》一書中總結(jié),從漢初到文景之世,主要是以“君臣俱欲無為”的道家(黃老)思想為主體,漢武帝至元、成年間則是獨尊儒術(shù)的興起與發(fā)展。如此看來,司馬遷生活的年代儒家思想統(tǒng)治的時間還不久,黃老思想還是占據(jù)主要位置,于是司馬遷并不是完全忠于儒家思想的,其間還夾雜著道家無為的思想,所以會呈現(xiàn)出消極的態(tài)度。這也是班氏批評司馬遷從而要修《漢書》彌補其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班固所處的東漢則是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時代,經(jīng)過了西漢獨尊儒術(shù)時的興盛與后期異端思想滋生時的衰落,到了東漢,統(tǒng)治者吸取前朝成敗興衰的歷史教訓(xùn),自然也會鞏固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所以,二者所處大環(huán)境思想的不同自然使得個人思想也有區(qū)別。

      之所以要明確二者是否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是因為儒家思想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合理性,所以班固是比較維護漢王朝的統(tǒng)治和形象的,他在《賈誼傳》里選取了《陳政事疏》,《上疏請封建子弟》和《諫封淮南四子疏》,即在表現(xiàn)賈誼憂郁失志的哀怨一面同時,也塑造了他積極參與政事、具有優(yōu)秀的政治才能的昂揚一面,并且上疏的結(jié)果也是“孝文玄墨躬行以移風俗,誼之所陳略施行矣?!薄半m不至公卿,未為不遇?!雹苓@樣賈誼這個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真實,另一方面也符合了班固張皇漢德的理念。endprint

      第二,班固和司馬遷的境遇不同,二者在編纂史書過程中的遭遇可謂天差地別,所以兩人對于統(tǒng)治者的態(tài)度以及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自然也就不一樣。司馬遷在寫《史記》過程中因李陵一事而遭受宮刑,憑借著堅強的毅力忍辱偷生才完成了《史記》的創(chuàng)作,因此難免會帶著消極悲觀的色彩去看事物,而對于直接造成他人生悲劇的漢家統(tǒng)治者,司馬遷的態(tài)度也是矛盾復(fù)雜的,至少不會是忠實的維護,所以他筆下的賈誼也成為了和他一樣幽怨悲憤的形象,也是委婉地對統(tǒng)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發(fā)出來慨嘆。但是班固在寫作《漢書》時的境遇要比司馬遷幸運的多。班固繼承父親意愿撰寫《漢書》時,被人告發(fā)他“私修國史”,之后身陷囹圄。班固的弟弟班超為班固伸冤,引起了漢明帝對這一案件的重視,特旨召見班固核實情況。漢明帝讀了班固的書稿后對他的才華感到驚異,下令釋放拜為“蘭臺令史”,于是班固由私修國史變?yōu)槭茉t修史。由此可見,班固在漢家統(tǒng)治者那里是得到優(yōu)待的,所以他自然傾向于認可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wù)的儒家思想并自覺的宣傳漢朝圣德。班固筆下的賈誼就變?yōu)榱穗m然有過幽憤失志但出色的政治才能還是有用武之地的,雖然官不及公卿但也談不上懷才不遇。

      史家在修史時固然是尊重客觀事實,力求理性冷靜地還原歷史,但再客觀也逃不開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觀性。傅斯年先生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認為“史掾說的是別人的話,他的作用不過是修飾潤色而已?!雹萜鋵嵅蝗唬芳乙部梢酝ㄟ^客觀公正的歷史表達出自己對歷史的看法和意見,只是更加婉曲地藏于字里行間,需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班固和司馬遷不過是在當時的遭遇不同,也就導(dǎo)致了對同一個人他們會有著不同的記傳與看法。甚至可想見,班固在看了司馬遷為賈誼做的傳記后,也許是有意要表達自己的不同意愿,于是才會額外選了賈誼的三篇上疏,才會直言不諱地指出“雖不至公卿,未為不遇也”。

      注釋:

      ①②④班固.顏師古注.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 1962: 2265,2222,2265.

      ③司馬遷.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jié)正義《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3:3006.

      ⑤傅斯年.中國古代文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55.

      參考文獻:

      [1]范曄,李賢等注.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2]曹道衡,劉躍進.先秦兩漢文學史料學[M].北京:中華書局,2005.

      [3]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劉躍進.雄風振采[M].北京:中華書局,1997.

      [5]許結(jié).漢代文學思想史[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

      [6]陳其泰,趙永春.班固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7]傅斯年.中國古代文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8]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歡
      班固賈誼漢書
      蘇東坡讀《漢書》(節(jié)選)
      蘇東坡讀《漢書》(節(jié)選)
      班固救馬
      懸梁刺股
      辯漢文帝不用賈誼
      漫畫
      讀書(2018年10期)2018-10-13 07:58:12
      懷才不遇的賈誼
      孝繼父業(yè)的班固
      《漢書·藝文志》“輯而論篹”句釋說——“論語”二字話
      以色列班固利恩大學
      神州·校長(2013年7期)2013-04-29 19:10:31
      大英县| 武宣县| 安龙县| 龙游县| 静安区| 东丽区| 慈利县| 阳东县| 蓬溪县| 上饶县| 天水市| 甘洛县| 密云县| 曲麻莱县| 保德县| 敖汉旗| 西乌| 财经| 正宁县| 读书| 甘泉县| 汉阴县| 沙湾县| 武邑县| 海南省| 上高县| 新余市| 政和县| 杨浦区| 多伦县| 汉阴县| 桦南县| 天津市| 靖宇县| 曲水县| 咸宁市| 和硕县| 仪陇县| 永安市| 剑河县|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