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龍軍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阿立哌唑輔以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選擇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25例。予以對照組單純的阿立哌唑進行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輔以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比較并分析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 結果:本研究中,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及顯效人數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臨床治療中,予以精神分裂癥患者阿立哌唑輔以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可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其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阿立哌唑;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分裂癥;臨床效果
臨床治療中,精神分裂癥的病理機制較為復雜,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命質量。與其他疾病不同,該類疾病具有其特殊性,臨床治療中應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以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等的發(fā)生率【1】。本研究隨機選擇例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予以患者阿立哌唑及阿立哌唑聯(lián)合無抽搐電休克進行治療,比較不同治療方式下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的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25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11例,年齡為18-60歲,平均為(39.1±1.3)歲,患者病程為1-9年,平均為(4.1±1.3)年。研究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為20-59歲,平均為(35.1±1.2)歲。病程為1-8年,平均為(3.8±1.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基礎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本研究中所有病人均符合ICD_10診斷標準。
1.2 方法
予以對照組患者單純的阿立哌唑(生產商: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00901)進行治療。一般初始劑量為10mg/d,后續(xù)治療中依據患者的病情適當的調整劑量,但劑量最高不可超過30mg/d【2】。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醫(yī)護人員利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儀,患者取臥位,配合0.5-1mg的阿托品進行治療。同時注射適量的阿托米脂,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呼吸節(jié)奏,治療過程中若患者出現自發(fā)性的肌肉收縮情況,應及時的插入口腔保護器,避免對患者的嘴唇及舌頭等造成損傷。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血壓、脈搏等指標進行詳細的記錄,觀察患者的血壓及心率等變化情況。本研究中主要采用的麻醉劑為丙泊酚,使用的肌松劑為司可林。
1.3 療效判定標準
本研究采用PANSS量表,診斷標準如下:減分率>75%,且患者的不良癥狀顯著消失為顯效;患者的有效減分率在50%-75%,不良反應癥狀明顯減少為有效;減分率<50%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即為顯效比例。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數據的處理 ,所有計量資料均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及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研究中,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4%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4 %,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3 討論
精神病屬于難治性疾病,治療過程中易收到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隨著患者身體素質不斷的下降,其生活質量也不斷的降低。作為一種新型的抗精神病藥物,阿立哌唑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效果,其應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療中,具有副作用小的優(yōu)勢【3】。該類藥物聯(lián)合無抽搐電休克進行治療,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在傳統(tǒng)電休克治療的基礎上利用麻醉劑進行患者中的治療,保證了患者的肌肉處于松弛的狀態(tài),該治療方式屬于典型的物理治療方法,可有效的調節(jié)患者的中樞神經,實現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目標,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應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不斷的優(yōu)化治療方案及措施。
本研究中,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及顯效人數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阿立哌唑輔以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其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該治療方式簡單,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旭恩,沈姣,張美霞.阿立哌唑聯(lián)合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女性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療效觀察[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7,34(09):847-850.[2017-09-26].
[2] 趙輝.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比較[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08):1160-1162.
[3] 李媛媛,張云淑,王健,栗克清,王紅英.氯氮平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優(yōu)化治療方案[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6,38(06):66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