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時
我和丈夫陳翔是大學同學。
戀愛時,我就發(fā)現(xiàn)陳翔和他媽的關系很要好。每晚8點,陳翔都會準時給他媽打電話,陪老人拉家常。即使碰上我們約會看電影,或者在圖書館自習,陳翔的電話也沒耽擱過。
一開始我并沒覺得有什么,但閨蜜知道后有點擔憂地說:“你不會遇上了傳說中的‘媽寶男了吧?這種男人可千萬不能要,凡事都聽他媽的,到時候有你吃的苦?!?/p>
閨蜜說的并不是沒有道理。這年頭,無論是電視還是新聞里,都在說“媽寶男”如何可怕。真要和這種男人過一輩子,我還真是沒有這樣的勇氣。
不過一段時間觀察下來,我發(fā)現(xiàn)陳翔和他媽通話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他媽撒嬌賣萌,陳翔在他媽面前,其實很有主見和想法。
我松了口氣,不過也有點好奇,兩個人每天翻來覆去說同樣的話,不會覺得無聊嗎?
有次陳翔打完電話,我忍不住問他:“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我媽每周給我打一次電話,我都覺得她啰唆?!?/p>
陳翔嘆了口氣說:“其實我媽以前不這樣的,我爸去世后,她就越來越依賴我了。我有時也覺得挺煩的,但是沒有辦法啊,我媽一個人在家也挺孤單的?!?/p>
聽完這些,當時我并沒有意識到,如果將來我嫁給陳翔,這個婆婆會給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麻煩。我能想到的,無非是這個老人有點黏自己的兒子而已。
我第一次和婆婆見面,并不是很愉快。
那天的飯桌上,婆婆看到陳翔給我夾菜,臉色立馬由晴轉陰。我覺察到婆婆情緒的變化,趕緊夸她的項鏈好看,做的菜好吃,虛心表示要以她為榜樣,向她學習。
被我這么一說,婆婆臉上才漸漸有了笑意。
事后,陳翔夸我懂事識大體。其實我只是換位思考,婆婆這么多年辛辛苦苦養(yǎng)大陳翔,現(xiàn)在陳翔卻對另一個女人獻殷勤,她難以掩飾心里的失落也很正常。
但后來我才知道,我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我和陳翔結婚后,孤身一人的婆婆理所當然地和我們同住。可能是因為我媽和我奶奶這些年相處不錯,我并不排斥和婆婆住一起,甚至還幻想過親如母女的婆媳關系。
但是很遺憾,和婆婆相處越久,我就越覺得,婆婆有時就像個長不大的小孩。
國慶節(jié),我和陳翔商量著自駕游出去玩。
出發(fā)那天,路上有點堵,再加上天氣不好,我們抵達目的地的時候,已經(jīng)是晚上11點。想到婆婆已經(jīng)睡著,怕吵醒她,我們就沒打電話向她報平安。
誰知第二天一大早,陳翔收到婆婆發(fā)來的一條短信:“你們再也見不到我了?!?/p>
我們嚇出一身冷汗,趕緊給婆婆打電話,婆婆的手機卻關了機,家里的電話也無人接聽。我們趕緊聯(lián)系大姑子,她去家里一看,婆婆還真不在家。那么,婆婆到底去了哪里,又為何發(fā)這種莫名其妙的短信?
我和陳翔一著急,只好又開車回了家。
我們打開家門,家里仍然沒人,婆婆的手機也依然關機。就在我們商量著準備報警時,婆婆卻慢悠悠地回來了。陳翔一臉焦急地說:“媽,你跑哪兒去啦?把我們嚇死了?!?/p>
婆婆一臉不屑地說:“別叫我媽,我不是你媽。你們一個個眼里哪里有我?只顧著自己玩,連電話也不打一個?!?/p>
弄了半天,就因為我們沒打電話,婆婆就整這么一出戲,真是讓人抓狂。
時間越長,我越是覺得,再這么和婆婆過下去,我的忍耐力會達到極限。陳翔出差應酬,電話打晚了,我這邊還沒什么想法呢,婆婆卻要鬧上一番情緒;我和大姑子約著逛街,沒有帶上她,她發(fā)現(xiàn)后也會不高興好幾天;我上班回來累了,和陳翔撒個嬌,婆婆也會明里暗里地表達不滿……這哪里是媽啊,分明就是個老小孩!
閨蜜問我婚后生活如何時,我只能無奈地苦笑。
在這個家里,我的老公確實不是“媽寶男”,只不過反過來了,我的婆婆是一個還沒長大的“巨嬰”。她像個需要被保護的孩子,想要身邊的人都圍著她轉,動不動就生氣鬧情緒。同時,她也像嬰兒一樣,每次鬧情緒,只要我們說說好話夸夸她,她又能馬上跟我們和好。
婆婆這般陰晴不定,和三歲小孩有什么區(qū)別?我平時工作已經(jīng)夠辛苦,回家還要應付一個情緒化的老小孩,實在有點累。
因此,確定自己懷孕后,我下定決心要和陳翔搬出去住。我不想自己的情緒每天跟著婆婆起伏不定。
“淺淺,說實話,別說你,就連我有時候都有點受不了咱媽?!贝蠊米右簧蟻砭透型硎艿乇硎纠斫馕?,“但是回過頭來想想,媽之所以這樣,也是因為爸在世的時候,一直都很寵她。爸一走,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一個人時刻關注她了。而我們又總是忙,她就只好用這種有點‘作的方式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實際上,我發(fā)現(xiàn)媽每次這樣無理取鬧過后,也并不快樂。她動不動就威脅我們,就是想在我們這里找安全感和存在感?!?/p>
說實話,我真的沒有想過婆婆之所以像個“巨嬰”背后的原因,也從來沒有認真想過,婆婆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實我們只要多點耐心去了解婆婆的內(nèi)心,很多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我打消了從家里搬出去的念頭,和陳翔商量后,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是學會對婆婆說“不”。
那天,我和陳翔正上著班,婆婆突然打電話對陳翔說,她午睡起來后頭有些暈,怕是生病了,要陳翔請假陪她去醫(yī)院。
這要擱以前,陳翔就算再忙,也會請假回去。但這次,他跟婆婆解釋自己正在爭分奪秒地趕項目,這個項目對他的事業(y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我懷著孕,來回跑也不方便,希望她老人家能夠理解。畢竟午睡起來有點頭暈是正常現(xiàn)象,出去走走透透氣也就好了。
陳翔掛斷婆婆的電話后,有點忐忑地問我:“這一招好使嗎?萬一媽真是生病了怎么辦?”我回他:“放心吧,我拜托鄰居王阿姨去家里看過了,王阿姨說她沒什么事?!?/p>
那天下班回去的時候,我們以為婆婆會鬧脾氣。但沒想到,她不僅沒給我們甩臉色,還做了一桌子的菜等我們吃飯。婆婆一邊給我們夾菜一邊說:“味道怎么樣?你倆一個工作忙,一個懷著孩子,以后想吃什么,盡管跟媽說?!?/p>
我和陳翔有點受寵若驚,也有點不知所措。婆婆這變化也太大了吧?見我們傻愣著,婆婆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著說:“今天隔壁王阿姨來家里玩,她拉著我去逛超市,說她兒子兒媳婦都特別愛吃她燒的菜。我就順便也買了些,只是我做菜的這個水平……”
“沒有沒有,媽,你做得特別好吃,我們太幸福了?!蔽亿s緊夸婆婆。
陳翔也在旁邊附和:“是啊是啊,謝謝媽!”
被我們這么一肯定,婆婆特別高興:“真的嗎?你們要是喜歡,以后我多學幾道菜,天天給你們做好吃的?!?/p>
我和陳翔一個勁兒地點頭。那一刻,我意識到,除了學會對婆婆說“不”,抵制她的嬰兒行為,讓她明白兒女有自己的天地,沒法時刻圍著她轉以外,還要幫婆婆多結交朋友。公公去世后,婆婆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身邊幾乎沒個能說話的人,所以她總是從我們這里找存在感,也情有可原。
和婆婆商量后,我給她報了舞蹈班和廚藝班。她的社交活動漸漸多了起來,身邊的朋友也越來越多,每天都笑逐顏開的,哪里還有心思來和我們鬧情緒?
女兒出生后,我發(fā)現(xiàn),婆婆的“巨嬰”行為越來越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當家里有個需要被照顧的小孩時,她自然就表現(xiàn)得像個大人了。
其實很多時候,老年人想要的并不多。只要我們多花點兒心思去了解他們內(nèi)心真正的想法,然后對癥下藥,很容易就能滿足他們了。
〔編輯:潘金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