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
這些年,在被朋友們問起養(yǎng)兩個孩子的難處時,我總是很肯定地說:“除了前三個月,之后的難度絕對小于二。”畢竟初生嬰兒的短暫睡眠、頻繁喂奶和清潔是不可忽視的勞作。隨著她們的長大,難度或許就會小于一了。因為,她們會互相陪伴、互相影響。
在老大和老二的一開始磨合相處中,我認為,培養(yǎng)姐姐(哥哥)的責任感,讓她(他)做媽媽的小幫手很重要!我對我的大女兒妞妞是這樣做的。
幫老大找到觀眾和玩伴
當我的小女兒嘎比還是小嬰兒的時候,我肯定不會冒險讓妞妞去獨立抱她,或者看守她,畢竟她自己剛過完兩歲生日,行為邏輯還處于一片糊涂和摸索之中。但是,我會讓姐姐在我感知范圍內(nèi)陪妹妹。這也是讓姐姐學會不再“騷擾”媽媽自己玩,并且玩的時候有個眼巴巴的小觀眾。于是,我可以分出手來做其他事。
我問她:“記得媽媽是怎么給妹妹玩這些玩具的么?”
“嗯,記得!”妞妞感受到這份信任,很自信地點點頭。
我告訴她:“盡量玩能有聲兒的,好么?妹妹現(xiàn)在眼神兒不好,對聲音更敏感!”
“好!”妞妞回答。
于是,她使出全身力氣,給妹妹演示搖鈴怎么發(fā)出聲音、硅膠小玩具怎么捏著就呱呱叫。妹妹注意力完全被吸引,樂得嘴巴合不攏。姐姐表演得很夸張,好像雜耍的小丑。我這才明白了小丑表演的動力——那就是觀眾得捧場啊。
給予老大鼓勵和夸獎
妹妹嘎比開始長牙時,妞妞趴在玩具墊上啃玩具。
“媽媽,妹妹流口水啦!”
“你看見口水巾了么?幫妹妹擦擦,好么?”
“擦好了!”
“妞妞你真棒!謝謝你!”
有時候遇到妹妹傷心或生氣,我恰好手頭在忙,停不下來去安慰她,我就會“派遣”妞妞。妹妹的年紀還沒到講大道理的時候,只是需要轉(zhuǎn)移注意力。
“嗨,親愛的大姐姐,你去安慰安慰妹妹,告訴她沒什么大不了的。這個杯子也是一樣用,而且很好看,你自己都很喜歡呢!”或者“告訴妹妹說,妹妹,和我一起去玩lego吧!”
“我知道啦!”
姐姐一出手,妹妹立刻忘記了剛才為什么哭。
我一定不會忘記稱贊姐姐:“妞妞,你真棒!謝謝你!”我會把“請、可以么、謝謝你”這些詞放在嘴邊、貼在心上。沒有什么是理所應當?shù)?,不是么?即便是孩子幫助了我們,也應該表達謝意。這樣,她會感受到被尊重,被肯定。她也會用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
建立姐(兄)妹間的信任感
妞妞五歲以后就可以自己系安全帶了。坐我的車時,她有一項艱巨的任務(wù)就是幫妹妹系安全帶。每當?shù)竭_終點時,妹妹還會很配合地說:“姐姐,(幫我解開)我的安全帶!”意思是:我相信姐姐能幫到我。姐妹之間的這份需要和被需要,信任和被信任就在這一點一滴的生活中建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