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朱啟連稿鈔本探析

      2017-10-11 03:49:23朱俊芳
      嶺南文史 2017年3期
      關鍵詞:鈔本古琴

      朱俊芳

      文苑藝壇

      朱啟連稿鈔本探析

      朱俊芳

      朱啟連,生于清咸豐三年(1853),字跂惠,一字棣垞。原籍浙江蕭山,因其父游幕僑居于粵,遂落籍番禺。同治十年(1871),師從嶺南大儒汪瑔習詩,甚得器重,汪以次女若昭妻之。誕二子,長子即近代民主革命家朱執(zhí)信。朱啟連曾于光緒十四年(1888)參加鄉(xiāng)試,未第,此后絕意仕進,布衣終身。他博學多才,詩文造詣頗深,對政治、經(jīng)濟也有獨到見解。兩廣總督張之洞聞其名,召入幕府,未幾,自感遭遇輕慢而辭別。善書,尤精草、隸體。晚喜琴,妙達聲律,能以琴音識人,有“琴王”之譽。他為人誠愨,性情耿介,不俯仰流俗、隨眾相背。平生與新會陳樹鏞、順德簡朝亮、內(nèi)閣中書同邑陶邵學及內(nèi)兄弟汪兆鏞、汪兆銓等過從甚密。光緒二十五年(1899)不幸感染鼠疫,旋倏然辭世,年四十七歲。宣統(tǒng)《番禺縣續(xù)志》卷三十二、《蕭山縣志稿》卷十九有傳,述其生平事跡頗詳。

      目前所知,朱啟連有著述九種,僅《棣垞集》四卷、《外集》三卷于光緒二十六年由汪兆鏞微尚齋刊刻。廣州博物館藏有朱啟連手稿三種:《海坡稿》、《遠暇室日記》殘本和《重編類纂目錄》,經(jīng)程存潔整理并釋義,編著為《朱啟連稿本初探》一書,于2014年由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朱啟連的著作尚有稿鈔本《鄂公祠說琴》、《蝶戀花》與《丙戌馀錄》,珍藏于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此三種稿本不僅內(nèi)容較為完整,而且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藝術(shù)價值和學術(shù)價值。

      《鄂公祠說琴》

      《鄂公祠說琴》,朱啟連撰,鄭廣權(quán)鈔。半葉八行字數(shù)不等。前有鄂公祠說琴序目,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自序。文中穿插有鄭廣權(quán)案語。

      《鄂公祠說琴》是一部琴曲譜集。根據(jù)目錄,此本當包含如下內(nèi)容:琴律淺說、琴律馀說、旋宮圖、隔八相生圖、琴弦律位總表、十二均音律分表、樂律書序略、琴譜序略、校正姜白石琴曲、代徵招、擬制十二蕭律表,附錄《徐青山二十四琴說》、《蘇琴山春草堂琴說》。目錄前小序略述成書原委:“祠在廣州城內(nèi)紀綱街,雍正間為兩廣總督鄂彌達建。后并入南海縣署。丁酉、戊戌啟連客居其所,與宋君遂之語言則必及琴,陶君子政簡札則必及律。最[撮]其所得,繕寫成冊,目列于后?!倍∮?、戊戌即光緒二十三年、二十四年。朱啟連居住鄂公祠,潛心琴藝,除著《說琴》外,還作有《鄂公祠二首》、《鄂公祠六言》等詩篇。“小序”中提及的“宋君”,名彥成,字遂之,號癯庵,番禺人。師從朱啟連習琴。著有《琴學易知》四卷、《花卉畫法概論》等。莫尚德《廣東古琴史話》中述及,《琴學易知》為手稿本,未刊行。其卷四之曲譜則自《琴學入門》取十操,益以朱啟連中呂均《古怨》及《落花怨》二曲,是對朱啟連琴曲的繼承和發(fā)展。[2]

      自序追溯歷代與古琴相關的代表性人物,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俞伯牙、鐘子期,至清乾隆間的曹尚綗、蘇璟、戴源,并給于他們嚴苛而公允的評價,其中特別推崇徐谼《二十四說》,言“語多精到”;曹、蘇、戴合纂《春草堂譜》,“為諸譜冠”。書中第一篇“琴律淺說”末尾題識,著重闡釋此書寫作背景:“歲乙未學琴于張廉甫先生,謂啟連曰:‘不知律呂不可言琴也?!硕角?,未得門徑。番禺陶子政中書自肇慶貽書相告,始通其略。病夫坊譜之謬,樂律諸書又難盡人而讀之也,舉所明者述之?!?/p>

      朱啟連是一位執(zhí)著堅守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文人。其早年因目睹“嶺南人士治經(jīng)多守漢學家之說,文尚儷偶,獨古文學衰絕,且數(shù)百年未有興者,乃顓力為之”。[3]同理,晚年他忽對古琴及古琴藝術(shù)孜孜以求,想必也是看到新學日益昌盛,而嶺南古琴古樂日趨沒落,不忍后繼無人,遂盡己之能力挽狂瀾。在朱啟連本人以及其友人的著述中都有不少反映他熱愛古琴的詩文篇章。自著詩文集《棣垞集》中有《琴詞》20首、《琴銘》9篇;陶邵學《頤巢類稿》卷二中有《得跂惠書寄懷聞近學琴》、《題棣垞抱琴圖》,卷三中有《懷棣垞》和《樂律書序略》,特別是《樂律書序略》中陶邵學透露朱啟連對琴藝之重視,“棄百事而為之。嘗言他日于方技傳中留一姓名足矣?!盵4]朱啟連自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開始正式習琴,至二十四年完成《說琴》一書,前后不過三四年光景,可見其用力之勤?!墩f琴》一書是古琴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一部著作,在嶺南地區(qū)乃至全國古琴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莫尚德《廣東古琴史話》云“廣東的古琴音樂……歷代都出現(xiàn)不少有名的琴人,寫作了不少琴學的典籍”,在陳澧、劉沃森之后就談到了朱啟連及其《說琴》。[5]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新編《廣州市志》將朱啟連創(chuàng)作《說琴》一書列入“大事記”。音樂理論家查阜西曾這樣評論《說琴》:“其《琴律淺說》及馀說,立言起調(diào)必指首句之末音,則有見地,措詞不激,而罵盡古來律家矣?!盵6]黃漢綱在《“琴皇帝”朱啟連》一文中,稱贊《說琴》“在琴學藝術(shù)和琴學史上,都有重要意義”,其中許多論述“有不少是發(fā)前人所未發(fā)的道理”。[7]

      鄭廣權(quán)鈔本僅有《說琴》的核心部分“琴律淺說”、“琴律馀說”,綴以汪憬吾《棕窗雜記》卷三、《廣東文征作者考》朱啟連考、民國20年(1931)修《番禺縣續(xù)志》卷二十三人物、陶邵學《朱君家傳》、《鄂公祠琴譜自序》、《寒濤琴銘并序》。此本雖不甚完整,不過卻整理匯聚了朱啟連傳記以及朱啟連與琴有關的許多資料。鄭廣權(quán)案語還詳細考證了朱啟連的古琴數(shù)量、名稱、琴衣材質(zhì)及去向。此鈔本多有評價、闡釋性眉批,能增進閱者對《說琴》的理解和對朱啟連的認識。

      中央音樂學院圖書館藏有古琴家招鑒芬1956年鈔本,內(nèi)容與目錄一致。書末題識簡要介紹了鈔寫背景、朱啟連生平、嶺南琴學淵源,以及不錄《徐青山二十四琴況》的緣由。從作者借鈔《說琴》的經(jīng)過可知,《說琴》有若干種版本:原稿本、陳叔舉鈔本、楊新倫據(jù)陳本轉(zhuǎn)鈔本、招氏據(jù)楊本過錄本。

      《蝶戀花》

      《蝶戀花》一卷,朱啟連譜曲。稿本,半葉六行字數(shù)不等。首行頂格題“蝶戀花”,稍下注“中呂均宮音”。第二行起為詞與譜,譜尾題“曲終”二字。每行詞、譜并列,詞在右,譜居左。譜間散印有“宮”、“徵”、“商”紅色小字。譜首鈐印“棣花書屋”白方,譜末鈐印“棣垞”朱方。

      這是一首以“蝶戀花”為詞、以減字譜記指法而創(chuàng)作的古琴樂曲。詞分上下兩闋,行草書就,略有剝蝕。上闋“壇坫東南誰是主,風月平分,朱厲同千古。冰雪心腸香一縷,好留手澤綿遺銘?!毕麻牎盎厥子艄屡_下路,十八灘頭,是我曾游處。欲訪往歌來已暮,山青水碧無重數(shù)?!蹦┪差}識云“右金溎生題汪鐵宋夢香盦詞之作,戊戌三月譜于鄂公祠”。說明詞作者、譜曲時間和地點。金溎生,名武祥,江蘇江陰人。清光緒十六年(1890)十月攝廣東赤溪廳事。汪鐵宋,名和梅,清末浙江秀水人。金武祥與朱啟連私交甚好,時?;ハ嗲写栉淖帧K帯冻嘞s志》一書,書名即朱啟連手書。在《陶廬雜憶》中他專為朱啟連作小傳,傳云“余所得《唐七臣書舉略》一卷,棣垞為評注數(shù)十條,將刊入余叢書焉”。[8]此首蝶戀花的寫作背景是什么?朱啟連為何選用該詞?該詞有什么涵義?然遍查金武祥存作,均未見該詞。

      邵陶學《朱君家傳》載:朱啟連有“《琴說》二卷、《琴譜》若干卷”。[9]《番禺縣續(xù)志》卷二十八藝文亦載其有“《琴譜》□卷,家鈔本,存”,并錄其自序一篇,序云“古之琴者必歌,其歌之永,以譜為依”。[10]可知,《蝶戀花》一詞之所以譜曲,實為循古之例?!肚僮V》今尚未見,竊以為《蝶戀花》或為《琴譜》之零篇。

      《丙戌馀錄》

      《丙戌馀錄》不分卷,朱啟連集釋,清光緒十二年(1886)稿本,二冊。半葉八行或九行,字數(shù)不等。由《漢碑六種釋文》、《孫虔禮書譜釋文》、《顏魯公書存佚略》、《帖略》四個部分組成。《清代稿鈔本》第三十五冊、《廣州大典》第四十七輯第三冊影印收錄。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特藏部謝輝老師《館藏新收清儒朱啟連稿本〈丙戌馀錄〉述》一文,詳細介紹了此書形態(tài)、框架和價值,故本文側(cè)重剖析此書四個部分的內(nèi)容特點、寫作緣由及背景、學術(shù)貢獻及價值。

      《丙戌馀錄》分四部分,涉及書法藝術(shù)的四個方面:碑文、書學理論、碑錄、碑帖,這是書法學習必備的知識?!稘h碑六種釋文》,朱氏根據(jù)其習書經(jīng)驗向后學者推薦了六種代表性碑刻:乙瑛置孔廟百石卒史碑、韓勑置孔廟禮器碑、孔宙碑、袁逢修西岳華山廟碑、史晨祀孔子宅奏銘、曹全碑,以注釋的形式闡述了自己的書學理論、研究心得和考證結(jié)果。雖寥寥數(shù)語,卻實用深刻。認為“學漢隸者于此六種求之已足”,六碑中尤推《史晨碑》,其朱筆尾注云:“閎深肅括,極能副題,於奏進體裁尤足宗法。后篇亦鋪張揚厲,宜出文章巨手,而古今選家不及,何也?”又墨筆批語:“此文何減西京!”《孫虔禮書譜釋文》,是朱啟連對《書譜》的研究成果?!稌V》原文古奧,朱氏以朱筆句讀,并以符號將正文分割成十個段落,歸納大意,提出見解,批于書眉,使之層次分明,對于理解《書譜》的內(nèi)容宗旨大有裨益。朱氏曾作《棣垞選帖序目》,將《書譜》列為精品,用作臨池日課的教材。[11]

      以上兩種《釋文》引用的六種碑文、書譜都是以楷書過錄,因而與原碑、原文在文字上存在些許出入。遇清帝名諱則避,如“玄”、“弘”二字缺末筆,“弘”缺末筆或作“宏”,“玄”作“元”,“淳”字以“廟諱”二字替代。碑文中的“于”字多寫作“於”。偶有倒文、脫字現(xiàn)象,如《韓勑碑》中將“大一所授”寫作“大一授所”,“故樂安相”寫作“故安樂相”;《乙瑛碑》中“壬寅詔書為孔子置百石卒史一人”句,“孔子”后漏一“廟”字。間有誤字,《書譜》中的“已來”、“匪無”、“瑰奇”分別誤作“以來”、“非無”、“瓖奇”。

      《顏魯公書存佚略》,是對顏真卿書碑的又一次深度普查。清寧鄉(xiāng)黃本驥編《顏書編年錄》四卷,輯集顏氏石刻34種,其敘云:“偶撿行簏得石刻三十余種,案年編次,題曰《顏書編年錄》,取昔賢跋語稍為刪補以便觀覽。此外,尚有《乞米帖》、《寒食帖》與蔡明遠、盧八倉曹等帖,《尉遲迥廟碑》、《祭豪州伯父文》、《會合聯(lián)句》皆有石本,未及目見,故不備登,俟博雅君子得是編而續(xù)成之,以為顏書全帙?!薄12]朱氏據(jù)此廣搜博采,輯顏真卿存碑27種、集字碑2種、存帖50種、佚碑帖82種。并通過嚴謹考證,辨出可疑者、作偽者和疑誤者。輯錄顏氏書碑時存佚并重,在數(shù)量上較黃氏多有增補。

      《帖略》以清江蘇金匱錢泳《履園叢話》卷九“碑帖”為基礎,廣泛征輯宋、明、清三朝碑帖。將錢泳所定五類擴為七類,輯御刻28種,宋刻42種,明刻26種,清刻48種,一家書39種,雜帖15種及偽帖備查11種。并對錢氏帖目分類作了微調(diào),或調(diào)入“宋朝”,或調(diào)入“一家書”。帖目、卷數(shù)及摹刻者等信息雖大多沿襲錢氏,但在格式上改陳述式為條目式,則清晰度大大增強。同時,對于錢氏卷數(shù)不清者明之,著者不詳或有姓無名者考之,尤其是錢氏所遺漏清朝碑帖有代表性者朱氏補入甚多,并依己聞見,著重考證碑帖存佚、版本內(nèi)容、特點及流傳等情形。

      朱啟連涉獵領域廣泛,著述豐富,學術(shù)貢獻可觀,是清末知名的文學家、古琴家、書法家。其文學成就集中體現(xiàn)在《棣垞集》四卷《外集》三卷中,時人給予極高評價。楊銳評其詩“無一語不經(jīng)醞釀而成,一洗近時淺易粗獷之習”;巡撫陳寶箴贊其文“峻潔幽峭”;[13]陶邵學云“其一字一言無茍作者,其蘊而未發(fā)者多矣。嗟乎,以跂惠之所存,雖古知道之君子無以過也?!盵14]足見其詩文造詣之深。文學與藝術(shù)時?;楸砝?,相輔相成。本文所述三種稿鈔本則反映了朱氏在藝術(shù)上的修為?!抖豕粽f琴》、《蝶戀花》是基于精研古琴及音律而創(chuàng)作的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作品,對于研究古琴和琴曲有重要參考價值;《丙戌馀錄》集隸書、草書、楷書、碑帖于一體,包含了嚴謹考證和相當研究的著作,對于研究漢隸、書譜、顏真卿書法、碑帖史有相當參考作用。因此,這三種稿鈔本均具有頗高的藝術(shù)價值、史料價值和收藏價值。在近代中國,特別是嶺南地區(qū),談及詩歌、文學、書法藝術(shù)與古琴藝術(shù)都繞不開朱啟連。陶邵學對他有一句精煉的綜合性評語“性行似元結(jié),文學似陳師道,藝術(shù)似姜夔,非今之士所有也”,[15]可謂一語中的。

      [本文系2013年度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專題研究委托課題“廣府著作錄”(項目編號:2013GZW02)研究成果之一]

      注釋:

      [1] 程存潔:《朱啟連稿本初探》“引言”[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2014,第1-2頁。

      [2]莫尚德:《廣東古琴史話》[C]//《珠江藝苑》,廣州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5,第201-202頁。

      [3][10]《番禺縣續(xù)志》卷二十三[M]。民國20年(1931)刻本,第15-16、6頁。

      [4](清)陶邵學:《頤巢類稿》卷三。[M]//《晚清四部叢刊》第四編第96冊。臺中:文聽閣圖書公司,2010,第88頁。

      [5]莫尚德:《廣東古琴史話》第184、201頁。

      [6]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28冊[M]。北京:中華書局,2010,第153頁。

      [7]黃漢綱:《“琴皇帝”朱啟連》。[C]//《越秀文史》第八期。廣州市越秀區(qū)政協(xié)學習文史委員會編,2000,第13期,第16頁。

      [8](清)金武祥:《陶廬雜憶之陶廬后憶》[M]//《中國稀見史料》第一輯,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第37頁。

      [9][11][13][14][15](清)朱啟連:《棣垞集》四卷外集三卷 卷首[M]。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刻本,第6、1、17頁。

      [12](清)黃本驥:《顏書編年錄敘》[M]。//《翠瑯玕館叢書》第二集。清光緒間羊城馮氏刻本第1頁。

      (作者單位:廣州圖書館)

      猜你喜歡
      鈔本古琴
      古琴藝術(shù)
      明寧獻王朱權(quán)《神隱書》版本與內(nèi)容述評——兼述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藏明初鈔本價值
      “花部”與“雅部”的融合——富連成藏《群英會》鈔本淺議
      戲曲研究(2021年1期)2021-11-02 07:21:46
      “鑄本”與“異史本”的同源性及其來源推斷
      蒲松齡研究(2021年4期)2021-01-22 21:28:12
      尋琴記:古琴的前世今生
      張俊波 情寄古琴,樂以忘憂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50
      古鈔本《紅樓夢》俗字研究
      長江叢刊(2019年12期)2019-06-06 07:27:18
      論明義所見《紅樓夢》鈔本的文本史意義——以題紅絕句的兩處“缺失”為入口
      紅樓夢學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8
      尋訪千年古琴
      古琴的收藏價值在何處
      开原市| 大关县| 普定县| 石渠县| 梁河县| 曲松县| 株洲市| 嘉荫县| 额济纳旗| 福清市| 长宁县| 临颍县| 筠连县| 南岸区| 芜湖市| 贵港市| 秭归县| 旌德县| 嘉禾县| 宾阳县| 凤山县| 西华县| 英超| 镇巴县| 张北县| 郯城县| 银川市| 正安县| 丹东市| 栖霞市| 方山县| 崇文区| 洛阳市| 吉林省| 敦化市| 新巴尔虎左旗| 合山市| 青神县| 全椒县| 阿坝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