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 反斗城能否再現神話
Can TOYS“R”US Make A Strong Comeback?
9月19日,具有近70年歷史的著名玩具零售商美國玩具反斗城不堪債務重負,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業(yè)界一片嘩然、不勝唏噓。
曾幾何時,美國玩具反斗城作為“品類殺手”的鼻祖,集中專攻玩具領域,以品類齊全、性價比高、服務創(chuàng)新而聞名,將大批競爭對手斬于馬下,高峰時期銷售份額占到美國玩具零售市場的22%。
美國玩具反斗城的沒落,一方面可歸結于行業(yè)市場大環(huán)境變化,如電商沖擊、綜合型一站式連鎖折扣店圍剿、電子游戲搶占傳統(tǒng)玩具市場份額等等,幾乎樣樣都是不可抗力因素;但另一方面,則要從自身找原因。
從2000年起,玩具反斗城開始試水線上業(yè)務,卻因錯嫁亞馬遜,沒有抓住線上業(yè)務建設的主動權,錯失了電商崛起的機遇。2003年感恩節(jié),面對沃爾瑪的強勢進攻,僅僅采用簡單的低價策略迎戰(zhàn),敗下陣來,喪失了美國玩具零售龍頭地位。近幾年數碼娛樂浪潮興起,玩具反斗城卻對消費者的體驗升級反應遲緩,令得核心業(yè)務份額進一步被對手蠶食。2010年IPO不利,隨后的市場競爭失利、管理層動蕩,迫使公司最終于2013年放棄上市計劃,發(fā)展陷入泥潭。從2015年開始,美國玩具反斗城出現了連續(xù)虧損:2015年虧損1.3億美元;2016年虧損數額達3600萬美元;2017年第一財季繼續(xù)虧損1.64億美元。管理層只能通過削減開支來挽救公司,但也只是杯水車薪。可見,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在市場大潮強有力的沖擊下,沒有任何僥幸。
值得一提的是,玩具反斗城亞洲作為獨立法人,并未受本次破產保護的影響。它非常重視中國這個新興市場,從2006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已開設了140家實體門店,網絡覆蓋全國一、二、三線城市,并表示在未來會繼續(xù)增加這一數字。
然而,玩具反斗城在中國市場同樣面臨著消費升級的壓力。近年隨著體驗式新零售模式興起,以蹦蹦床、室內樂園為代表的兒童游樂業(yè)態(tài),以及以孩子王、紅孩子為代表的母嬰集合店業(yè)態(tài),已經成長為玩具反斗城的有力競爭對手。另外,玩具反斗城的產品定價偏高和差異化產品不多,在網購發(fā)達的中國,電商價格優(yōu)勢更是放大了玩具反斗城的這個缺點。
可以說,在今天的中國市場上,單純靠拼門店數量、靠規(guī)模經濟來碾壓對手已經行不通了,如何擺脫傳統(tǒng)的單一零售模式、提升消費體驗、滿足消費者不斷提升的要求才是更重要的。值得慶幸的是,玩具反斗城已經開始意識到了問題所在。9月23日,新開的中國大陸第140店(上海萬象城)就以“新零售”為特色,突出“體驗+互動”元素。此番新零售試水成效如何,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