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慶市長壽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黃 鳳
名著閱讀指導策略
□文/重慶市長壽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黃 鳳
身處今天這樣一個資訊無比發(fā)達的時代,我常常煩惱要讀的實在太多,各個領域的專著,各種優(yōu)質文章,名校公開課、視頻學習、聲音學習資源,身邊前輩專家們新鮮的實踐思考成果等等,被信息包圍而不懂擇取之道的結果是陷入信息恐慌,是淺表而混雜的碎片化閱讀。我們的時間資源那么有限,哪怕多活五百年,面對這浩如煙海的各種資源,我們也只能望洋興嘆。到底讀什么?不要糾結,大師們都告訴我們,果斷選擇經(jīng)典,選擇名著。如果你們讀網(wǎng)絡上的言情小說,也讀過《飄》《簡愛》,你會知道什么書給你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如果你還讀過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你會知道什么書給你的心靈帶來了久久不息的顫動。所以,讀那些經(jīng)久不衰的萬世之作吧,讀那些經(jīng)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經(jīng)典吧,它們是你即使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fā)現(xiàn)的書。
初中階段的孩子,讀書品味的形成需要老師更多的引領,艱辛而執(zhí)著的引領。小學階段,孩子們普遍對故事感興趣,不良影響也就是一些沒營養(yǎng)的漫畫快餐;高中孩子有較多理性的認知了,比較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有意義一點的書;而初中階段的孩子,處于自我意識爆棚、對師長忠言有一點嗤之以鼻,但又不易辨清優(yōu)劣的時期,而他們身邊,又充斥著那么多不良讀物。網(wǎng)絡上、書報攤,還有一些我們不了解的渠道,淺薄低級的消遣書籍,好多初中生們看得津津有味,相互傳閱,還形成一定的閱讀圈。這些讀物其實是“毒物”,有百害而無一利。重要的是自己的選擇,學生不能正確選擇,就需要老師家長的把關。
我曾經(jīng)在鄉(xiāng)村中學支教,當時任教那個班級的孩子是絕對不愛讀書的,我給他們推薦了《小王子》,可是沒幾個同學喜歡,書里沒有精彩跌宕的故事情節(jié)呀。我就讀給他們聽,讀到“小王子啊,我就這樣漸漸地了解你那憂傷的小生命!原來在很長的時間里,你唯一的消遣就是默默地欣賞日落”,“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這時,學生內(nèi)心被悄悄地打動,漸漸走進并愛上小王子那“憂傷的小生命”。學生的心一旦與書里的人物連接上,情感的共鳴就頻頻發(fā)生,小王子與狐貍的馴養(yǎng),小王子與他的玫瑰,愛、責任、真善美,富有詩意的淡淡哀愁、被喧囂的生活表面所掩藏的深層的人生哲理,越來越緊地攫住了孩子們的心。原來,這個有著童話美的小小作品里蘊藏著這么豐盈滋潤的心靈雞湯,暗暗地給孩子們指引了一條心靈成長的道路。原來,經(jīng)典真的有魔力,再荒蕪冰冷的心也會被它俘虜。所以,老師們用用心,一定可以把孩子們,至少絕大多數(shù)孩子們帶進經(jīng)典的世界,讓他們眼里手里心里只有經(jīng)典,沒有低級讀物,讓高雅的閱讀品味與他們相伴終身。
目前,老師們對于名著閱讀的實施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或方式:1.僅僅讓學生簡單讀教材上名著導讀部分內(nèi)容,足以應付以往的考試,對于整本書,老師不作要求。2.要求學生以不同方式讀書,但讀的過程不過問。3.要求學生自主讀,寫讀書筆記,以摘抄和內(nèi)容概括為主,最后以一篇讀后感結束。提出了要求,但過程沒有指導和監(jiān)管,讀書筆記和讀后感也是形式上的完成,質量如何不得而知,學生對書中內(nèi)容理解到何種程度,自己的閱讀體驗有多少也不得而知。4.把一部名著的閱讀策劃為一個完整的課程,從內(nèi)容到形式到閱讀的各個階段,都有連續(xù)系統(tǒng)的安排,讀這本書的過程就是上一門課的過程,也許這門課還不是那么專業(yè),但這畢竟不是大學的文學課,只是初中的名著閱讀課。這種方式,恐怕鮮有人做。部編教材每冊推薦了兩部必讀名著,這兩部一定不能讓學生純粹自讀,至少應選擇一部以第四種方式進行精讀,教材推薦的另外四部自主閱讀的書則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這也有點類似課文中教讀和自讀的關系。我想,名著閱讀也應該有教學,完全放手不管,于積累于能力可能效果都達不到。而且,語文教材推薦的名著閱讀,不只是欣賞性閱讀,除了獲得閱讀積淀,形成閱讀品位,它還承載著學習的任務——學習閱讀的方法和策略,從而培養(yǎng)閱讀能力,提升閱讀素養(yǎng),為終身閱讀奠定基礎。因此,這個過程應該有老師的指導。
但是,現(xiàn)在困難的是,給我們指引方向的教師用書,對課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綜合性學習教學有明確的目標要求和詳細的教學指導,而名著閱讀這一板塊,部編教材是比人教版加重了分量提高了要求,但教師用書上卻沒有這個板塊的內(nèi)容,沒有任何說明、要求、實施建議,要達到何種目標,還得由老師們根據(jù)課標去領悟。這是教師用書中的一個留白,留待老師們自己去探索有效的實施路徑,這是一個有待開發(fā)的、很有探索價值的新領域。但是,沒有閱讀情懷的老師、教學任務繁重的老師、自身文學素養(yǎng)不夠的老師、沒有探索激情的老師,怎么會愿意去開發(fā)這個課程?
老師的教是穿針引線帶動閱讀,是激發(fā)體驗思考引向深度閱讀,是傳授閱讀方法和策略提升閱讀素養(yǎng),教學課時不必多,但內(nèi)容要精當,要在關鍵之處發(fā)揮關鍵作用。名著閱讀的教學要先定好課型,可以借鑒當前已有的一些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方式,課型分為以下三類。
(一)讀開啟課(推薦課),以激發(fā)興趣,規(guī)劃閱讀進程,提出閱讀要求為主。給學生講述書中的精彩情節(jié),講述人物的特別境遇,激發(fā)他們讀故事讀人物的興趣。選擇一段最好的文字,帶領學生品讀,或以優(yōu)美的語言感染學生,或以飽滿的情感打動學生,或以睿智的哲思吸引學生。欣賞名著改編的電影片段,讓學生先看到故事的精彩。出示一些名家對這部書的評價,它所產(chǎn)生的深廣影響,獲得的廣泛關注,取得的輝煌成就。給學生講述作家的人生,先走進作家的心靈,進而帶著對作家的認識或熱愛走進他的著作,再到作品中更深地認識作家,這也是一種有效的閱讀策略。講述自己閱讀的經(jīng)歷,以一個閱讀者的真實體驗去影響其他的閱讀者??傊詈貌灰苯硬贾脤W生去讀某本書,閱讀開始之前,用一個課時,精心策劃一個興趣激發(fā)課,老師要用心去尋找這本書最能與孩子產(chǎn)生連接的點,讓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產(chǎn)生閱讀的愿望。然后,在這個課上將閱讀這本書的計劃安排、任務要求落實,當然其中有老師的思考,也可以有學生的意見。
(二)閱讀推進課,這是閱讀過程的展開,以學生為主體,是產(chǎn)生閱讀實踐和閱讀體驗的過程,是閱讀的主體實施階段,是閱讀是否產(chǎn)生效果的決定性階段。
(三)閱讀成果展示交流課,通過閱讀成果的總結交流,加深閱讀思考,深化閱讀感受,總結閱讀收獲。實施中不能只是在讀之前布置一個任務,說讀完后要交流,要交讀書筆記,要表演,然后閱讀過程就完全不監(jiān)管,這樣是絕對不行的。應安排集中的時間,有推進課的實施,有閱讀過程的指導和交流,是針對具體內(nèi)容的,需要老師對名著內(nèi)容有很好梳理。
(四)傳授閱讀方法與策略。部編教材中,每本名著導讀都明確提出了讀書方法指導,它的理念是強調(diào)一書一法,就是不光要從這本名著中獲得內(nèi)容,還要從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學會一種閱讀方法。這是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著想,語文中的名著閱讀不完全等同于生活閱讀,這是具有學習功能的閱讀,從必讀名著中習得方法策略,自行用于自主閱讀推薦書目。
比如《駱駝祥子》的讀書方法指導,提出的是圈點批注法,應該在閱讀推進課中有計劃有步驟地講授圈點批注法、批注的種類、批注的內(nèi)容、批注的位置、批注的效果等,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實踐運用,掌握這種方法,老師要關注學生的掌握運用情況,促使其閱讀素養(yǎng)在這些閱讀方法的積累中逐步提升。
清 華巖 梅竹春音圖
最有效的教育是熏陶和浸染,經(jīng)典名著無疑是最好的浸染原料。作為老師,我們都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我想說,作為語文老師,若真愛,讓孩子讀書;若真愛,陪孩子讀書;若真愛,教孩子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