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 申
柳虎:讓孤寡者不再孤獨
文|一 申
柳虎在河北淶源創(chuàng)建了一個“愛心互助家園”,理由是“急難不能等!這里是國家級貧困縣,確實太窮了!”
柳虎(左)在河北省淶源縣走訪貧困學生
柳虎,人如其名,很有些虎頭虎腦的勁頭。早年他收留了幾個流浪兒,教他們維修電腦,為的是讓這些孩子將來有一技之長養(yǎng)活自己。而柳虎本人,并不是富裕之后從事慈善的老板,他只是北京昌平一個普普通通的村里人,而且還患有強直性脊柱炎。自己尚處在痛苦之中,卻想方設法幫助流浪孩子。
后來,柳虎在河北淶源創(chuàng)建了一個“愛心互助家園”,理由是“急難不能等!這里是國家級貧困縣,確實太窮了!”家園里既有孤寡老人又有失去親人的孩子,之所以名字叫“互助”,是鼓勵老人和孩子互相幫助,為別人付出,而不是等著志愿者對他們的單向救助。在彼此互助中,老人和孩子的心靈都在不斷成長、人格也在不斷健全。
2007年,柳虎為幾個流浪孩子開辦了“北京苦孩子電腦培訓部”,有幾個孩子家在河北省淶源縣,他們總是會說起家鄉(xiāng)的種種貧困,柳虎便留了心。2010年春天,柳虎專程到淶源山區(qū)一探究竟,這一去,他震驚了:“沒想到離北京這么近,居然還有這么窮的地方!”街道是碎石頭鋪就,非常難走;房子和墻全是石頭壘的,把很少的一點土“和”上點秸桿糊巴糊巴就是外墻;農戶們家徒四壁,唯一吸引人的,就是孩子們那陽光般的眼神兒 這一次淶源之行,徹底改變了柳虎的人生軌跡—他在這里留了下來。
淶源當地的志愿者向柳虎提出一個建議—幫幫淶源的孤寡老人,柳虎答應再過一兩周就去看看老人們。而這個“再過一兩周就去”的決定卻讓他后悔不已,“沒想到我去的那天正好趕上一位老人下葬。這是個孤寡老人,沒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時間離世的,等村里人發(fā)現的時候,他的尸體已經臭了 通過這件事我感覺到,其實老人更需要關注。孩子的日子是按年過的,可老人的日子卻是按天過的!”
這個經歷讓柳虎不敢再耽擱。很快,他便成立起“愛心互助家園”,將一群有愛心的志愿者匯聚到一起,大家齊心助學、助老。
隨后,柳虎又把目光投向了“愛心互助家園”之外更廣闊的空間,因為,在這個貧困地區(qū),有更多的老人需要幫助。
起初,柳虎他們是籌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給村里的老人們挨家挨戶發(fā)放。但是,他們很快便發(fā)現,這樣做并不能真正地幫到所有老人?!肮鹿牙先四軇拥臅r候可以照顧自己,糧食不是他們最發(fā)愁的,他們最怕的是有了病沒人照顧。”
柳虎說:“這邊的村民一般睡火炕,孤寡老人生病臥床的時候,家里沒人給他們點火燒炕,也很少有人能及時照料他們的飲食 ”這種情況時有發(fā)生,柳虎便盤算著,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把午飯送到老人家里。
從2015年12月開始,柳虎組織了一批志愿者,每天到村里給老人定點送飯,每個點都有專人負責,對打飯的老人造冊記錄。志愿者們每天都要查看老人打飯的情況,如果哪位老人沒來打飯,志愿者就會去他的家里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情況,是生病了,下地了,還是出門了。如此這般,志愿者每天都能掌握這些孤寡老人的最新狀況。這樣做的重點,其實是讓老人們覺得這些志愿者每天都在惦記著自己,心里會覺得踏實、溫暖、有依靠,因此而不再感到孤獨和恐懼。
兩年來,“愛心互助家園”的志愿者早已和這些孤寡老人成了彼此牽掛的一家人?,F在的淶源縣,每天中午都有165位老人翹首盼望著志愿者送來一餐熱騰騰的飯菜,柳虎和同伴們感覺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有一次,負責給老人們送飯的藺艷萍大姐實在太累了,就問柳虎可不可以休息幾天?柳虎說:“行,那這幾天就先不給你負責的那些老人送飯了吧。”藺大姐一聽急了:“那不行!那不行!那我還是別休息了吧!”于是主動放棄了自己的休假,照舊把熱飯菜送到老人手中。志愿者都知道,老人每天都在盼著他們的到來,每次看到他們,老人的眼睛都會亮亮的,閃爍著欣喜?!拔覀儽舜苏娴氖菭磕c掛肚!”柳虎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老人加入了需要被送飯、被關懷的行列。柳虎說:“不管增加多少戶,我都不能停下來。說實話,真不敢停啊,能幫一個就幫一個,能送一頓就送一頓,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也要去,咱們不能讓老人斷了念想!”
從2015年12月到現在,柳虎的“愛心互助家園”的做飯點從1個變成了3個,送飯的區(qū)域也從一個村擴大到了周邊20多個村落,接受飯菜幫助的老人從當初的十幾個到今天的165個。“愛心互助家園”共有12位常年志愿者,他們每天分為4組,風雨無阻地去給老人送飯,帶去關懷、溫暖和希望。
有人問柳虎,做飯、送飯的開銷用什么來支撐?柳虎老老實實算了一筆賬:“三個愛心做飯點加上送飯,每月各種花銷總共需要6-7萬元人民幣。這些款項,一多半是愛心人士的捐贈,不夠的部分,我就把我家房子的拆遷補償款用上,再加上父母的房租,每個月大概填補2-3萬元,差不多剛剛夠?!碧崞鹑卞X的時候,柳虎也會說這是一件愁事,但他似乎并不把錢的事放在心上,而是一門心思琢磨著如何才能幫助更多的孤寡老人?!拔抑郎嚼镞€有老人需要照顧,可我不敢隨便增加,必須保證只要開始送,就不能停,才敢應承。如果每月能再固定有3-5萬元人民幣支持,就可以再開一個送飯點!”
自從每天給老人送飯以來,柳虎和他的伙伴們已經目睹了好幾位老人的離世。在山里的小西莊,曾經有一位名叫徐有的老人,天天盼著志愿者來送飯??墒怯幸惶?,徐有老人卻沒有來打飯點兒取飯,志愿者一直等他,卻始終不見他的身影。于是志愿者帶著飯菜去他家里探望。原來,老人已經病得臥床不起,看到志愿者到來,神情很是欣慰,但由于病得過重,只勉強吃了幾口,就在志愿者眼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氣。當時,在場的志愿者均泣不成聲,只有柳虎沒有落淚。他說:“在我看來,老人這么離開是好事兒,不用難過,起碼他沒有餓著肚子走,臨走前還有這么多人關心他,他走得不孤單,相信他肯定瞑目了?!睂鹿牙先诵南登闋康牧?,說起這些生死大事十分淡定理性。
每次看到柳虎,人們都感覺他比以前更忙了,但他卻總是樂呵呵的,整個人正能量滿滿。他說:“一想到這些孤寡老人盼望的眼神,我就信心倍增,它遠遠勝過了一頓飯菜的分量!”
隨著送飯范圍的擴大、受助老人數量的增加,柳虎的志愿者團隊得到了當地政府和各界愛心人士持續(xù)而大力的支持,這使他們的目光可以投向更遠的地方。山區(qū)里的那些老人們,始終是柳虎心頭的牽掛,想方設法把飯菜和溫暖送到他們面前是柳虎的“中國夢”,讓大愛溫暖人心,讓孤寡老人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