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萌
人通過各種感官從外界獲取信息,其中有80%是通過視覺獲得的?!岸牉樘?,眼見為實”,確然有幾分道理在其中。
但有時候我們看到的,卻不一定是真實的。不足夠的了解,讓我們容易被表面現象蒙蔽,從而產生不夠客觀的判斷。
1我腦海里對于戰(zhàn)爭的印象幾乎全部來自于熒幕。在絕大多數戰(zhàn)爭片中,“萬骨枯”被弱化,令人記住的只有“一將功成”。號角吹響,將領高喊著“沖啊”跳出戰(zhàn)壕,敵人的槍法永遠不準,而英雄的土槍桿子則槍槍致命?;蚴且晃簧聿撵`巧、武藝高強的特工,入夜后憑借敏捷的身手悄無聲息地穿過敵人的層層守衛(wèi),深入到敵軍的棲身場所,輕取敵方上將首級之后全身而退……戰(zhàn)場上每個人都能分清敵我,每個人都知道沖向何方,不見驚恐和畏懼,不見無助和茫然,更不見戰(zhàn)時血流成河的悲慘與戰(zhàn)后橫尸遍野的蒼涼。
這是戰(zhàn)爭真正的樣子嗎?我不知道那些每當國際局勢劍拔弩張的時候說出“干脆打一仗”的人是不是真的無所謂戰(zhàn)爭,但我想他們也許真的不知道戰(zhàn)爭究竟有多令人恐懼。我也沒親眼見過。
電影《敦刻爾克》日前在院線上熱映,豆瓣上8.6的評分代表著大量觀影群體對導演諾蘭陸??杖€描寫這場經典戰(zhàn)(撤)役(退)的肯定。他的鏡頭刻意回避了敵人,回避了大量的流血犧牲,回避了不可一世的英雄主義,有的只是幾個看上去未經世事、好像剛從泥巴堆里爬出來的毛頭小子,在不見硝煙的地方抱頭鼠竄想要跨過橫亙在家鄉(xiāng)面前的多佛爾海峽。人類求生的本能在戰(zhàn)場上變成了比多佛爾海峽更令人膽寒的無恥的劣根性,冒充醫(yī)療兵、躲在橋下等待上船的機會、擠到逃生出口旁邊、為了減重逼迫其他人下船……沒人能從容面對突發(fā)狀況,沒人能面對槍林彈雨而面不改色,沒人希望自己是先死的那一個。
也許這才是戰(zhàn)爭更貼近真實的樣子。
曾經我們看到一些英雄的畫面,便以為那就是戰(zhàn)爭。其實我們錯了。
2不久以前,“小朋友”畫廊在朋友圈里刷了屏,這是一個幫助殘障認識出售繪畫作品的公益活動。掃描一個二維碼,就會彈出一個H5,左右滑動就會看到一幅幅充滿想象力的作品,作品下面有作者的名字,年齡,以及他們的狀態(tài)——“自閉癥”,或者“精神障礙”等等。只需支付1元,就可以得到喜歡的一幅作品的高清大圖,而支付的這筆錢將用于幫助這些殘障人士。同時,在你購買后,你喜歡的這幅作品就會被分享到朋友圈,并帶有一個獲取該H5的二維碼。
這里面不少作品在外行看來似乎確實可圈可點,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了“自閉癥患者中繪畫天才輩出”的普遍性錯覺。
都說了是錯覺,可見事實不是這樣的。據項目發(fā)起方WABC(上海藝途公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介紹,我們看到的36幅畫是專業(yè)老師在幾年來1000多個學員的繪畫中精選出來的作品,這并不代表一種普遍性。而大多數自閉癥患者是不具備天才能力的?!白蚤]癥之父”蔡春豬為此寫道:“當你認為自閉癥患者都具備某方面的‘天才能力,對大多數不具備‘天才能力的自閉癥患者而言就是一種不公平?!倍蚤]癥特教老師李老西也曾說:“我工作已經7年多了,教過的孩子沒有上千也有幾百了,但是世俗意義上的天才我一個都沒有見過?!?大多數自閉癥患者沒有獨立行為能力,需要家長終生陪伴,他們無法正常表達情緒,只能通過哭鬧、叫嚷甚至自傷的方式換取注意。許多患者的家長為此傷心、無奈,甚至想要放棄孩子和乃至自己的人生。
也許這才是殘障患者更貼近真實的樣子。
我們看到了一些患者的天賦,便以為大多數患者都是這樣。其實我們錯了。
3還是不久以前,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在一次接受南華早報的采訪中表達了對電子競技項目的質疑。他說:“我們希望給人們推廣反歧視、反暴力和和平的精神。這和電子游戲不太一致。電子游戲大多和暴力、爆炸與殺戮有關。我們必須和他們劃清界限?!倍诟绲?月,他在泛美體育組織大會中就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彼時他稱,電子競技中的部分游戲項目與奧林匹克規(guī)則和精神相悖,并且表達了對電子競技進入奧運會持有的保留態(tài)度。
我們確實在一些項目中比拼著誰的擊殺更多更有效,我們確實在一些項目中拿著各種槍支并追求精準的爆頭,但這真的代表電子競技就代表暴力和殺戮嗎?
體育項目中有自己的規(guī)則,游戲只是電競項目進行競技比賽的載體,它是事先制定好的規(guī)則,所謂的殺戮只是一種勝負的判定。單人項目,選手憑借個人能力,追求合理地策略運營和戰(zhàn)術運用,適時地攻其不備;團體項目,選手通過彼此合作,最大化團隊的能力,尋找對面隊伍的破綻。期間,代表身體的操作速度,代表頭腦的反應速度、應變能力,代表綜合素質的心理抗壓能力、協(xié)作能力等都是比拼的對象,且無一不和體育競技項目相同。選手們?yōu)榱顺煽儾粩嘤柧殻ゾ毤夹g,開發(fā)戰(zhàn)術。比賽的勝利讓他們吶喊和雀躍,同時也帶給喜愛他們的人以感動和振奮。它的巔峰是選手的夢想,它能讓所有熱愛它的人熱血沸騰。
也許這才是電子競技更貼近真實的樣子。
巴赫先生只看到了武器和虛擬人物的死亡,便以為游戲沒有正能量。這一次,我想他錯了。
只有親身經歷或者體驗過,才有更多發(fā)言權。誠然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嘗試電子競技。
其實我一直不是一個倡導電競入奧的支持者,去年我不成熟的一篇文章已經表達過類似的想法。但巴赫先生的誤解或許具有相當的代表性,這樣的誤會也許代表著電子競技自身還不夠成熟。提升和優(yōu)化自身應該是當下更好的選擇。當自身足夠優(yōu)秀的時候,相信會有更多外界人士愿意開始了解你,而足夠的了解才能帶來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