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曉莉+王文凱
【摘要】目的:探討運動引起的血壓增高與無癥狀腦梗死的關系。方法:資料選取106例門診行運動平板試驗的患者,依據是否出現運動性血壓增高。將其分為運動血壓正常組(對照組)及運動高血壓組(觀察組),依據頭MRI或者頭CT結果選出無癥狀腦梗死患者,觀察兩組中無癥狀腦梗死的發(fā)病率等指標。結果:觀察組中無癥狀腦梗死的發(fā)病率較對照組顯著增高(P<0.01)。結論:運動高血壓可能是無癥狀性腦梗死的一個危險相關因素。
【關鍵詞】運動高血壓;無癥狀腦梗死
無癥狀性腦梗死(SCI)是隨著透露CT和MRI等影像學技術廣泛應用于臨床而發(fā)現的,是指無腦梗死病史,無神經系統(tǒng)癥狀及陽性體征,而影像學檢查卻發(fā)現了梗死病灶。在臨床中,我們很容易忽略一種血壓異常升高的現象———運動性高血壓。運動是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見的生理負荷,在負荷狀態(tài)下可以對一般生活狀態(tài)下無疾病證據的患者作出客觀診斷并能對疾病的發(fā)生及進展進行預測[1]。目前已知高血壓為SCI的獨立危險因素,那么運動高血壓是否也對SCI產生重要影響,是本文研究重點。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資料選取在我院門診就診的106例無高血壓病史患者,均于門診行運動平板試驗,運動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由Lauer定義,即運動后即刻收縮壓男性>200毫米汞柱,女性>190毫米汞柱。依據運動后的血壓情況,將其分為運功高血壓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齡46.96±12.99歲)和運動血壓正常組共74例(男38例,女36例,平均年齡47.60±15.10歲),依據SCI定義,符合SCI的共28例。入組病例排除糖尿病、冠心病、房顫、肝腎疾病等;SCI患者均存在經頭MRI或頭CT證實的梗死灶。
1.2方法采用美國Marquette-T200活動平板儀及運動血壓監(jiān)測儀,袖帶附于右上臂,測量運動前血壓,以最大心率的85%為亞極量負荷。按Bruce方案逐級增加運動級別,一直到亞極量負荷為止。測量運動后即刻的血壓。血壓測定采用汞柱式袖帶血壓計,安靜坐位,休息至少15分鐘,測量右上臂血壓,以Korotkoff第一音及第五音作為收縮壓及舒張壓,有固定人員連續(xù)測量3次,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測定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濃度。
1.3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資料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中SCI的發(fā)病率較對照組顯著增高(P<0.01);觀察組中收縮壓及舒張壓均較對照組顯著增高(P<0.05),SEX、AGE、FBG、TG、HDL-C、LDL-C兩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見下表)
3結論
在1990年,美國國立神經病與卒中研究所(NINDS)在腦血管病分類Ⅲ中將SCI列為腦梗死的亞類。流行病學研究證明,老年人的SCI發(fā)病率高達20%[2],而SCI的發(fā)病率是有癥狀性腦梗死的4倍[3]。另外,MRI影像也顯示57%新發(fā)腦梗死患者為SCI。故SCI需要引起更廣泛的關注與研究。血壓異常主要引起小動脈硬化,在顱內這些小動脈為較大動脈的深穿支,多為終末動脈,一旦閉塞,則易發(fā)生缺血壞死,形成腔隙性腦梗死。由于其病灶很小或位于腦功能靜區(qū),不引起臨床癥狀,故而形成SCI。在2003年,美國國家聯合委員會第7次報告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前移,即遏制心腦血管疾病的流行要從預防其危險因素入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多是局限在對靜態(tài)和基礎血壓的觀察,即便是早期發(fā)現也是發(fā)現早已升高了的血壓。而運動高血壓指在一定運動負荷條件下,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剛剛結束時,血壓異常升高超出了正常人反應性增高的生理范圍的這樣一種現象。目前考慮其與炎癥反應及血管內皮損傷等因素相關。運功高血壓可以診斷靜息狀態(tài)下無疾病表現者,還可以對疾病的發(fā)生及進展進行預測。運動血壓與高血壓、左室肥厚、卒中、心腦血管事件都有相關性。本研究中發(fā)現,觀察組中SCI的發(fā)病率較對照組顯著增高(P<0.01),觀察組中收縮壓及舒張壓均較對照組顯著增高(P<0.05),而一般情況(性別、年齡、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兩組間比較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運動高血壓可能與SCI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但目前關于二者的研究報道甚少,結論及具體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
【參考文獻】
[1]張朝東.無癥狀腦梗死的危險因素[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1, 21(11):890-891.
[2]盧秋蓮.原發(fā)性高血壓病與無癥狀腦梗塞相關性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 2013, 23(7):3534.
[3]夏澤民.高血壓動態(tài)血壓參數與腦卒中發(fā)生相關性分析[J].安徽醫(yī)學, 2004, 25(1):60-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