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措 (青海省共和縣廿地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 813000)
共和縣牛羊衣原體病血清學調查
扎西措 (青海省共和縣廿地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 813000)
為掌握共和縣牛羊衣原體病的感染情況,2013-2017間,逐年應用間接血凝(IHA)試驗對牛血清1600份、羊血清2460份進行了衣原體病血清學檢測,檢出牛血清陽性146份,陽性率為9.13%,羊血清陽性292份,陽性率為11.87%。結果表明共和地區(qū)牛羊群中有衣原體病感染,并有逐年上升趨勢。
衣原體病是由鸚鵡熱衣原體引起羊、牛等多種動物的傳染病.臨床病理特征為流產、肺炎、腸炎、多發(fā)性關節(jié)炎和腦炎。衣原體為革蘭氏陰性病原體,是專性細胞內寄生,能在雞胚和易感的脊椎動物細胞內生長繁殖,在自然界中傳播很廣泛[1]。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牛羊衣原體性流產常呈地方性流行,本病沒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但以冬春季節(jié)較多見,遇降雪、降溫、寒流等氣候突變時流產率顯著升高。母牛羊懷孕各期都可能發(fā)生流產,以中后期居多。感染牛羊可長期帶毒,但以后直至流產都無明顯癥狀,對養(yǎng)殖業(yè)造成重大危害[2]。為全面掌握共和縣牛羊衣原體病疫情動態(tài)和流行規(guī)律。筆者于2013~2017年,對共和縣牛羊進行衣原體病血清學檢測調查,現(xiàn)將檢測結果報告如下:
1.1 材料
1.1.1 待檢血清 采自共和縣黑馬河、倒淌河、石乃亥等8個鄉(xiāng)鎮(zhèn)牛血清1600份、羊血清2460份。
1.1.2 診斷試劑 每年所用衣原體標準抗原;標準陰性、陽性血清;均由青海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
1.1.3 儀器 96孔110°V型血凝板,微量振蕩器、恒溫箱、微量加樣器等。
1.2 方法
1.2.1 加稀釋液 在96孔110°V型血凝板上每孔加稀釋液75μl。
1.2.2 稀釋待檢血清 用微量加樣器取待檢血清25μl,加入第1排第1孔,并將塑咀插入孔底,右手拇指輕壓彈簧1-2次混勻(避免產生過多的氣泡),從該孔取出25μl移入第2孔,混勻后取出25μl移入第3孔,混勻后從第3孔取出25μl丟棄。此時第1排1~3孔待檢血清的稀釋度(稀釋倍數(shù))依次為:1:4⑴、1:8⑵、1:16⑶;其他待檢血清、標準陰性、陽性血清均按上法稀釋。
1.2.3 加抗原 被檢血清各孔、陰性對照血清各孔、陽性對照血清各孔、稀釋液對照孔均各加衣原體血凝抗原(充分搖勻,瓶底應無血球沉淀)25μl,血凝板置于微量振蕩器上1~2min,然后將血凝板放在白紙上觀察各孔紅血球是否混勻,不出現(xiàn)血球沉淀為合格。蓋上玻板,37℃恒溫箱靜置1.5~2h判定結果,也可延至翌日判定。
1.2.4 判定標準 在陽性各稀釋度完全凝集,陰性、空白對照不發(fā)生凝集,試驗成立;對照成立的前提下,被檢血清1:16孔出現(xiàn)“﹢﹢”以上者為陽性,1:4孔出現(xiàn)“﹢”者為陰性,1:4孔“﹢﹢”1:16孔出現(xiàn)“﹢”以下者為可疑。
檢測牛血清共1600份,陽性數(shù)146份,陽性率為9.13%;檢測羊血清共2460份,陽性數(shù)292份,陽性率為11.87%(見附表、附圖)。
附表 2013-2017年牛羊衣原體病血清學檢測結果 (%)
附圖 2013~2017年牛羊衣原體病陽性率比較圖
(1)以上檢測結果表明,共和地區(qū)牛羊群中存在衣原體病的感染,從2013-2017年陽性率比較圖中明顯看出,陽性率逐年上升;2016年又趁下降趨勢,而且羊的平均陽性率(11.87%)高于牛的平均陽性率(9.13%),因此,建議各級畜牧獸醫(yī)主管部門和廣大牧民群眾應從思想上提高認識,重視該病的防治工作。(2)隨著市場的活躍,牲畜的流通頻繁,在縣與縣之間、村與村之間牲畜的流通串換,導致疫源由外輸入的現(xiàn)象存在。在調運和引種過程中嚴格進行檢測,堅決杜絕陽性畜進入本縣。(3)通過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源追蹤,及時淘汰檢出的陽性畜以避免病原傳播。對已污染的畜棚、環(huán)境用2%~5%來蘇兒或20%苛性鈉等有效消毒劑進行消毒,力求從源頭上控制和凈化此病。(4)須高度重視牛羊衣原體病的危害,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在衣原體病流行地區(qū),應制定疫苗免疫計劃,定期進行預防接種。同時要做好免疫監(jiān)測工作,掌握疫苗的免疫效果,并能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使牛羊群處于良好的免疫狀態(tài)。
[1] 張紹賢. 家畜傳染病學[M].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1995. 146-147
[2] 李世雙. 門源縣西部地區(qū)牛羊衣原體病血清學調查[J]. 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 2012(6): 26.
[3] 謝昌元, 王光華等. 青海省羊衣原體病綜合防制措施[J]. 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 2013(3): 39-40.
[4] 祁小英. 樂都縣牛衣原體病血清學調查[J]. 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2013(4): 10.
[5] 陸承平. 獸醫(yī)微生物學[M].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01. 378-382.
S858.23-26
A
1007-1733(2017)10-0060-02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