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春 李樂
摘要 為全面了解青海省共和縣公眾氣象服務的現(xiàn)狀并為提升氣象服務水平提供依據(jù),2016年9月份在共和縣開展了一次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及需求調查,通過回收的有效問卷,對公眾關注氣象信息的情況、對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和氣象服務的滿意率、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fā)布的及時率、公眾獲取氣象信息的渠道、天氣預報改進的內容等進行了全面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目前,公眾認為天氣預報非常準確、準確和基本準確的比例為98.1%;對目前天氣預報服務總體狀況評價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的共占94.3%;要求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的占63.1%;希望預報時效更長一些的占16.5%;認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fā)布很及時、及時、基本及時的占94.6%;公眾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方式主要有電視、手機和網(wǎng)絡。
關鍵詞 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需求分析;共和縣
中圖分類號:P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8)03-042-04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3.018
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public weather services in Gonghe County of Qinghai Province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a survey of satisfaction and demand for public weather services was conducted in Gonghe County in September 2016. According to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public attention to the weather information, the accuracy rate of weather forecast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weather services, the timeliness of the releas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warning signals, the public access to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the content of weather forecast improvement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present, the public believed the current weather forecast was very accurate, accurate, and basically accurate, accounting for 98.1 percent of total; the overall status of current weather forecasting service was very satisfactory, satisfactory, and basically satisfactory, accounting for 94.3 percent of total;the public person time which requir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rate of the weather forecast accounted for 63.1% of the total trips; the public person time which expected to have a longer forecast period accounted for 16.5% of the total trips; the public person time which believed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warning signal released very timely, timely, basic and timely period accounted for 94.6% of the total trips; the main ways for the public to get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formation were television, mobile phones and networks.
Key words Public weather service; Satisfaction; Demand analysis; Gonghe County
公眾氣象服務是氣象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切身利益[1]。隨著氣象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氣象服務的手段、方式更加多樣化,氣象服務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并在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日益豐富、精細的決策氣象服務、公眾氣象服務和專項氣象服務產品的“無縫隙服務”,使得國家決策部門、企事業(yè)單位以及人民大眾可以靈活、便捷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從而能夠提高規(guī)避風險的能力并帶來社會效益[3-5]。氣象服務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體現(xiàn)在社會公眾對氣象服務的滿意度和認可程度,氣象服務中存在的不足成為了氣象部門最急需了解的問題[6]。
王新生等[3]基于翔實的社會調查數(shù)據(jù),對安徽接受調查公眾的分布情況及對氣象服務的滿意度和需求進行了分析,同時對公眾氣象服務效用進行了定量評估和分析;崔維軍等[1]基于全國24個城市獲得的9 939份調查問卷,在分析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的基礎上,運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了其影響因素,認為影響氣象服務滿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氣象部門的公眾氣象;夏宇宇等[7]認為影響氣象服務滿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氣象預報的準確率和公眾對氣象資源的利用程度;段曉欲等[8]認為氣象部門要真正發(fā)揮公眾氣象服務的最大社會經(jīng)濟效益,就要在充分了解公眾需求的基礎上開展氣象服務;扈海波等[9]認為要提高氣象服務的滿意度,需要進一步提高預報和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李有宏等[10]對青海省2006年公眾氣象服務效用進行了定量評估;還有很多學者[11-13]研究認為,當下氣象服務的準確度和滿意度尚不能滿足公眾期望值??梢姡姎庀蠓张c社會需求之間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氣象部門應積極開展社會調查評估等工作,客觀地了解公眾對氣象服務的滿意度和認可程度,以及氣象服務需求,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公眾氣象服務,適應公眾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氣象服務水平。
1 資料收集和調查概況
1.1 調查方法
為了調查目前共和縣公眾氣象服務情況,2016年8月,共和縣氣象局制定了公眾氣象服務效益調查問卷,于9月對共和縣政府所在地恰卜恰鎮(zhèn)的社會公眾開展了氣象服務滿意度及需求社會調查。該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分別到共和縣第一、第二和第三小學,將問卷發(fā)放給小學生,由小學生帶回家中,由家長進行填寫,再回收問卷。該次調查共發(fā)放600份調查表,收回529份,其中有效調查表為520份。對收回的有效調查表進行了匯總、統(tǒng)計和分析。截止2015年末,共和縣政府所在地恰卜恰鎮(zhèn)常住人口達到6萬人,該次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520份,符合調查評估實施方案[14]規(guī)定的高于萬分之一的社會抽樣調查要求。同時,抽查誤差<2%,符合統(tǒng)計推斷的科學要求。
1.2 問卷設計
該次調查問卷設置了23個問題來了解共和縣公眾對天氣預報的關注程度、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及對現(xiàn)有氣象服務質量的滿意狀況,公眾對天氣預報產品、獲取氣象信息的途徑和預報時段等的關注情況,以及公眾對氣象預報的評價、建議和意見。
1.3 調查對象概況
據(jù)統(tǒng)計,被調查對象中,城鎮(zhèn)居民366份占70.4%,鄉(xiāng)村居民154份占29.6%。農民所占比例相對較多為26.0%,其次是學生占20.0%,工人、干部、個體人員所占比例在10.2%~14.2%,其他人員占2.1%。被調查者的年齡主要集中在18~60歲之間,占93.8%,其中30~49歲最多,占75.2%;其次為50~60歲,占9.8%;再次是18~29歲,占8.8%;60歲以上最少,僅占6.2%。從被調查者的學歷情況來看,初中及以下學歷人員最多,占29.0%;其次是高中學歷,占20.2%;中專和本科學歷人員基本一致,占18.2%左右;大專學歷人員占13.8%;研究生學歷人員最少,僅為0.6%。
2 結果與分析
2.1 公眾對天氣預報準確率和氣象服務總體評價
從圖1a可以看出,公眾認為天氣預報“很準確”的占13.3%,認為“準確”的占19.8%,認為“基本準確”的占65.0%,認為“不準確”的占1.3%,認為“很不準確”的占0.6%?!盎緶蚀_”以上的公眾占總人數(shù)的98.1%,但仍有近2%的公眾認為天氣預報“不準確”,說明天氣預報準確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
從圖1b可以看出,公眾對當前的天氣預報服務“非常滿意”的占16.2%,“滿意”的占35.2%,“基本滿意”的占42.9%,“不太滿意”的占4.8%,“非常不滿意”的占1.0%?!盎緷M意”以上的公眾占總人次的94.3%,可以看出絕大多數(shù)公眾對氣象服務是認可的,對目前氣象服務總體評價不滿意的公眾在6%以下,說明氣象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與公眾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服務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決定了公眾對氣象服務的滿意度,氣象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依賴于天氣預報能力的增強。
2.2 公眾對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準確度和及時性評價
從圖2a可以看出,公眾認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很準確”的占11.2%,認為“準確”的占26.0%,認為“基本準確”的占57.7%,認為“不準確”的占4.8%,認為“很不準確”的占0.4%。公眾認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基本準確”以上的人次占總人次的94.9%,說明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得到的絕大多數(shù)公眾的認可,但也有5%的公眾認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不準確”,因此需進一步提高預警信息的準確率。
從圖2b可見,公眾認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fā)布“很及時”的占11.0%,認為“及時”的占39.6%,認為“一般”的占46.2%,認為“不及時”的占2.9%,認為“很不及時”的占0.4%。公眾認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fā)布“基本及時”以上的人次占總人次的96.8%,需要進一步加強天氣預報預警和氣象預警信號的發(fā)布及時性,提高提前量。
2.3 公眾獲得氣象信息的渠道和希望獲得氣象信息的渠道
從圖3a可以看出,電視、手機短信和網(wǎng)絡是公眾目前獲取氣象信息的重要渠道,分別占46.5%、28.7%和19.8%,三者占總人次的95.0%。由此可見,現(xiàn)階段,公眾主要采用電視、手機短信和互聯(lián)網(wǎng)方式接收天氣預報信息,其中電視仍是目前公眾接收天氣預報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由圖3b 可見,公眾最希望通過手機短信獲得氣象信息,占42.7%;其次是電視,占32.5%;再次是網(wǎng)絡,占16.9%;公眾還有不同的選擇方式??梢?,隨著通訊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們更注重信息獲取的便捷、及時。
2.4 氣象信息類型的公眾關注度
從圖4可以看出,公眾最關注的是天氣實況信息,占49.6%,接近總人次的1/2。其次是比較關注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占34.4%,針對農業(yè)交通等方面的專業(yè)氣象預報、未來0~12 h臨近天氣預報和未來1~3 d的逐日天氣預報分別占29.2%、27.5%和25.8%,再次是生活健康氣象指數(shù)占13.7%,6.2%的公眾認為不需要氣象服務。
2.5 公眾認為天氣預報最需要提高和改進的內容
從圖5可以看出,63.1%的公眾認為氣象預報需要“提高預報準確率”,認為改進“發(fā)布途徑和渠道”的公眾占21.0%,認為“預報時效更長一些”的公眾占16.5%,認為“專業(yè)術語表達要通俗易懂”的公眾占10.8%,認為需要“增加預報服務內容”的占8.8%??梢?,“提高預報準確率”是公眾對天氣預報服務最迫切的需求,氣象部門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氣象衛(wèi)星、雷達、自動氣象站等獲取的資料,努力提高天氣預報能力,使天氣預報不斷向精細化發(fā)展。當然,“發(fā)布途徑和渠道”、“預報時效更長一些”等公眾也有著不同程度的需求,所以氣象部門在提高預報水平的同時,也要不斷增強服務能力。
3 結論與討論
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體現(xiàn)了公眾對氣象部門工作的認可程度,同時也是氣象部門社會效益的直接體現(xiàn),因此提高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是氣象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共和縣公眾氣象服務效益調查的目的,是為了了解目前共和縣公眾氣象服務的現(xiàn)狀,獲取公眾對氣象服務的反饋信息,掌握公眾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及其規(guī)律,對公眾氣象服務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進行科學評價。通過設計、發(fā)放、回收公眾氣象服務效益問卷,統(tǒng)計分析回收后的有效問卷評估共和縣公眾氣象服務的社會效益,獲得相當多的有益信息:
(1)共和縣公眾認為目前天氣預報非常準確、準確和基本準確的所占比例為98.1%,有近2%的公眾認為天氣預報“不準確”。對目前天氣預報服務總體狀況評價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的共占94.3%,近6%的公眾對天氣預報服務不滿意。有63.1%的被調查者希望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有16.5%的被調查者希望預報時效更長一些??梢姡岣咛鞖忸A報的準確率仍然是氣象部門最需要改進的重中之重,只有通過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才能不斷滿足社會對氣象日益增長的需求。
(2) 共和縣公眾認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很準確、準確和基本準確人次占總人次的94.9%,說明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得到的絕大多數(shù)公眾的認可,但也有5%的公眾認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不準確,因此需進一步提高預警信息的準確率。公眾認為天氣預報預警和氣象預警信號發(fā)布很及時、及時和一般以上的人次占總人次的94.6%,有5.4%的公眾認為發(fā)布不及時,因此氣象部門在努力提高預報準確率的同時,要加強與廣電、通訊、城建、重要門戶網(wǎng)站等的合作[13], 不斷拓展信息發(fā)布渠道,利用電視臺、電臺、網(wǎng)絡及時插播、手機短信、滾動新聞等,提高信息發(fā)布的便捷性,擴大預報、預警信息覆蓋面,在第一時間將災害性天氣警報和重要氣象信息通過各種媒介傳遞給公眾,提高提前量,充分發(fā)揮氣象部門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公眾氣象服務水平的好壞,不僅僅是預報準確率的提高,而且包括在有效的時間內通過有效的途徑將氣象信息及時發(fā)放給公眾,有助于公眾的決策行為,才有可能真正實現(xiàn)氣象服務的效益。
(3)目前共和縣公眾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方式主要有電視、手機和網(wǎng)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有二成的公眾希望增加和改進氣象信息發(fā)布的途徑和渠道,更多的公眾希望通過手機短信獲取天氣預報及氣象服務信息,因此氣象部門在通過電視、網(wǎng)絡、電臺等傳統(tǒng)媒體發(fā)布氣象信息的同時,應注重開發(fā)“互聯(lián)網(wǎng)氣象+”模式,不斷滿足時代發(fā)展需求。
(4)接近50%的公眾最關注實況氣象信息,34.4%的公眾比較關注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針對農業(yè)交通等方面的專業(yè)氣象預報、未來0~12 h臨近天氣預報和未來1~3 d的逐日天氣預報分別占29.2%、27.5%和25.8%,再次是生活健康氣象指數(shù)占13.7%,不需要氣象服務的占6.2%??梢?,天氣預報還遠遠不能滿足公眾工作和生產生活需要,公眾對天氣預報的需求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氣象部門要及時開展公眾氣象服務需求調查,以公眾需求改進和開展相關氣象服務,使氣象服務發(fā)揮出最大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
(5)通過調查可以看出2016年共和縣公眾對氣象服務是基本滿意的,同時也反映出公眾對氣象服務的質量和價值的期望都很高,氣象部門要進一步在提高預報準確率、開發(fā)豐富多樣的預報產品、提供人性化的服務等方面大力改進;同時還要不斷提高氣象隊伍的整體專業(yè)素質,規(guī)范公眾氣象服務,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共氣象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崔維軍,顧春霞.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氣象科技,2012,40(6):1061-1067.
[2] 羅慧,李良序.氣象服務效益評估方法與應用[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9.
[3] 王新生,陸大春,汪臘寶,等.安徽省公眾氣象服務效益評估[J].氣象科技,2007,35(6):853-857.
[4] 高俊,鄭有飛,陳書濤.2007-2008年南京江北工業(yè)區(qū)大氣降水化學特征[J].大氣科學學報,2012,35(6):697-710.
[5] 丁峰,朱彬,王飛,等.南京北郊氣溶膠粒子的光學散射特征[J]. 大氣科學學報,2012,35(6):689-696.
[6] 王仕星,雷俊,方英,等.公共氣象服務滿意度調查評估體系初探[J].浙江氣象,2009,(4):20.
[7] 夏宇宇,張立莉,肖春光.淺談公共氣象服務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J].農業(yè)與技術,2013,33(5):176.
[8] 段曉欲,潘進軍,李青春.北京地區(qū)公眾氣象服務需求分析[J].干旱氣象,2009,27(2):172-176.
[9] 韓琳,王鴿,林文樺,等.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問卷調查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11,26(6):707-710.
[10] 李有宏,賀敬安,張海珍,等.青海省2006年公眾氣象服務效用定量評估[J].青??萍?,2009,(2):16-19.
[11] 于庚康,申雙和,羅艷,等.基于江蘇省公眾氣象服務效益的分析與研究[J].氣象,2012,38(12):1546-1553.
[12] 于庚康,羅艷,凌洋,等.氣象服務在江蘇農業(yè)減災增效中的效用分析[J].氣象科學,2011,31(S1):31-35.
[13] 張方.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決策氣象服務質量評價方法研究[J].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2007,30(4): 74-77.
[14] 中國氣象局.公眾氣象服務效用定量評估實施方案[G].北京,2006.
[15] 韓佳芮,葉謙,田青.公眾對氣象信息需求的規(guī)律及公共氣象服務[J].干旱氣象,2007,25(2):82-89.
責任編輯:劉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