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麗
(1.中央民族大學(xué)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2.大連外國語大學(xué) 韓國語學(xué)院,遼寧 大連 116044)
韓國新聞報道中委婉語的構(gòu)成方式和語用功能
馬 麗1,2
(1.中央民族大學(xué)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2.大連外國語大學(xué) 韓國語學(xué)院,遼寧 大連 116044)
委婉語是用含糊的、令人感到愉快的說法,代替不夠尊敬或令人不悅的表達方法。文章選取韓國四大報紙《聯(lián)合新聞》《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2016年的新聞報道為語料,探討韓國新聞報道中委婉語的構(gòu)成方式和語用功能。
韓國新聞報道;委婉語;構(gòu)成方式;語用功能
1.近義詞的替換
和其他語言一樣,韓國語中也有很多近義詞,它們的基本意義相同,但感情色彩不同。因此,當(dāng)一個詞成為禁忌詞,可能引發(fā)聽者的負面聯(lián)想和不悅時,可用褒義或中性的同義詞去替換它。
/東海市招聘7名環(huán)境美化員。
2.用抽象詞替代具體詞
抽象詞具有概括性的特點,所指對象模糊,在具體的語境下才有具體的含義,對一般聽者來說晦澀難懂。因此可以用抽象詞替代具體詞,來表示有失文雅,可能引起對方恐懼、不悅,或不便提起的事物。
3.漢字詞替代固有詞
前兩句借用了漢字,樸槿惠總統(tǒng)的姓氏“樸”和美國的簡稱“美”。在表述類似國家名、地名、人名、政黨名等專有名詞時,新聞報道中經(jīng)常借用繁體漢字。后兩句使用了韓國語的漢字詞,漢字詞源于漢字,和漢字完全對應(yīng)或部分對應(yīng),發(fā)音和漢字相似。以上這些例句,不論是借用漢字,還是韓國語的漢字詞,都給讀者一種莊嚴(yán)、正式的語感,其表達效果是韓國語固有詞和外來詞所難以企及的。
4.外來詞替代固有詞
在官方話語中使用外來詞,能有效地保持各國人民對委婉語的共識,避免出現(xiàn)摩擦和沖突,而且能回避低俗、令人不愉快的話語,符合禮貌原則和合作原則。
1.語義縮小
2.語義擴大
語義擴大是常用的委婉手段之一。如果某個詞語的外延意義難以接受,可以使用外延意義更大、更寬泛的詞代替原有詞。
3.語義模糊
語義模糊,即通過泛化原則,對特定的語義進行模糊處理,使之籠統(tǒng)化、一般化,來沖淡人們的厭惡或恐懼。
4.語義揚升
1.否定句
為了維護面子,促進和諧氛圍,韓國語經(jīng)常采取否定上位義的方式來委婉表達否定含義,留足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緩和語氣。
這種“否定+疑問”的委婉句式可以更加婉轉(zhuǎn)地表示話者的態(tài)度、意見,避免語氣過于強硬,更容易獲得對方的認同。
2.疑問句
疑問句表面看是推測、不確定,實則不知不覺地傳達了自己的意志和強烈的感情,但同時也給對方留有面子和余地,顯示出了尊重的態(tài)度,遵循了交際中的禮貌原則和合作原則。
上述例句的問題其實相當(dāng)敏感尖銳,話者通過疑問句避實就虛,巧妙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保留了對對方的尊重態(tài)度,遵循了得體原則,給自己留下了充分的回旋余地。
3.被動句
被動句是當(dāng)不想突出施事者或避免談及施事者時,將主觀事實客觀化,婉轉(zhuǎn)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廣泛應(yīng)用于韓國語的官方話語中。
話者只言“公開發(fā)布”,不透漏“發(fā)布機構(gòu)”,將能動行為被動化,弱化了主觀作用,提高了所述信息的可信度,避免了直接陳述帶來的負面影響,符合得體的語用原則。
4.慣用型
韓國語在生活用語和官方話語中都有豐富的慣用型表達。使用慣用型能柔和、謙恭地表達話者的意愿和請求。
1.隱喻
當(dāng)人們注意某事物或某方面,該事物和該方面就會凸顯出來,而對其他事物或其他方面的關(guān)注度就會下降。隱喻就具有這種凸顯和隱藏的功能,能夠成功轉(zhuǎn)移焦點,弱化想隱藏的部分。
前者用“成功之鑰”比喻“成功秘訣”,避實就虛,巧妙地隱藏了“真正的秘訣”;后者用“舞臺”比喻“政治”,成功轉(zhuǎn)移聽者視線,減弱了語氣,用間接的方式談?wù)摿嗣舾械脑掝}。
2.擬人
采用擬人的手法,運用豐富的想象力,用人的行為來含蓄地表達事物,增強語言表達效果,寓嚴(yán)肅、生硬、難堪的話題于輕松幽默的語言當(dāng)中,能幫助人們輕松面對現(xiàn)實,減輕尷尬和恐懼。
此外,采用擬人的手法,還能諷刺地揭露事實真相,達到針砭時弊,辛辣諷刺的效果。例如,
在新聞報道中使用委婉語的語用功能主要有:避免敏感話題和矛盾沖突,維護對方面子,營造莊重和諧的談話氛圍,增強可信度,轉(zhuǎn)移焦點,詼諧幽默,針砭時弊等。然而,在新聞報道等官方話語中,委婉語有時也可能會產(chǎn)生某些負面影響,如對某些問題的說明不夠確切,掩飾了某些重要事實,淡化了矛盾,弱化了危機,誤導(dǎo)公眾對事實真相的判斷等。因此,委婉語不可無度亂用,要結(jié)合語言的客觀性、科學(xué)性和可信度來合理使用,相關(guān)內(nèi)容還有待日后深入研究。
[1]辜同清.委婉語社會語言學(xué)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15.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xué)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15.
[3]李軍華.漢語委婉語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0.
[4]蘭冬秀.基于翻譯適應(yīng)選擇視角下政治術(shù)語翻譯分析[J].哈爾濱學(xué)院學(xué)報,2017,(1).
[4]邵軍航.委婉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7.
[5]張楠.外交委婉語的語用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xué),2011.
[6]鄭杰.韓國外交模糊語的表現(xiàn)形式和語用功能研究[J].東北亞外語研究,2016,(2).
責(zé)任編輯:孫 暢
EuphemisminKoreanNews:CompositionandPragmaticFunction
MA Li1,2
(1.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2.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 116044,China)
Euphemism refers to the use of vague and pleasant expressions to take the place of offensive or unpleasant expressions. With 4 major newspapers (2016) as data,the composition and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euphemism in Korean newspapers are studied.
the news report in Korea;euphemism;the composition;the pragmatic function
H55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10.032
2016-12-08
遼寧省教育廳科學(xué)研究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6JYT03;遼寧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課題,項目編號:2017lslktyb-065。
馬 麗(1983-),女,遼寧大連人,講師,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對比語言學(xué)、跨文化言語交際研究。
1004—5856(2017)10—0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