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二毛
1
A君是個中型企業(yè)主,今年剛剛五十。他上世紀80年代初期闖深圳,白手起家,一路打拼,如今資產(chǎn)過億不在話下。近期他欲進軍影視,托朋友找到我,了解情況。兩次飯局之后,我不再與之聯(lián)系。
原因很簡單,他實在太喜歡談?wù)撟约旱倪^去。
“我當年可是300塊錢闖深圳?!?/p>
“我在深圳的第一夜,是睡在橋洞下?!?/p>
“我當年可是從保安仔做起?!?/p>
這是酒過三巡之前的話:個人奮斗、勵志、正能量。
“我是堅決不給孩子留任何資產(chǎn)的?!?/p>
“我經(jīng)常跟員工講,做人第一,做事第二?!?/p>
“沒有國家發(fā)展,哪有個人成就?!?/p>
這是酒過三巡之后的話:家庭、企業(yè)、家國情懷。
你和他在一起,有個錯覺:他不是找你談事的,而是給你做宣講的。他的宣講還挺有條理,從小入手,慢慢談及人生、社會和宇宙。
不少稍微有點成就的中年人,都有這毛病。
這可能是個人習慣,但更多的是一種傲慢。
2
B君是40歲后從體制內(nèi)辭職,響應“全民創(chuàng)業(yè)”號召開了個半死不活的公司。
他倒不像A君那樣涓涓細流、娓娓道來。他的“話風”是神神叨叨、神神秘秘:
“昨天晚上,我跟市里某某某領(lǐng)導、區(qū)里某某某領(lǐng)導吃飯,從八點吃到十二點,聽到了很多內(nèi)幕……”
“今天晚上,市里某某領(lǐng)導、區(qū)里某某領(lǐng)導請我吃飯。其實就是前段時間,我?guī)退挠H戚辦了個小事情,他非得要當面感謝我……”
“那誰誰誰是我黨校同一批培訓的同學,我們住一個房間呢。那誰誰誰,我的前同事的老公,當年他沒提拔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一起打球。那誰誰誰,我們同一年進的局里,我們都屬豬?!?/p>
不少中年人活在炫耀中。類似的版本還有這些:
“我二環(huán)的房子……”
“他們說,我應該換一輛最新款的寶馬,你覺得有這必要嗎……”
“我吃齋念佛十年了……”
這些炫耀,有的是自以為是、自欺欺人,有的是炫富、炫品位,鄙視他人,標榜自己。
對了,這些炫耀還有升級版:
“你們年輕人,應該主動跟領(lǐng)導互動,不然是沒有前途的……”
“你應該跟我一樣,吃齋念佛,這才是真正的養(yǎng)生……”
不但炫耀,還教育人。
3
C君是個普通中年人,有家有口,上班族。但他身上的習性一說出來,很多人,尤其是與他接觸過的女生,都會心有余悸、晚上連做三個噩夢。
公眾場合,他愛談?wù)撔栽掝}。
首先是講葷段子。
無論是公司開會、還是午間休息,還是一不小心共乘一部電梯,他都有講不完的葷段子。他在這方面的才華無人能比:不僅講得繪聲繪色、滴水不漏、包袱不斷,還能讓每一句看似稀松平常的話都自帶性的含義。
他講葷段子的時候,總有人會笑、起哄。于是他更來勁兒。因為這種鼓勵,他一天天壯大成葷段子大王、葷段子活字典。他有成就感,而不是不適感。
其次是吹噓自己的性經(jīng)歷、性能力。
他會以“過來人”自居,談?wù)撟约旱那槭罚赫勥^多少個女朋友。他喜歡用“搞定”一詞。這個詞其實是突出性經(jīng)歷、性能力。
我的一個觀察是,毫無忌諱、公開談性的中年人,往往是生活中的失敗者。所謂缺啥補啥,談性,不過是聊以自慰。
不僅討厭,還可憐。
4
都說世界是屬于年輕人的。其實世界是屬于中年人的。因為,中年人是社會資源的籠絡(luò)者。無論是政經(jīng)、經(jīng)濟、文化,話語權(quán)都掌握在中年人手里。中年人既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同時主導社會的氣質(zhì)走向。
因此,中年人應該有中年人的樣子。
這個樣子就是:
中年人可以身材走形,但不可以丑態(tài)畢露;
中年人可以世故圓滑,但不可以倚老賣老;
中年人可以平淡無為,但不可以粗鄙惡俗。
中年人,在李宗盛的歌里,已經(jīng)越過山丘。人生海海,大河彎彎,輕舟已過萬重山。吃過的苦,熬過的痛,都成往事與笑談。逝去的是歲月,得到的是不惑。
所謂不惑,就是更從容、更謙卑、更尊重理解他人,也更愛惜自己的羽毛,除了一日三餐、房子、車子,開始有更高的追求,才是試圖成為一個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