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
摘 要:通過對低年段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表現(xiàn)及對課堂作品的研究,闡述了兒童畫的基本特性,兒童通過繪畫傳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游戲中學習,在嘗試中體驗,從而提高觀察能力和想象力。
關鍵詞:涂鴉;游戲;自主意向
涂鴉是每個孩子都會自然發(fā)生的一個重要行為,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傳達出孩子們紛繁蕪雜的內(nèi)心世界,盡管畫技拙劣,卻不失天真爛漫之處。讓我們一起走進涂鴉的世界,感受兒童涂鴉的樂趣。
一、涂鴉里的游戲
小學低年級正是涂鴉的好時期,涂鴉對于孩子來說既非強制也無負擔,多半是一時興起之作,天馬行空的想象充滿獨到之處。教師應尊重孩子在繪畫中的主體性表現(xiàn),為孩子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讓他們有充分的自由去選擇繪畫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方式并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
(一)尊重兒童在繪畫中的主體性
有一次畫《一件有趣的事》,一個男孩說:“可不可以不畫事情,只畫帶顏色的方格?”我說:“當然可以啊?!彼阋还P一筆地涂格子,顯然在那個時候他覺得涂格子是一件有趣的事,比畫一件有趣的事更為有趣。孩子試圖傳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畫出的畫,即使在技術上還不成熟,也能打動看畫人的心,而小作者也能由衷地體驗到表現(xiàn)的滿足,這就是一種樂趣,體驗到藝術所帶來的歡喜,教師應給孩子自由表達的機會,自主選擇想表達的內(nèi)容?!坝袝r候,孩子說我需要什么,并不是真的需要幫助,而是更需要引導?!盵1]在教學中教師是客體,學生才是主體。
(二)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
在《感受春天的色彩》一課中,我為學生準備了水粉用具,旨在讓學生在涂涂抹抹的玩耍中感受水粉顏料的別樣樂趣。學生在看見新用具的一瞬間,就忍不住去碰一碰、摸一摸它們,“老師,可以用它寫名字嗎?”“紅色和黃色在一起變成了橘色”“顏色流下來了”雀躍的聲音此起彼伏。在想玩、想畫、想探究的愿望牽引下,學生的作品五彩紛呈,成功的喜悅洋溢在他們的笑臉上。孩子僅僅是把繪畫當成了游戲而已,不需要枯燥的技法,只需要嘗試并感受涂涂抹抹的樂趣,徜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畫自己的感覺,即使他畫的什么也不像,沒畫出大人希望的樣子,但這就是兒童畫。
二、涂鴉里的秘密
孩子們的畫向我們傳達了他們那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及他們思想王國的種種現(xiàn)象,這些畫可以被當做交流的手段,也可以架起成人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梁。孩子畫出了自己的喜怒哀樂,如果耐心地觀察和傾聽就會從中發(fā)現(xiàn)孩子內(nèi)心的秘密。
(一)自我意向中的“形”
“形”是事物的形態(tài),“意向是一種未分化的、沒有明確意識的需要”。[2]孩子筆下的形不是對事物形態(tài)的逼真摹寫或者簡而畫之,而是一種在潛意識中對對象本質(zhì)概括之上的再創(chuàng)造,如面對一條直線,孩子能把它想象成各種各樣的長條形的東西,如鉛筆、毛線、樹枝等;又如面對一條折線,孩子能聯(lián)想到臺階、魔方、建筑等,面對同一物象他們的腦海中會出現(xiàn)富有想象力的不同特征的“形”,這個“形”和他們的生活、情感緊密聯(lián)系。
(二)涂鴉里的故事
涂鴉的表面是一個故事,它的深處可能蘊含著另一個故事,教師應當有耐心地對待個體的差異,從中捕捉一些信息從而有的放矢、有教無類。當孩子是快樂的時候,他們會用心編織這個世界,更加用心地體會這個世界,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也會源源不斷地被激發(fā)出來,如同一朵云彩會演變成一片云海,一朵小花會生成一片花圃。當孩子不快樂的時候,他的畫面就會充滿緊張感,透過一些具體的物象顯示出他不安的情緒,一個女孩子經(jīng)常畫一團雜亂的線,每次畫畫都急急忙忙地,即使畫完了也要擦掉重畫,呈現(xiàn)出一種焦慮的情緒,原來她的父母經(jīng)常吵架,她缺乏家庭安全感,每天都很憂慮。所以,孩子的圖畫往往是現(xiàn)實或虛構的故事的開端,他們通過繪畫表達幸福、述說煩惱……
三、涂鴉的效用
(一)培育孩子的觀察力
涂鴉的效用首先是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掌握基本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在畫畫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掌握許多技巧,教師不應填鴨式地傳授孩子技巧和規(guī)則,這會無形中阻礙其天性的發(fā)展。古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受,所以要引導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鼓勵孩子把觀察到的大膽地表現(xiàn)出來。比如一片云,云的形和色都在不停地變化,四時變化,時時變化,有時像獅子,有時像小熊,有時是白色,有時是紅色,教師應引導孩子認真觀察真實云彩的變化,鼓勵對云彩進行聯(lián)想,避免孩子筆下的云彩千篇一律。
(二)培育孩子的想象力
有時孩子會征求教師的意見“可不可以……”教師要始終保持鼓勵、贊許的神態(tài)和語氣支持孩子的想法,使孩子的潛能得到極大的發(fā)揮,當孩子形成一種喜愛想象的思維模式時,他在畫具體的情節(jié)時也不忘加入想象的元素。在畫《一件有趣的事》時,一個男孩沿著紙的邊緣畫了一個超級大的藍色白云棒棒糖,學生的目的不在于畫出與物體相似的形象,而是借助繪畫來抒發(fā)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涂鴉的階段是不可以跳過的,否則孩子會因為缺少自己最初的感知、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容易成為只會模仿別人的人。
低年級學生的作品非常具有創(chuàng)造性,不受約束,我們應關注孩子的發(fā)展需要,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遠離條條框框,因為想象力比知識更為重要。讓我們輕推開那扇希望的窗,為天空畫上會飛的虹,給孩子插上理想的翼,做他們向上前行的梯。
參考文獻:
[1]蘇清華.藝術人生的開端[M]明天出版社,2010-03.
[2]王燦明.兒童創(chuàng)造教育新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