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世界級指揮的成長密碼
他,24歲赴德國柏林藝術(shù)學院深造,26歲出任了意大利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jiān),31歲成為第一個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的中國指揮家,41歲成為著名的意大利維羅納歌劇院的音樂總監(jiān),有樂評人稱“比意大利人還懂意大利歌劇”。
5月14日晚,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了盛大的“一帶一路”演出,呂嘉擔任了現(xiàn)場指揮。三個多月前,52歲的他已正式接棒著名指揮家陳佐湟,成為中國國家大劇院的音樂藝術(shù)總監(jiān)。
認識呂嘉的人常說他是“南人北相”——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這種長相的人,似乎都天賦異稟。而事實似乎也印證了這種觀念,呂嘉的“絕對音高”和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在音樂家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他生于上海,長于北京,祖籍四川,從少年時代便顯示出了過人的天賦。
呂嘉出生于一個音樂世家,父親呂蜀中與母親陳麗芬都是部隊文藝工作者。小時候的呂嘉似乎對數(shù)理化和長跑更感興趣。他的數(shù)理化成績經(jīng)常在全年級拿第一,他還特別擅長跑步和游泳,曾經(jīng)參加過兩次北京市的馬拉松比賽。“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介質(zhì),作為一個表演藝術(shù)家,尤為重要?!彼f。
1975年,因為父母工作調(diào)動,不滿11歲的呂嘉從上海來到北京。“從吃奶油蛋糕到吃部隊的粗糧,對于少年來說是一個新奇的過渡,”呂嘉說,“可還是學了很多東西,比如我學會了搟餃子皮,一個人供兩個人包絕對沒問題?!焙糜讶χ辛鱾髦麖男【烷_始“挎蜜”和“碴架”的段子。呂嘉見了先是一樂,然后又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上海嘛,小學生放學男孩子女孩子都是手拉手排隊回家的,這和早戀沒有關(guān)系。但到了北京就不行了,分得很清,其實他們也想拉,就是沒膽兒,所以就嫉妒我?!敝劣诖蚣埽跛沸≌f中寫的一樣?!爱敃r我住在軍區(qū)大院,附近是軍樂團大院,還有五機部四號院、制藥三廠、空軍466醫(yī)院。稍大一點兒的男孩子都打過群架,我小嘛,就看著,看完了就到學校里出手去了,但是上海小男生在這里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哈哈哈?!?/p>
15歲初中畢業(yè),因為數(shù)理化成績好,為呂嘉上音樂學院附中的事,班主任專門做過家訪,說他應該走數(shù)理化的路子,將來可以考清華北大,可體育老師又建議他到體校去訓練長跑或游泳?!鞍謰屪屛易约哼x擇,當然他們還是想讓我走音樂的路。我一想,得,還是學音樂吧?!?/p>
1980年,呂嘉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三年后,成為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當年唯一一個被錄取的學生,師從鄭小瑛學習作曲、鋼琴和指揮。
從上附中開始,呂嘉就喜歡一個彈琵琶的女同學,于是猛攻唐詩宋詞,依照古詩詞格律來給她寫情書。結(jié)果,幾年下來,小姑娘沒追到手,古詩詞倒是學了不少。在中央音樂學院教中文的老師、馮友蘭先生的女婿蔡仲德先生對他鐘愛有加,除了上課,下課還要給他開小灶。
但是專業(yè)老師卻認為他把時間都花在文學上屬于“不務正業(yè)”,就逼著他加大練習量。開始是一個星期練習一個樂章,后來增加到了兩個樂章,甚至整部交響樂。但是呂嘉總能在完成專業(y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后,繼續(xù)“不務正業(yè)”。“在中央音樂學院的兩年里,我就把學校圖書館里的西方經(jīng)典小說全部讀完了,讀得懂讀不懂是另一回事,反正我是全讀了?!眳渭握f,“現(xiàn)在看來,當初的玩文學反而有助于啟迪自己的音樂悟性。西方音樂表面上看只是音樂,但背后不就是從古希臘羅馬時代直至現(xiàn)代的西方文化和民族性格的表達嗎。”
1987年,呂嘉在中央音樂學院跳了一級,直接進入了指揮系研究生班。“當時,中國已經(jīng)有不少音樂家開始走出國門,楊立青、湯沐海、余隆、蘇聰?shù)榷荚诘聡魧W。學習古典音樂,不去歐洲怎么行?”
1988年初,呂嘉懷揣著300美元,坐火車橫穿歐亞大陸經(jīng)莫斯科到達西柏林。一路上,除了行李,他還帶了6瓶二鍋頭。“當時的蘇聯(lián)生活物資匱乏,據(jù)說帶上二鍋頭在路上可以當美元使?!眳渭握f。
在柏林藝術(shù)大學參加入學考試,現(xiàn)場鋼琴、指揮、樂理四位教授考他一個人。考試要求彈一首純古典的巴赫賦格和協(xié)奏曲;彈一首莫扎特或貝多芬的奏鳴曲,再彈一首肖邦、李斯特或斯克里亞賓的作品。指揮,他感覺沒問題,但是由于東奔西跑打工維持生活,沒有空練琴,結(jié)果問題就來了。
“協(xié)奏曲,嗯,不錯!賦格呢?”
“沒練!”貝多芬第一樂章彈完,教授又問:“后面的呢?”
“沒練!”
幾位德國教授皺起了眉頭,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情。“那開始指揮吧。”
“沒有譜子,但我可以背譜指揮!”
教授們相互對視了一下,露出驚訝的表情。
一個樂章指揮完畢,教授們臉上露出了笑容。幾分鐘后,一位教授走過來告訴他:“祝賀你被破格錄取了,你很有音樂天分,但要好好學習德文,當然還有繼續(xù)練習鋼琴!”
好不容易通過了入學考試,生活卻又成了他不得不面對的難題。由于身上的錢不多,又遲遲沒有分到宿舍,他不得不到當?shù)氐闹胁宛^打工。每天中午12點到晚上12點去餐館刷盤子、倒垃圾,睡上四五個小時,又要抓緊時間起來去趕早上的課。
盡管辛苦異常,但呂嘉依舊樂觀。有一次,他甚至突發(fā)奇想,穿上黑色的演出服端著盤子進進出出,照看著好幾桌客人?!胺凑埠苌儆袡C會穿嘛,”呂嘉說,“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他得到的小費總是餐館里最高的?!焙髞?,他又獲得了到一家“療養(yǎng)院”里打零工的機會?!案傻幕顑阂p松一些,工資也更高一些,干完活兒還可以和院里的病人一起打打乒乓球?!?/p>
1989年5月,一次偶然的機會,同學給了呂嘉一張過期的舊報紙,上面說意大利即將舉辦“安東尼奧·佩德羅帝國際指揮大獎賽”。這時,距離比賽開始的日子已經(jīng)很近了。他馬上給大賽主辦方寄去了履歷,得到的答復是:報名已滿,但可以作為候補選手之一,等待參賽。呂嘉當即從柏林出發(fā),趕往比賽地。一路上火車晚點等各種意外狀況不斷,等他趕到時,已是晚上8點。但幸運的是,他在最后一刻拿到了參賽的入場券,并且出乎意料地一路過關(guān)斬將,拿到了大賽的第一名和評委特別獎。
比賽之后,呂嘉不僅獲得了一筆豐厚的獎金,還迅速提高了自己在意大利古典音樂圈里的知名度。佛羅倫薩歌劇院院長在看了他的指揮后,對他大加贊賞。很快,這位26歲的中國小伙子就成了意大利著名歌劇院里最年輕的音樂總監(jiān)。
此后,呂嘉又先后擔任了意大利佛羅倫斯交響樂團、瑞典諾爾雪平交響樂團、羅馬拉其奧室內(nèi)樂團和意大利維羅納歌劇院等著名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jiān)及首席指揮,同時還經(jīng)常擔任英國曼徹斯特哈雷交響樂團、德國多特蒙德歌劇院和意大利米蘭威爾第交響樂團的客席指揮。他在世界樂壇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在談到中國歌劇的規(guī)范化和國際化時,呂嘉說:“歌劇是舶來品,目前中國歌劇還處在一個學習的階段。引進經(jīng)典也好,委約創(chuàng)作也罷,我們要補的課還很多。中國歌劇的規(guī)范化和國際化需要我們一部戲一部戲地‘磨’。當然,我們會力爭用最好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水準在國際上贏得尊重,成為代表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一面旗幟。”
據(jù)《中華兒女》李肖含轅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