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白橋
雜花生樹
王白橋
國美兄和我同門,都師事吳振立先生。很久以前,我邀請吳老師來敝鄉(xiāng)作客,國美也從興化趕來,他給我最初的印象,是敦厚樸實。
我對于普遍的藝術或者所謂的藝術家往往存在一種輕視,這當然是一種偏見。但我實在不相信庸常的人可以創(chuàng)造出動人心魄的藝術。我所尊敬或重視的藝術家或者灼熱,或者古怪,或者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或者胸中萬般丘壑、千重疼痛和柔軟,或者毫無節(jié)操、肆意妄為……而國美打動了我的地方,在于專注,是他于藝術純度甚高的專注。我們的交往也有些年頭了,印象中,他從來沒有和我談論過具體的生活,雖然我知道他走過一些坎坷路。好像也沒有和我扯起過藝壇逸事、江湖見聞之類,他談論的對象只是自己的創(chuàng)作,是他關于自己創(chuàng)作中的種種思考。他的話題很密集,濃度很高,而且很跳躍。蔣勛先生說:“我看到許多人在還很年輕時就‘老’了?!稀⒉皇巧頇C能的退化,而更是心理上的不長進,開始退縮在日復一日的單調重復中,不再對新事物有好奇,不再有夢想,不再愿意試探自己潛在的各種可能?!边@話講得真好。而國美,就是始終保持在一種年輕的、飽滿的、萌發(fā)的狀態(tài),“如同樹枝上茁壯的葉芽,花苞,創(chuàng)作的欲望,表達”。
看看國美這幾年的成績,我就更相信他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藝術的創(chuàng)作中去了?,F(xiàn)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能于一件很小的事情深入下去已經很不容易了。國美卻還是像先賢一樣,書畫并行,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他是很傳統(tǒng)的人,他的藝術也首先來源于傳統(tǒng)的師徒相授,他對于選擇老師,極其審慎,至今也不過師事吳振立先生和何家林先生二位而已,而一旦選擇了老師,他就像樹木汲取于大地一樣,從老師那里得到極其重要的營養(yǎng)。
概言之,就是國美絕不是簡單地師從老師創(chuàng)作的形骸,而是去學習老師關乎藝術的態(tài)度。我們共同的書法老師是吳振立先生,國美關于吳老師藝術觀念的汲取有兩個重點:第一,在于毫無對立面的汲取,兼容碑帖,氣質上抵漢魏。第二,是對于顏真卿性情類行書的理解和把握。國美的氣質,沉厚而懇切,一切所謂的風流倜儻和他無緣,所以毫無意外的,他于顏真卿那樣沉厚而有擔當?shù)男袝囆g一見傾心,不能自已。顏魯公行書的好處,在于情感的貫徹,最直接也最真實的貫徹。在魯公這里,一切的矯飾都不需要,一切的胸懷都得到最酣暢的表達。人生和藝術在這里,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單純關系。對于顏魯公行書的學習,與其說是技術層面的,毋寧說是觀念層面的。國美首先確立了這樣的藝術觀念,這使他的創(chuàng)作迥異于今天偽古典流派的無病呻吟。
《畫間猶聽讀書聲》 鄒國美/作
一棵樹,生長于山林和生長于荒漠必然植株完全不同。一個人,生長于怎樣的環(huán)境也至關重要。國美是興化人,是揚州八怪中李鱓和鄭燮的鄉(xiāng)人。興化,是代代出文人、出進士的耕讀地方,興化人保持著忠直的價值傳統(tǒng),耕讀傳家的優(yōu)良素質。這樣的素質和根底,也是國美一個重要的立足點,他有奮勇求學之心,他也不困囿于小城的眼界和心態(tài)中,但是當他一回回求學于京華,他的生長之地所給予他的,實在比我們所見所知還多得多。
他對于漢魏,神往幾至于不能自已。他的漢魏,是真實的漢魏,是他“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辛苦苦慢慢逼近進而融合于自身的漢魏,是他誠實的個人語境和歷史經典交融的漢魏。他的筆底沒有今日泛濫于京華的所謂漢魏風氣,沒有自以為縱橫捭闔的得意洋洋,沒有借酒裝瘋的火氣和江湖氣。他只是懇切地寫來,有一種發(fā)乎自身情感和認識的自然態(tài)度,有一種艱辛走來的厚重,這是靈魂的奔走,“你釀造的美酒,能自醉,就能醉人”。所以在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上得到獲獎提名,可謂水到渠成。
今天北上學畫的學子非常多,懷著各種期望來到京華,各自瘋長,正是一番好風景。這樣的局面中,自然有柴木也有棟梁。國美的生長之地,應該說是南方,但是他的容貌乃至氣質,也都有些北方的憨直豪壯。京華求學,國美踏實而虔誠,他從何家林先生那里全面繼承了浙派山水的文氣蓊郁,筆墨細膩。同時,他的足跡,也裹挾在北方的寫生大軍中,來到了家鄉(xiāng)所不能涉見的山水之間。我看過他許多寫生稿,他的專注像微光,洞穿了一切。他筆底闡述,既有對所見所知的細膩體察,也有基于自身審美等因素而產生的抽象和提升。兼容碑帖,沉郁而有力量的書法線條被恰如其分地運用于這樣的畫面里,增加了畫面的感染力量。國美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圖式,這種圖式既立足于浙派的經典中,也立足于自身內心的澎湃涌動,沒有程式化的危險。
里爾克說,“越往近看,感受會越深。如果這些分開的事物合在一起,其整體的意義反而更小。必須要回到每個細小的事物,每個片段,每個局部,因為所有的動人之處,都在細節(jié)里。”國美近來又于花鳥有所涉獵,高古而富有深情。當我們去辨析他較為廣袤的藝術時,實在應該回到細小的事物,才可以體察到藝術的本意和創(chuàng)作者的苦心。國美正值創(chuàng)作的盛年,值得期待,值得凝眸。
鄒國美簡介:
鄒國美,筆名谷米。畢業(yè)于江蘇省文化干校,后進修于中國國家畫院何加林導師工作室。書法師從吳振立先生。書法作品曾獲全國十一屆書法、篆刻展優(yōu)秀作品提名,入展全國五屆新人展、“高恒杯”全國書法藝術大展、中國第六屆藝術節(jié)《國際書法大展》等重大展覽。數(shù)十次在江蘇省首屆美術節(jié)、慶祝建黨90周年“光榮的使命”全國新聞出版行業(yè)書法美術作品展等重大展賽中獲獎。美術作品曾獲江蘇省美協(xié)第三次新人美術作品展“新人獎”,江蘇省反腐倡廉美術作品展一等獎,江蘇省第九、十屆“五星工程獎”銅獎等。入展“多彩亞洲文化中國”藝術國際交流展,第二屆“徐悲鴻獎”全國中國畫大展等國家級展覽。2012年12月榮獲泰州市政府文藝獎。
現(xiàn)為中國書協(xié)會員,江蘇省美協(xié)會員,省國畫院特聘書畫家、省書法家研究會理事、省徐悲鴻研究會會員、泰州市書協(xié)理事。鄭板橋書畫院常務副院長。
《前賢題畫詩》數(shù)首 鄒國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