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廷峰
?
第31屆奧運會中國與四強男籃內線球員配合能力的對比研究
沈廷峰
(南京體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6)
中國男籃與世界級強隊存在差距,尤其是內線球員的選拔和培養(yǎng)。文章對第31屆奧運會上中國男籃和四強球隊的內線球員進行配合能力的對比,分析差距,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中國男籃;內線球員;配合能力
本文以第31屆里約奧運會男籃比賽四強球隊和中國隊的內線球員的配合能力為研究對象,通過統(tǒng)計和對比的方法,研究當今世界優(yōu)秀內線球員的配合能力的特征,找出中國男籃內線球員與世界優(yōu)秀內線隊員在進攻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對拓寬中國男籃的配合進攻技戰(zhàn)術作戰(zhàn)思路提供幫助,為中國男籃后續(xù)的發(fā)展和人才選拔機制提供參考[1]。
在比賽中,球員之間的配合是評價進攻能力的基本構成要素。配合是球員在進攻中和隊友間產生的一種合作進攻的方式,是現(xiàn)代籃球運動中較為重要的一種進攻手段,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如圖1可見,球員間的配合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策應配合、掩護配合、突分配合和傳切配合。
圖1 四種基礎配合
圖2 策應配合場均得分
策應配合主要由球隊中的內線球員從較高點發(fā)起攻擊,內線球員吸引防守球員,并且配合攻擊的球員完成一次攻擊,這樣的技戰(zhàn)術被稱作為策應配合[3]。本屆奧運會中國隊和四強球隊的策應配合場均得分如圖2所示。中國隊的策應配合場均得分為2.2分,美國隊的策應配合場均得分為5.5分,塞爾維亞隊的策應配合場均得分為4.75分,西班牙隊的策應配合場均得分為4.38分,澳大利亞隊的策應配合場均得分為3.88分。中國隊的內線球員在策應配合的場均得分上,與四強球隊都有一定的差距[4]。通過比賽視頻可以看到,中國隊的內線球員在得到控球權后,外線球員并沒有積極地通過跑位來策應本隊的內線球員,得分更多依靠內線球員的個人能力進行一對一的進攻。如在中國隊和美國隊的比賽中,周鵬在強行卡位后接到球,中國隊的其他外線球員并沒有積極地去穿插和跑位為隊友做掩護和接應,而是看著易建聯(lián)單打美國隊的考辛斯。由于易建聯(lián)在力量和能力上都遠遠無法戰(zhàn)勝考辛斯,導致易建聯(lián)在對抗中出現(xiàn)了失誤,失去了本次有效進攻的機會。相反,美國隊在組織進攻時,外線球員喬丹將籃球傳遞給本隊內線球員考辛斯后,仍然通過適當的穿插和跑位,擴大本隊進攻的區(qū)域,最后在適當的位置接到了考辛斯的傳球,打出了堪稱教科書般的策應配合進攻??梢?,中國男籃需要促進內線和外線球員在比賽進攻中的相互配合,提高策應配合能力。
圖3 掩護配合場均得分
掩護配合是指球員在進攻中占據有利的位置后,幫助同伴擺脫防守。掩護配合也是籃球進攻戰(zhàn)術中的重要的戰(zhàn)術之一。由于內線球員具有身高和體重的優(yōu)勢,通常扮演為隊友做掩護的角色。世界男籃強隊都特別重視內線球員參與、發(fā)起進攻中的掩護配合。本屆奧運會中國隊和四強球隊的掩護配合的場均得分如圖3所示。中國隊的掩護配合場均得分為5.4分,美國隊的掩護配合場均得分為8.75分,塞爾維亞隊的掩護配合場均得分為9.13分,西班牙隊的掩護配合場均得分為7.88分,澳大利亞隊的掩護配合場均得分為7.88分。中國隊的內線球員在掩護配合中的場均得分上,與四強球隊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中國隊的內線隊員在進攻中的掩護配合意識較為淡薄,無法積極主動地去爭取掩護外線球員的進攻。從比賽視頻可以看到,在中國對陣塞爾維亞比賽中,周鵬處于外線,成為了周琦的掩護。周琦又借助于周鵬,掩護了配合,實現(xiàn)突破。周琦處于籃下時,沒有選擇,直接上籃、或者是中距離跳投。而周鵬在擋住了對方防守隊員后,并沒有向籃下移動,為搶奪籃板球做準備,因此兩人在進攻中的掩護配合不夠默契。
突分配合可以有效地打亂對方球員的防守陣線,進而給本方的內線球員創(chuàng)造出更佳的進攻機會[5]。突分配合是內線、外線球員相互結合的有效的進攻手段。本屆奧運會中國隊和四強球隊的突分配合的場均得分如圖4所示。
圖4 突分配合場均得分
中國隊突分配合的場均得分為2.6分,美國隊突分配合的場均得分為4.25分,塞爾維亞隊突分配合場均得分為5.63分,西班牙隊突分配合場均得分為4.88分,澳大利亞隊突分配合場均得分為3.66分。中國隊的內線球員在參與突分配合的頻率較其他強隊要低。中國隊的內線球員在進攻過程中很少能實現(xiàn)突破,突分配合成功的次數不高。從中國隊和美國隊的比賽錄像中可以看到,中國隊的球員周鵬在內線的位置較里面,無法在外部活動,影響了隊中的外線球員的突破空間。相對地,美國隊的安東尼大部分時間都是活躍在罰球線以及三分區(qū)域,這樣的站位的好處是可以拉開內線球員活動區(qū)域。美國隊內的后衛(wèi)和小前鋒突破防守陣線,實現(xiàn)與安東尼的跟進、接球,從而完成突分配合;相比之下,中國隊內的內線球員的活動位置偏內,外線球員的移動突破和分球的意識不足,導致無法完成進攻的配合。中國球員此類進攻配合不足,在今后需要加強培養(yǎng)球員的突分意識。
傳切配合是一種基礎型的進攻戰(zhàn)術,球員本身的攻守屬性正變得越來越模糊。內線球員常常需要成為外線球員的傳切配合的搭檔。傳切配合具有攻擊時機的不確定性、攻擊性較強、搭檔多樣性等特點。本屆奧運會中國隊和四強球隊的傳切配合的場均得分如圖5所示。
圖5 傳切配合場均得分
中國隊突分配合的場均得分為2.8分,美國隊突分配合的場均得分為5.5分,塞爾維亞隊突分配合場均得分為5.38分,西班牙隊突分配合場均得分為7.88分,澳大利亞隊突分配合場均得分為4.13分??梢姡袊犑褂脗髑信浜系念l率較其他球隊要低得多。中國隊的球員應該在日后的訓練和比賽中加強無球跑位訓練,加強尋找突破意識的培養(yǎng),鼓勵外線球員不斷改變自身移動位置,與內線球員建立傳切默契,使自己永遠處于接球后攻擊的最佳位置。
3.1 籃球運動員的站位越來越“位置模糊”化。球員要掌握豐富的內線進攻戰(zhàn)術,合理運用其中的技能和技巧。在內線中進攻面對身材高大的防守者時,必須時刻清楚地判斷。要加強對內線球員沖搶籃板球能力的訓練。要注重內線隊員在爭搶前場籃板球時的互相配合,增加內線隊員之間的合作默契。在強化內線隊員前場籃板球能力的同時,也需要注重運動員視野的擴展和傳球能力的訓練,保證遇到防守隊員包夾時能將籃球傳遞到隊友手中,送出完美的助攻。還要擴大本隊內線球員的得分區(qū)域、豐富兩分球三分球和罰球等多種得分手段、優(yōu)化進攻和投籃的動作質量、提高投籃命中率。
3.2 加強中國男籃內線球員參與進攻戰(zhàn)術基礎配合的意識。中國隊內線隊員在接到球后,其余協(xié)助隊員沒有通過積極的穿插、無球掩護等跑位段,創(chuàng)造出合理的進攻機會。這樣就使防守隊員能夠肆無忌憚的對中國隊的內線進攻進行包夾,影響中國隊隊員發(fā)揮,迫使中國隊內線隊員勉強出手,導致全隊的進攻戰(zhàn)術配合的成功率受到影響。
中國隊的內線隊員在比賽中要發(fā)揮重要作用,必須承擔進攻得分的重任,要加強全員的進攻戰(zhàn)術配合意識。
3.3 加強中國男籃內線隊員參與戰(zhàn)術基礎配合的意識。3.4加強青少年運動員的科學選拔和培養(yǎng),為中國男籃后備人才的發(fā)展夯實基礎。
[1]黃筱雯.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與對手得分方式和進攻手段的分析與對策[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梅凱.第29屆奧運會中國男籃內線隊員進攻能力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學位論文,2009.
[3]諸葛運國.29屆奧運會中外男籃優(yōu)秀大前鋒進攻能力對比分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4]張華江.論現(xiàn)代籃球比賽中大前鋒的作用及其培養(yǎng)[J].襄樊學院學報,2006,27(2):103-106.
[5]王輝.姚明的主要投籃方式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學位論文,201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Posters in Chinese and the Top 4 Teams in Men’s Basketball Mactch in 31st Olympic Games
SHEN Tingfeng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 Nanjing 210016, Jiangsu,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