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市明,職業(yè)拳手,出生于貴州遵義,中國拳擊第一人,兩屆奧運會冠軍,WBO蠅量級(112磅)國際金腰帶獲得者。
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就是贏和金牌!很多年,這句話是我的全部邏輯。
“拳擊就是摧毀一切,
而不被一切摧毀”
拳王泰森的這句話我奉為圭臬。每天我的心幾乎都被拳擊占滿。兩只拳套一個沙袋,給了我人生所有挑戰(zhàn)的激情和奮進的勇氣。靈活躲閃,迅捷出拳,讓多少對手無可奈何。
2004年雅典奧運會,我得到了一枚銅牌,和金牌相比,銅牌自然大為遜色,但作為中國奧運拳擊史上的第一枚獎牌則另當別論。從此,我更加狂熱,左肩擔著對拳擊的熱愛,右肩挑著奪金的瘋狂夢想,開始備戰(zhàn)2008年北京奧運會。
鄒市明一家
2008年,北京,家門口的這枚金牌,我志在必得。
為了這一枚未知的金牌,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美國知名拳擊推廣人唐·金拋給我轉戰(zhàn)職業(yè)拳臺的橄欖枝,這無異于親手撕掉了100萬美元的支票——要知道,我在國家隊時,各種補助加起來,一個月收入才2000多元人民幣。
剛從雅典回國,我和張爸爸——張傳良教練,都將手機尾號換成了2008,車牌號也換成了2008。我把人生的一切意義都寄托在2008年的金牌。
訓練隊里,我披的是金色的披風,躺的是金色的床單,我相信金色是王者的顏色,金色會帶給我王者的幸運和宿命。
這還不夠瘋狂。我還把金牌的照片下載到手機里,把手機捧在手上,端詳著照片,目光好像要滲透到每一寸像素里,我的心里對贏的渴望,對奧運金牌的渴望熊熊燃燒,熾熱燙人。
2004年到2008年,我瘋狂地訓練,一次次挑戰(zhàn)自己體力的極限。勞累著、崩潰著,也激揚著、幸福著。我向著奧運金牌的方向鼓足馬力。
終于,2008年,北京,我贏了!得到了過去上千個日日夜夜里心心念念的金牌。
“男兒有淚不輕彈”
在領獎臺上我努力抿著嘴克制自己想哭的沖動。終于有一次,《義勇軍進行曲》因我而奏響,之前給自己的所有壓力都在這一刻得到釋放。我終于壓抑不住激動的眼淚,捧著金牌哭得一塌糊涂。我做到了!
人生大戲,劇情至此,一切好像都十分完美。我想贏,我贏了。金牌是我的全部,如今我得到了全部。
舞臺更迭,贏的大戲依舊風生水起。盡管男主的油彩換了鮮血涂抹,盡管我的女主嚇得花容失色,贏的邏輯永遠統(tǒng)治著大戲的主旋律。
然而,這個邏輯,真的對嗎?
職業(yè)拳臺,六場連勝,一切如此正常。直到對戰(zhàn)阿泰·倫龍(泰國拳手),十年首敗。
金牌可以套牢我的脖頸,金腰帶可以捆綁我的腰腹,那么我的眼睛呢?我的心靈之窗,關注的只是這樣單調而刺目的強光?
我累了,從精神到肉體。
于是,我和冉瑩穎帶著家人“出走”拳臺,在不逍遙的心情中,去看看這個大千世界。巴厘島的陽光、北歐的峽谷、澳大利亞的袋鼠……走出拳臺,回歸自然,驀然發(fā)現(xiàn),世間最好的風景不在拳臺,而在下一個出發(fā)的站臺。
瀏覽機場書店,英格蘭才子德波頓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真正珍貴的東西是所思和所見,不是速度。一個人,如果他的確是個人,走慢點,也并無害處,因為他的輝煌根本不在于行走,而在于親身體驗。
在自然中,心情越發(fā)安寧,勝負也看得越發(fā)淡然。人生,除了輸贏,還有很多。此前的練拳生涯,我渾身上下,神經(jīng)緊繃只為贏,固執(zhí)地以為只有贏才能給我幸福。卻沒想到,其實,贏,給我名利,但更多的是帶來壓力。放下輸贏,才發(fā)現(xiàn)人生是一場逍遙的體驗之旅。
有時煙火般轟轟烈烈是一種幸福,有時平平淡淡的柴米油鹽是一種幸福,有時被萬眾矚目是一種幸福,有時做滄海中的一滴水是一種幸福。幸福百味,若是只得輸贏一味,人生未免蒼白。
為了讓我更多地體驗拳臺輸贏之外的人生,在瑩穎的鼓勵下,我?guī)е幐鐓⒓恿恕栋职秩ツ膬骸?,開啟了父子之間的歡樂旅程,也開啟了我跨界的巔峰之旅。
一次次拍攝,給了我和兒子太多與眾不同的經(jīng)歷,給了我們另一種相識彼此的方式。在各種經(jīng)歷里,認識各種軒哥,善良的,貪吃的,堅強的,可愛的,看見姐姐就不要爸爸的……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好勝版的軒哥。
“爸爸,加油!我要你贏!”爸爸們的拔河比賽,軒哥扯著嗓子瘋狂地喊著。
看慣了你輸我贏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激烈拳擊賽,軒哥似乎執(zhí)著于所有比賽的輸贏,對獲勝有著比我還狂熱的癡迷。此前,我為此感到驕傲。男人,有好勝心才能撐起事業(yè)的野心!
可是,要是輸了呢?
軒哥一次又一次在爸爸游戲輸了之后號啕大哭。
“我要你贏,不要你輸!”
輸,在他的世界里是一件撕心裂肺,甚至是不可原諒的事情。
那一刻,看著哭得歇斯底里的兒子,我突然意識到,此前我對輸贏的執(zhí)念有多過分,多瘋狂,多可怕。
我錯了。人生一世,博弈無數(shù),我只教會了軒哥求勝,卻沒有教他如何面對失敗。
在輸贏里摸爬滾打過來的我,終于放下了輸贏,同時也開始在一點一滴中教兒子放下輸贏。慶幸,小孩子不會有根深蒂固的觀念。當他過于執(zhí)著某一點的時候,爸爸耐心講解,一切執(zhí)念都會煙消云散。
現(xiàn)在的軒哥,在爸爸參加各種奇奇怪怪的親子游戲時,還是會扯著喉嚨使勁喊:“爸爸,加油!”“爸爸,要贏哦!”
不同的是,輸了之后,他不再哭鬧。
“我們下次再加油”
爸爸放下了輸贏,兒子也放下了輸贏。這是比贏更棒的結局。
世間事總是滑稽與詭異,當我力爭上游,為國家榮耀而戰(zhàn),有人會將我比喻成“金牌動物”;當我四處云游,參加各種節(jié)目,開啟自己的體驗之旅時,又出現(xiàn)了“不務正業(yè)”的非議。千山萬水,千帆過后,這一切都不會再輕易進入我的關注視野,影響我的心情。
但是,我永遠不會忘卻拳擊手的身份,也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熱愛。出走拳臺八個月之后,我重整旗鼓,霸氣回歸。
2016年1月30日,“王者歸來——拳力的崛起”職業(yè)拳擊爭霸賽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舉行。我重新披上戰(zhàn)袍,戴上拳套,在第8回合TKO(技術性擊倒)對手前南美職業(yè)冠軍、巴西小子桑塔納,獲得了空缺的WBO國際金腰帶,以一場漂亮的勝利重新喚回人們對我的信心。
這是第一場在中國內地進行的職業(yè)拳賽,贏了!
我再次走到拳臺中心,接受萬人的掌聲與歡呼。21年拳臺風云,贏的次數(shù)很多,這一次,如此不同。這一次,我還是拳王鄒。這一次,我又不再是當年的拳王鄒。
因為,我不再是為贏而贏。
沒有人不想贏。但“試圖”和“務必”之間,天壤之別。我的慶幸之處也正在于此——只是想贏,卻不再逼迫自己必須贏。我的拳頭不再堆滿壓力、速度和力量,更多的是拳擊的快樂。這是我主動選擇的拳臺,選擇的比賽。全力以赴,輸贏我都心安。
上海一戰(zhàn),我不僅贏了比賽,更重要的,我贏得了自己精神的豐盈。
這份覺悟,也影響著我和兒子們之間的故事——不再讓兒子執(zhí)著于拳擊的輸贏,而是更多關注拳擊的快樂。在訓練館的拳臺上,在客廳的沙發(fā)上,在臥室的大床上,到處都有父子三人用拳頭互動嬉戲的身影。六只胳膊,三雙拳套,在歡聲笑語里“胡攪蠻纏”在一起。沒有誰輸誰贏,拳擊,就是給我們快樂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