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秋婷(2000.9-),女,漢,山東省威海市人,研究方向:文學(xué)。
與其懷念,不如向往,與其向往,不如該放就放,去遠方。
——題記
遠方尋遺,撩開文化神秘面紗;踏水游山,尋覓文明蹤跡源頭。余秋雨辭去了上海戲劇學(xué)院的院長一職,心向遠方,只身從西北高原開始考察文化遺址。是他,在敦煌道士塔下內(nèi)心泣著血眼里含著恨,痛心地再次揭露兩百多年前那次文物販賣的丑惡行徑;是他,在西湖畔輕柔地翻出白娘子和許仙的唯美愛情之??;心向遠方到異國,在玲瓏小國摩納哥海洋博物館中,細抿安道爾的美好傳說;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宗教中心耶路撒冷……因他對文明的化不開的情愫,對人類歷史探求的向往和那行者無疆的實踐,鑄就了一段去遠方的文化苦旅。因化動力為行動,到無限的遠方,得以拓生命之寬,延閱歷之豐厚,并引領(lǐng)著無數(shù)讀者去遠方……
“住進布達拉宮,是雪域被囚之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你吟一集《情歌》,字面包含著男女情愛,實則在宣傳佛教義理。倉央嘉措,你身為六世達賴,雖有達賴喇嘛之名,實為傀儡,好似被鎖于寺廟。但你仍然大膽地追求愛情,并以之來化解內(nèi)心苦悶。你懷念兒時的自由,向往塵世的無羈無絆,于是遠離那牢籠般的布達拉宮,去往心向的遠方,去往廣闊的民間感悟生活,以維摩詰的方式普度眾生,教化民眾;以清新簡潔的筆意,詩寫人生,給廣闊無垠的藏域留下了那么多精致上口之詩篇,你開一代詩風(fēng),成為藏族“詩王”。你曾言:“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你大膽追求內(nèi)心的自由,放肆無拘的想象,詩國原野肆意馳騁。念及你的詩句“白色的野鶴啊,請將飛的本領(lǐng)借我一用”——你那追求遠方自由的信念,超然若揭。
如余秋雨遠方文化之行、倉央嘉措遠方修行頓悟一般,史懷哲因?qū)Ψ侵奕嗣裆钬毧嗟耐?,在加蓬建立叢林診所,這位被稱為世紀通才的德國人為非洲搭建起了健康綠蔭。他們之所為,不為其他,只為心中有價值的渴望,化愿望于行動而決然去遠方。
反觀今日社會,“宅”風(fēng)盛行,多少人低頭看微信、抬頭看電視,沉湎于文化快餐中,多少人在內(nèi)心精神自由的追求上人不再犯其至難、不再圖其至遠,在身和心的困頓萎靡的彌漫下,束縛住了去往遠方的腳步。殊不知,如此則放棄了多少深刻完整的體驗,他們精神中填埋的是別人嚼碎的既無質(zhì)又無味的食物,更不用說,不再扎進內(nèi)心精神自由之遠方去無拘無束馳騁揮就了!而他們最終會被生活遺忘在時光的旮旯里,到底脫不了木乃伊般的狀況,逃不掉死水一潭的命運。我擔(dān)心自己成為只知完成作業(yè)的“宅女”,成為精神侏儒而不愿去遠方,于是,在高一暑假我去爬泰山,恰逢雨天,十八盤上我這個小女子竟是爬過來了,雖然身形狼狽,衣服濕透,但我還是和雄偉的大山進行了對話,神思也徜徉在五岳之尊這個豐厚的民族精神家園里。今年暑期,我和爸爸去長沙攀爬岳麓山后,跳到湘江游泳,雖然只游一百多米后,右小退抽筋,還是老爸水中保駕給我掰開,就撤離到岸上了,好啊,只要我心向遠方,癡情不改,等我考上大學(xué)后,假期再來暢游湘江,看我是不是追求自由的女漢子!
到遠方去,為那動人的誘惑;到遠方去吧,為那心底的向往,化愿望于行動,堅決去遠方。
為那心底的向往,去遠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