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加偉 姜永平
摘 要:該文分析了“紫茄子-紫生菜-紫花菜”一年三熟的高產(chǎn)高效種植模式的經(jīng)濟效益,并分別介紹了該模式下紫茄子、紫生菜以及紫花菜的茬口安排、品種選擇和田間管理等栽培技術。
關鍵詞:茄子;生菜;紫花菜;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4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9-0048-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蔬菜的色、香、味要求越來越高,“紫色蔬菜”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所謂“紫色蔬菜”,是指主要食用部位呈紫色的蔬菜,如紫番茄、紫辣椒、紫白菜、紫薯、紫花菜等新奇特蔬菜品種。近年來,江蘇省海門市常樂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在大量引進、篩選紫色蔬菜新品種的基礎,根據(jù)當?shù)厣鷳B(tài)條件,結合各個新品種的生育期特性和形態(tài)特征,充分利用不同蔬菜生長的時間差,合理安排茬口,達到了增加產(chǎn)量、提高土地復種指數(shù)的目的,有效地提升了菜農(nóng)的收入。
1 茬口安排
紫茄子于第一年的10月中、下旬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第二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于大田,5月上旬至7月上旬采收上市;紫生菜于6月上、中旬利用空閑地進行育苗,7月上、中旬定植于大田,8月底至9月上旬采收上市;紫花菜于7月底至8月上旬采用穴盤育苗,待紫生菜收獲后于9月上旬定植,11月中、下旬開始收獲。
2 產(chǎn)量與效益
本模式中一般茄子產(chǎn)量達60t/hm2、產(chǎn)值9.0萬元/hm2左右;紫生菜產(chǎn)量30t/hm2、產(chǎn)值5.3萬元/hm2;紫花菜產(chǎn)量22.5t/hm2、產(chǎn)值13.5萬元/hm2,合計每hm2總產(chǎn)值可達27.8萬元,扣除種子、農(nóng)膜、農(nóng)藥等生產(chǎn)成本,經(jīng)濟效益可達19.5萬元左右,深受當?shù)剞r(nóng)民的歡迎。
3 高效栽培技術
3.1 紫茄子
3.1.1 品種選擇 在本模式中,紫茄子采用設施春提早方式栽培,因此在品種選擇時須注意優(yōu)先使用耐低溫弱光、抗病抗逆性強的長棒形品種,如蘇崎系列、黑長龍、黑將軍等。
3.1.2 播種育苗 紫茄子采用穴盤育苗方式進行。南通地區(qū)播種時間不得遲于10月下旬。播種前將種子充分浸種,再在50~60℃的溫水中進行溫湯浸種,然后在28~30℃條件下催芽3~4d,當60%~7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于穴盤中。建議一般使用72孔穴盤,如使用舊穴盤育苗時應先將穴盤消毒,基質使用專用育苗基質,或按草炭∶蛭石∶珍珠巖=6∶1∶3(體積比)配方自行配制基質。播種前將基質裝盤并稍加鎮(zhèn)壓后澆水,播種時將種子平放在播種穴中央,每穴放1~2粒,完成后覆蓋0.5cm厚基質。播種全部完成后,即時將穴盤移至育苗大棚內,并搭建小拱棚。育苗初期7d,應保持苗床溫度白天不低于28℃、晚間不低于20℃,遇溫度過低時,可使用輔助加溫設施進行增溫。育苗后期溫度可適當降低。紫茄子冬季育苗過程中一般不需澆水,后期如基質表面發(fā)干可結合追肥進行適當補水。為提高茄子秧苗的壯苗率,播種25~30d時可噴施0.1mg/kg的α-萘乙酸溶液。當茄子幼苗長至6~8片真葉時可移栽,移栽前4~5d適當控溫、控水以提高秧苗的適應性。
3.1.3 適時定植 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田塊種子,為減少茄子病害的發(fā)生,建議與其他茄果類蔬菜作物進行3年以上的輪作。定植前15d整地施基肥,一般按每hm2施腐熟有機肥37.5t、茄果類復合肥750kg的用量撒施基肥,后耕翻20~25cm左右并做畦,畦寬200cm、溝深20cm、溝寬30cm。茄子抓住“冷尾暖頭”搶晴定植,建議行距45~50cm,也可根據(jù)品種特性適當調整。定植完成后及時覆蓋地膜和搭建小拱棚,有條件的在地膜下鋪設膜下滴灌管。
3.1.4 田間管理 紫茄子是喜溫作物,在栽培過程中需要保持較高的田間溫度,因此紫茄子的春提早栽培需要采用“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多重覆蓋。茄子在緩苗期間盡量減少通風以保持較高的棚溫,一般白天溫度28~32℃、夜間15~18℃;當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16℃以上時,可撤去小拱棚,且夜間可不關閉大棚;當氣溫穩(wěn)定在28℃以上時,應及時撤去大棚的圍裙,并加蓋遮陽網(wǎng)。茄子定植后及時澆水,緩苗后按每hm2尿素45kg+茄果類復合肥225kg用量進行第一次追肥,追肥方式為穴施,及時澆水;門茄開花前應減少澆水量以提高地溫,促進茄子根系的生長;門茄坐果以后,應每隔8~10d結合追肥澆水1次,追肥用量為復合肥300~450kg/hm2。為提高紫茄子的產(chǎn)量,應及時整枝打老葉,促進通風透光,一般早春栽培主要采用雙稈整枝方式,同時摘去老、弱、病葉,生長過旺時摘除基部部分功能葉片,以減少營養(yǎng)消耗,促進結果。
3.1.5 病蟲害防治 茄子病害主要有黃萎病、綿疫病和菌核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茶黃螨及茄二十八星瓢蟲等。防治茄子黃萎病,可于發(fā)病初期使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灌根;防治茄子綿疫病,可使用可殺得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茄子菌核病使用速克靈可濕性粉劑于盛期噴霧,同時兼治茄子灰霉病。茄子蟲害相對較輕,紅蜘蛛、茶黃螨可用掃螨凈或克螨特噴霧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蟲主要采用人工捕捉成蟲,摘除卵塊,幼蟲分散前及時使用功夫乳油、亞胺硫磷等噴霧防治。
3.1.6 適時采收 茄子門茄采收應及時,以促進下部果實生長。一般茄子花后20d左右為采收適期;采收宜在早晨時間,使用剪刀剪斷果柄,避免損傷植株。
3.2 紫生菜
3.2.1 品種選擇 選用早熟品種,且需要符合耐高溫、耐抽薹性好,抗病抗逆性強等特征,由于南通地區(qū)消費的紫色生菜以散葉或半結球類型品種為主,因此推薦使用的品種為羅莎等。
3.2.2 播種育苗 在本地區(qū)紫生菜一般于6—7月均可播種育苗,由于南通地區(qū)的夏秋季節(jié)氣溫較高,因此播種前須進行催芽處理,方法是將種子充分濕潤后置于4℃條件下催芽3~4d,注意每天應取出種子用清水清洗表面黏液以利于種子透氣,加強催芽效果,當60%左右種子出芽時即可播種,也可將浸潤的種子用紗布包裹后懸吊于水井內距水面約15~20cm處催芽。種子播種前3~4d做好苗床,并施入15kg育苗專用肥或30kg三元復合肥;播種時將催芽后的種子均勻撒播于苗床上,覆0.5cm厚的細土或基質厚,同時必須蓋上遮陽網(wǎng);需要注意的是紫生菜播種密度應適當降低,以利提高后期移植成活率。endprint
3.2.3 適時定植 紫茄子收獲后及時清溝理墑,并對田塊進行深耕細作、施足基肥,基肥用量一般為每hm2施優(yōu)質商品有機肥15t+復合肥300kg,施后深翻并澆足底水。當紫生菜秧苗具3~4片真葉時可移栽應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3時后定植,移栽的株行距以20~30cm為好,移栽時幼苗應略帶泥土且盡量減少對根系的傷害,以利成活。
3.2.4 田間管理 紫生菜生長期間需肥水量較大,因此在栽培過程中需要加強肥水運籌管理。定植及時澆足緩苗水;秧苗活棵后5~7d追施少量速效氮肥,以后視情況每隔5~7d澆1次水;定植15~20d后可結合澆水每hm追施復合肥225~300kg/hm2。
3.2.5 病蟲害防治 南通地區(qū)紫生菜栽培過程中的主要病害有菌核病、軟腐病和霜霉病,蟲害較少。防治菌核病,可使用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菌核凈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防治軟腐病,可用加瑞農(nóng)可濕性粉劑、可殺得粉劑噴霧防治;防治霜霉病,宜使用早霜靈可濕性粉劑、雷多米爾等進行噴霧防治。注意采收前15d應停止噴藥,以控制農(nóng)藥殘留。
3.3 紫花菜
3.3.1 品種選擇 目前市面上紫色花菜品種較少,進口種子價格昂貴,建設使用上海碧綠依種業(yè)有限公司選育的依紫千紅。
3.3.2 播種育苗 紫花菜在7月底至8月上旬采用穴盤育苗,由于南通地區(qū)夏秋季節(jié)高溫多雨,育苗設施應配備遮陽網(wǎng)、薄膜等遮陽防雨設施。育苗穴盤使用128孔穴盤為宜,基質可使用西蘭花專用育苗基質,也可按草炭∶蛭石∶珍珠巖=6∶2∶2(體積比)的比例自制,如有條件的生產(chǎn)者,建議使用精量播種機播種,以節(jié)省生產(chǎn)成本;人工播種時,嚴格按每穴1粒用量播種,播種完成后覆蓋0.3厚的基質,且澆少量水后置于育苗大棚內,及時覆蓋遮陽網(wǎng);當50%以上種子出苗后減少遮陽網(wǎng)覆蓋時間以利培育壯苗。紫花菜秧苗具3葉1心時可移栽。
3.3.3 適時定植 紫生菜收獲后及時耙碎土壤,并且施足基肥,基肥用量為每hm2施優(yōu)質商品有機肥15t+硼肥150kg,基肥施入后深耕細耙做畦,畦寬2m、畦高20cm左右。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移栽,移栽行距60cm左右、株距30~40cm,移栽完成后及時澆足活棵水。
3.3.4 田間管理 合理的肥水運籌是紫花菜實現(xiàn)優(yōu)質高產(chǎn)的關鍵,水肥管理應遵循前后促、中間控的原則。生長前期應追肥2~3次,每次每hm2施入尿素150~225kg,也可結合澆水施腐熟糞水15t;紫色菜生長后期(花球形成期)需施重肥,一般每hm2施復合肥450kg,并添加適量硼肥。紫色菜生長期間應時行2~3次中耕培土。由于紫花菜需水量較多,尤其在花球形成期應及時澆水,做倒田間土壤濕潤,同時注意在雨季應及時排水,以免引起爛根。
3.3.5 病蟲害防治 紫花菜常見病害有軟腐病、黑斑病和霜霉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菜蛾等。防治軟腐病,可用可殺得可濕性粉劑、農(nóng)用鏈霉素等進行葉面噴灑并結合灌根;防治黑斑病,可用代森鋅可濕性粉劑、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等藥劑噴霧防治;防治霜霉病,可采用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或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防治蚜蟲可用吡蟲啉等藥劑;防治菜青蟲、菜蛾可用抑太保或銳勁特等藥劑。應注意交替輪換使用不同藥劑進行防治。
3.3.6 適時采收 根據(jù)市場需求適時采收紫花菜。當紫花菜的花球長至直徑15~20cm、苞蕾未開放形態(tài)完整、主花球緊實且呈深紫色時為采收適期,可分期分批采收,采收時使用刀片將花球并帶4~5片葉從主莖切開。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