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蕊
摘 要:《霧都孤兒》是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故事主要發(fā)生在19世紀的倫敦,小說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種種問題,小說中的人物都極具代表性,尤其是南希,更是被當今學者認為是小說中具有現(xiàn)實主義特征和教育意義的人物。本文主要對《霧都孤兒》中的南希形象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霧都孤兒》;南希;人物形象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9--01
《霧都孤兒》對于當時的倫敦社會進行了真實的還原,讀通過小說中就能夠了解當時繁華都市生活的背后,而狄更斯在小說中充分地批判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在諷刺和揭露當時社會的同時還表現(xiàn)出了自身的崇高道德意圖和希望社會改革的理想追求。雖然小說中的社會環(huán)境非常殘酷,但是善良的美德卻得以保留下來并取得了勝利,奧利弗雖然經歷了種種磨難,但是卻并沒有成為小偷,甚至在其他人的幫助下取得了勝利。而小說中的南希更是整部作品極為突出的角色,她和小偷、盜匪們生活了數(shù)十年,但是卻沒有失去善良的美德,為了能夠幫助奧利弗恢復身份,甚至愿意犧牲自己的生命。
一、南希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心地善良
南希雖然身處盜賊團伙中數(shù)十年,但是內心的善良卻并沒有失去,而奧利弗的出現(xiàn)就是喚醒她良知的重要開關。南希的出身非常不幸,但是卻懷著自己的不幸不要發(fā)生,并且不要再別人身上發(fā)生的信念,即使是一名弱女子,但是個性卻非常的剛強,為了正義和愛情,甚至能夠跟邪惡作斗爭。當奧利弗備受盜賊團伙的折磨時,她甚至能夠勇敢地奪下賽克斯受眾的棍子,并宣言誰要是再欺負奧利弗就和誰拼命,并且非常后悔幫助自己的團伙將奧利弗帶回來??匆妸W利弗和自己有著同樣的遭遇,她不僅恨團伙里的人,甚至恨自己扒手的身份,但是卻因為力量過于弱小而無法抗爭,善良的南希承受著想要擺脫而又無能為力的矛盾痛苦。
(二)機智勇敢
為了使奧利弗擺脫折磨,南希最終決定將他救出去,這時的南希將自己的聰明機智完全地展現(xiàn)了出來。當遇見強大的對手時,蠻干是絕對步行的,因此只能夠智取,于是南希在費金和賽克斯密謀怎樣對付奧利弗時,南希假裝喝醉了在一旁偷聽他們的秘密,并且尋找機會將消息傳遞出去,其機智和膽識甚至連老奸巨猾的費金都不是對手,南希甚至將賽克斯灌醉,然后將秘密告訴了羅斯小姐,并依靠她的力量將奧利弗解救了出來。南希為了能夠在盜賊團伙中生存下去,在面對周圍各式各樣的人時就必須學會隨機應變,為了能夠不徹底地跟他們同流合污,南希就必須學會圓滑地生活,學會和惡勢力周旋,正是從小在這種環(huán)境中生存,使得南希具備了機智勇敢的特征。
(三)敢愛敢恨
小說中的南希將愛情看得無比重要,甚至可以說是一名將未來、名譽和生命都屈居其后的愛情狂。即使她的情人賽克斯并不把她當回事,對她的態(tài)度非常殘暴,然而南希卻依舊愛他,即使是面對巨大的痛苦和折磨,甚至使生命,只要能夠回到賽克斯的身邊就無所畏懼。即使是后來為了能夠救奧利弗她選擇背叛,但是內心卻依舊對于賽克斯抱有一絲僥幸,然而賽克斯卻將那么深愛著的她無情地殺害了,明明可以逃生,但是卻選擇了被深愛的人殺死,這種行為很傻,卻也讓人非常心痛。南希的愛非常卑微,即使生前犯過錯和罪,但是她的孤獨無助和最后的犧牲,都給讀者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也是她的付出最終使得故事有了圓滿的結局。
二、南希悲劇的成因
(一)社會因素
南希這一人物其實并不是狄更斯虛構出來的,而是當時英國社會底層人民的真實寫照,也是狄更斯地一種批判。狄更斯童年時期被父親送去當童工,因為受到了資本主義的壓迫,對于資本主義的黑暗和人性的泯滅非常厭惡,因此便通過南希這一形象表達了出來。南希是一個不幸的女子,小說中并沒有明確地說明南希的身世,但是有一段中卻提及了她對于過去的回憶,她曾對費金說她孩子的時候就在替他偷東西了,從事這種行當已有十二年,并且非常地痛恨這種生活,然而為了生活卻又被迫過著這種恥辱的生活,這也是造成南希最終悲劇的重要原因。
(二)自身因素
從上述的形象分析可以看出,南希對于愛情的追求,使得她并沒有離開賽克斯獨自生活的勇氣,尤其是在面對露絲的時候,更是心生自卑和悲觀,甚至認為貧民窟才是自己的歸宿。另一方面,南希對于愛情忠貞不渝,然而當時大多數(shù)人內心被金錢腐蝕,愛情也并不是真正的愛情,而是更加看重背后的利益,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矛盾。當時的社會并不接納和包容南希的真誠和善良,也是造成南希最終悲劇的重要因素。
三、結論
南希雖然不是小說中的主角,但是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狄更斯在塑造這一人物的時候就給她的形象設置了很多的矛盾和沖突,讀者不僅感動于南希的善良,還透過南??匆娏水敃r資本主義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具有極大的教育意義。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少女,因為認為自身的罪惡無法消除,不能夠清白地生活于社會中,最終只能夠屈服于命運,死于盜賊之手,小說的結局雖然是圓滿的,但是南希的悲劇卻給讀者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參考文獻:
[1]周妍.基于敘事角度談狄更斯的《霧都孤兒》[J].短篇小說,2015(5):45-46.
[2]孟姍姍.淺議《霧都孤兒》的“都市哥特式”[J].短篇小說,2015(11):57-58.
[3]尹軼群.從《霧都孤兒》看狄更斯小說的現(xiàn)實性與童話性[J].作家,2015(2):182-1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