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蘭
1940年春天,抗日戰(zhàn)爭進入了最艱苦的時期,日本鬼子對山東肥城實行了“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肥城四區(qū)的南尚村,在抗日的烽火中成立了肥城西南部的第一個黨支部,這個村還住過八路軍一一五師羅榮桓的部隊,是名副其實的抗日堡壘村。因此,南尚村成了鬼子的眼中釘,鬼子在離這個村不遠的演馬莊,建了個1000多人的大據(jù)點,三番五次到南尚村來掃蕩,搜捕共產(chǎn)黨員和村干部。在敵人的嚴密封鎖下,村里的群眾團結(jié)一致,沒有一個賣國求榮的。所以,村里的黨員干部始終沒有中斷秘密活動,是一個“有敵人無敵區(qū)”的革命根據(jù)地。
為了繼續(xù)鞏固壯大這塊革命根據(jù)地,鼓舞抗日軍民的斗志,中共肥城縣委書記吳立全趁著夜色來到南尚村。吳書記連夜召開村里的黨員干部會議,傳達了肥城縣委關(guān)于開展減租減息、反奸除霸、支援前線的指示。會議剛剛結(jié)束,演馬莊據(jù)點的鬼子傾巢而出,層層包圍了南尚村。據(jù)點的偽軍大隊長鮑三領(lǐng)著日偽軍,叫嚷著“活捉吳立全”,開進村里。鮑三陰險狡詐、心狠手辣,他讓偽軍把群眾都趕到村里收曬糧食的大場院,以便從中指認吳立全。吳書記安排開會的黨員干部各自分散隱蔽后,為了不連累別人,自己和群眾一起向大場院走去。
吳書記是四區(qū)本地人,當(dāng)過教書先生,鮑三和大多數(shù)偽軍都認識他。鮑三不由得哈哈大笑:“吳立全鉆到如來佛的手心里啦,皇軍這百兩黃金的賞錢我拿定了!”
突然,有個走在大街上的偽軍指手劃腳地大叫起來:“他就是吳立全!”聽到喊聲,大街上和附近胡同里的群眾都飛快地向吳書記身邊聚攏。街窄人密,鬼子和偽軍雖然緊緊包圍了這條大街,卻一個也擠不到吳書記跟前。鬼子偽軍沒有辦法,只好堵住大街兩頭,讓群眾一個一個往外走,一邊辨認一邊放人。鮑三更加得意忘形地大聲喊叫:“村子圍得水泄不通,吳立全插上翅膀也飛不出去!”
群眾一個個都被放走了,就是沒有找到吳立全。鬼子偽軍又挨門挨戶地搜查,把個村子像過篩子一樣篩了好幾遍,連吳書記的影子也沒看見。鮑三像個泄了氣的皮球,納悶地說:“吳立全到底是怎么跑掉的,難道共產(chǎn)黨的書記真會飛檐走壁?”鬼子偽軍們只好垂頭喪氣地走了。
這件事過去以后,有人問吳書記:“你在南尚村大街遇險時,真是飛出來的,你會騰云駕霧嗎?”
吳書記風(fēng)趣地說:“對了,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都會飛。不過,群眾是我們的天空,只有在群眾的天空中我們才能自由飛翔。”
原來,那天處在危險中的吳書記,被群眾簇擁著進了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屋里有個地道,吳書記從地道里走了。鬼子偽軍們在村里翻天覆地的時候,我們的吳書記已經(jīng)站在黎明中的東山上看風(fēng)景了。
打那開始,共產(chǎn)黨書記會飛的傳奇故事便流傳開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