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向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各類政策的實施,使得我國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原來有職業(yè)的老年人,退休之后無事可干,會覺得生活極為空虛,在生活中容易產生低落情緒,不利于身體健康。針對這一現狀,政府應采取相應策略,豐富老年人的生活,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生活保障。本文對企業(yè)如何創(chuàng)建離退休職工文化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離退休職工;文化建設;精神需求
我國經濟正處于快速發(fā)展時期,隨之而來的是我國老齡化問題,我國當前社會老年人較多,處于離退休狀態(tài),其文化建設問題也是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在傳統的社會管理理念中,對離退休職工的照顧更加偏向于物質照顧,許多人認為只需要滿足離退休職工的物質需求就可以了,這個想法導致許多職工在退休后出現了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給社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其實,退休職工閑在家里,更需要與人交流,他們的精神需求較高,這給企業(yè)開始離退休員工的文化建設時提出了要求。在退休職工的文化建設工程中,由于老年人行動不便,故主要以社區(qū)為單位,建立社區(qū)文化。社區(qū)文化是指在特定區(qū)域中的居民在長期的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特色,或者是根據多數居民的興趣指向而形成的一種精神風貌。對于離退休職工而言,社區(qū)文化便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可以彌補老年人內心空虛的心理。但是在許多社區(qū)中,社區(qū)文化只是一個擺設,沒有具體的實施政策讓老年人享受到應享受的福利。故領導者在治理社區(qū)過程中要加強社區(qū)文化建設工作,重視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生活中利用法律保護弱勢群體,讓他們具備應有的權力。下面我便針對社區(qū)文化建設中領導者可采取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闡述。
一、創(chuàng)建文化組織
在原有的企業(yè)離退休員工照顧方面,政府的著重點在于對這些退休人員資金方面的補助,如養(yǎng)老保險的補助,社區(qū)的走家入戶等,認為這就可以豐富離退休員工的生活了,但依舊出現退休員工不滿的現象,這其中的原因在于政府未能顧及到精神建設。當然,社區(qū)也會組織離退休員工參加相關的文化活動,但未能考慮到離退休員工文化水平及愛好層次的不同,一刀切的方式導致這些活動的效果不佳。其實,在離退休職工中,大多數是文化程度較高的人員,總體素質較高,但是也有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缺乏集體榮譽感,或者有一些性格孤僻的老年人,在活動過程中喜歡獨立特行。針對這一現象,筆者認為政府可以采取社團的形式創(chuàng)建一個文化組織,在組織中設立團長、團支書、編輯等職位,將社團建設為一個相對自由的小型企業(yè)形式的組織。在社團中,老年人們可以相互交流,自由進行活動,并且社團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一些活動場地與體育設施,如:象棋桌、筆墨紙硯、笛子、二胡、健身體育設施等等。老年人在社團中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在社團中應該遵守社團條例,積極響應社團的組織活動以及不開展損害社團利益的活動。通過創(chuàng)建社團的方式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年人找到可以做的事情,消磨老年人的空閑時間。并且可以將老年人聚集在一起,既方便其交流,也方便政府對老年人的管理工作。但是在創(chuàng)設文化組織時,政府要考慮到老年人的空閑時間、多數人的興趣愛好以及生活水平,根據其實際情況對組織形式進行定位。
例如,對于農村中的離退休職工,由于農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算太高,且其了解的知識點也較少,所擅長的東西以及興趣愛好也偏向于四五十年代的物件。故在創(chuàng)設文化組織時,社團對文化器材的采購可以偏向于書本、寫字、棋類運用等方面的,對于高爾夫這類高檔次較前衛(wèi)的運動明顯不適用于農村的老年人。同時,農村地區(qū)的職工生活經驗較為豐富,知道的事情也較多,社團可以組織“離退休職工學習”的活動,讓離退休的職工向新職工傳授一些工作的技巧和學問,可以使這些離退休員工重新獲得成就感,提高他們的精神文化層次。
二、設計集體活動
離退休員工在退休前有多年的集體生活經驗,他們已經習慣了與他人相處交流,但退休之后,許多人只能每天待在家里,與外人交流的機會較少。同時,離退休職工在離退休之后便會存在一段空虛期,由于突然沒了生活目標,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并且一時半會兒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會產生孤獨、焦慮等負面情緒。而在社區(qū)文化的建設中,消除老年人這種負面情緒的最佳辦法便是舉辦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生活,轉移老年人的生活方向。定期舉辦集體活動還可以促進老年人之間的交流,從而消除其孤獨情緒。在舉辦集體活動時,社團應先對社團成員進行調查分析,分析其興趣愛好,然后再根據數據設置適合老年人的集體活動。并且在設計集體活動時,若是戶外活動,如:爬山,一定要注意老年人的人身安全,盡可能設想各種可能,建立完善的安全體系,并且隨時準備醫(yī)療藥品,防止突發(fā)狀況。對于老年人的身體也要進行調查,對于不適合參加劇烈活動的,如有心臟病的老人,要采取強制措施禁止其參加劇烈運動,以防發(fā)生意外事故。對于老年人來說,安全是最為重要的。例如社團在舉行春游活動時,要制定詳細的行動計劃,對于容易出現的意外事故,如:長期走路出現的低血糖、走路不慎摔跤、誤吃食物等等,對這些情況一一制定詳細的應對方案。
三、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發(fā)展
原有的離退休職工照顧點通常在于關注這些員工的物質生活,許多人認為只需要滿足離退休員工的物質生活就是對其最好的關愛,但忽視了最重要的部分——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下轉第49頁)(上接第20頁)在社區(qū)文化建設過程中,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特別對于空巢老人而言,在家沒有兒女常伴左右,日復一日的孤寂對其心理是極為折磨的,長次以往,老年人很容易就出現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躁等。長期的封閉狀態(tài)也導致老年人與外界的接觸較少,這是我國經常出現老年人被騙的原因。針對心理健康這一方面,政府要以定期進行問卷調查、開展心理知識講座等方式,通過問卷調查分析老年人當今的心理狀況,根據調查結果采取相應的對策。開展知識講座可以讓老年人對心理健康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主要具有為老年人普及知識的作用,讓老年人在生活中懂得如何預防心理疾病。例如政府可以每年進行兩次問卷調查,每個月開設一個小型的知識講座,為了提高老年人參與的積極性,可以適當設立一些活動以及設計一些獎品,吸引老年人積極參加。同時,作為與老年人接觸最為方便的社區(qū),應當每周至少一次登門拜訪這些老年人,安排一定的護工與這些老年人進行溝通交流,及使發(fā)現老年人存在的心理問題并進行治療。
四、結語
在創(chuàng)建離退休職工文化建設時,可以采取創(chuàng)設文化組織的方式,讓離退休職工有秩序、有管理地在社區(qū)中開展活動。也可以在社區(qū)中定期舉辦文化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生活,加強老年人之間的溝通,通過溝通消除其心理寂寞感。除此之外,在社區(qū)文化建設過程中,還應積極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定期舉行針對性培養(yǎng)以及仔細觀察老年人的行為,讓老年人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tài)。在文化建設中,領導者應對空巢老人給予特別關注,為離退休職工建設一個公正、和諧、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姜紅輝.淺議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做好離退休人員工作[J].企業(yè)導報,2014(21):182.
[2]張望山.老有所為才能老有所樂——離退休人員文化建設研究初探[J].企業(yè)文化旬刊,20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