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榆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這句話不知在何時成了湖北人的代名詞。但凡一提湖北人,就會想到“九頭鳥”,而這個“九頭鳥”似乎也還不是什么“好鳥”,因此,湖北人與“九頭鳥”的名聲一塊就帶有貶義了起來。
除了“九頭鳥”的名聲欠佳外,加上之前所講解的順口溜:“奸黃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漢川。三個漢川佬,比不上一個沔陽佬?!币馑际钦f黃陂人奸猾,孝感人狡詐,漢川人既奸猾又狡詐,沔陽(現(xiàn)為仙桃市)人比漢川人還要奸猾狡詐。這當(dāng)然是其他省份的人對上述幾個地方的人的蔑視。但說這話時,不管是黃陂人還是孝感人,也不管是漢川人還是仙桃人,都絕不會把這段順口溜掛在嘴邊并引以為榮的。可是,湖北人自己卻似乎不那么介意別人說自己是“九頭鳥”、稱自己為“湖北佬”。有人會想這不是自己往自己頭上扣屎盆、自己作踐自己嗎?在大力倡導(dǎo)誠信精神的文明社會里,你說你是“九頭鳥”,人家還敢跟你這個“奸詐狡猾的人”打交道嗎?你把你的企業(yè)冠名為“九頭鳥”,人家還敢跟你這個“奸詐狡猾”的企業(yè)做生意嗎?鳳凰臺上的“九頭鳥”雕塑,你是要告訴世人——湖北人是“奸詐狡猾的人”嗎?
其實不然。湖北人之所以能坦然地接受“九頭鳥”這個稱謂,無非是把它看作一個“綽號”而已。就像東北人過去一向被國人稱為“東北虎”,這綽號過于剛猛,多少影響了外商投資的果敢度,后來一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的順口溜唱遍了全國,大概再過上一百年,東北人的綽號就要改為“活雷鋒”了。
一個人有綽號,說明這個人有特點。一代名相劉墉人稱“劉羅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號稱“鐵娘子”;法國是“高盧雄雞”,英國自稱“約翰?!?;什么北京“京油子”,天津“衛(wèi)嘴子”,湖南“騾子”,江西“老表”,上?!鞍⒗保拇ā按ê淖印薄菙?shù)不勝數(shù)。有綽號還可能是件好事——英國小說家狄更斯說過:“凡名人都有綽號?!?/p>
“九頭鳥”一般是用來比喻湖北人的聰明、心計多,但這或許只是一個側(cè)面,若再用“猴相”來說湖北人,可能會更完整一些。說也奇怪,湖北人的某些性格特征竟和東北人非常相像,比如豪爽大方、帶點粗野、樂善好助。這好比孫猴子,狀似處處不饒人,但同時也性直心善。跟湖北人打交道,一如跟東北人,必須有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直爽。湖北人——尤其是武漢人,脾氣也大,容易毛躁。要是湖北佬突然變成“潑猴”一只時,你只要順著他的毛摸,就什么事也沒了。這不南不北不東不西的湖北人也像北方人那樣,非常講究面子和關(guān)系。只要你給足湖北人面子,他便對你好得不得了,甚至不惜為了你的事喪失原則。如果你不尊重他,他便處處跟你過不去,沒事找碴。但一如猴子的品性,你只要再跟他喝上一杯,馬上就盡釋前嫌,所有的不愉快拋之九霄云外。
湖北人是非??粗亍瓣P(guān)系”的,常言道:“在北京誰的官大就聽誰的,在廣東是誰有錢就聽誰的,在湖北常常是誰的關(guān)系好就聽誰的?!彼哉f,和湖北人打交道、做生意,不只是一般人常說的提防“九頭鳥”的權(quán)謀心機,還應(yīng)順著猴毛的方向捋。跟湖北人成為“梗朋友”(鐵桿哥兒們),順著湖北人的脾氣,給足面子,表現(xiàn)出大方、豪爽、仗義的性情。只要給湖北佬這樣的印象,建立友誼關(guān)系后,就容易得到有力的幫助。
武漢人通常也都是能說的主,與北京人的“侃”有得一比。武漢方言說起來生動詼諧,富有幽默感,但這種方言趣味,外地人較難體會。有句順口溜說:“北京人什么話都敢說,上海人什么國都敢出,廣東人什么錢都敢賺,東北人什么架都敢打,武漢人什么娘都敢罵?!蔽錆h人罵人可是出了名的,最常用的一句是“婊子養(yǎng)的”。湖北人脾氣壞,好罵人,形象差。但深究起來,湖北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往往是不打不成交、不打不相識,這其實也是“猴相”的一個特征。對武漢人來說,拐彎抹角地?fù)p人,還不如痛痛快快地罵聲“婊子養(yǎng)的”?;蛟S是“九頭鳥”的聲名在外,許多人一開始就對湖北人懷有戒心,總覺得遲早會被他們騙了。當(dāng)然,做生意謹(jǐn)慎為上,和湖北人打交道,還是需要提防他們“狡黠的機智”,但其實也不用望而卻步,因為別忘了,湖北佬還是屬猴的!
(摘自《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中國電影出版社 圖/高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