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國詩話中的杜甫評論

      2017-11-13 19:47:13孔令環(huán)
      杜甫研究學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杜詩詩話民國

      孔令環(huán)

      民國詩話中的杜甫評論

      孔令環(huán)

      民國詩話中留存著大量關于杜甫及其詩歌的評論,涉及杜甫及其詩歌的方方面面,評論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杜詩注解、??迸c評點、杜詩淵源與影響、杜甫生平考證、杜甫與他人之比較、后人的杜甫評論五類,有的高屋建瓴,有的細致入微,有的陳陳相因,有的新見疊出,呈現(xiàn)出新舊交織、褒貶不一、眾聲喧嘩的批評景象。

      民國詩話 杜詩 評論

      在中國詩歌史上,杜甫是對后世影響最大的詩人,他用生命創(chuàng)作的偉大詩歌穿透了歷史的時空成為不朽的經(jīng)典。對于杜甫及其詩歌的研究歷久不衰,逐漸形成了聲勢浩大的杜詩學。20世紀前五十年是一個風云變幻的時代,隨著清王朝的覆亡,封建社會走向終結,代之而起的是社會動蕩、戰(zhàn)亂頻仍的中華民國。杜甫在民國時期的命運就像民國的政局一樣沉浮不定,不同文化陣營中的人們對于杜甫都力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雖然新文學陣營的杜詩研究逐漸占據(jù)了主流地位,但是舊文學陣營中的人物并沒有緘口不言,而是仍然通過各種渠道發(fā)表著自己的看法。唯有平等觀照新舊兩派的杜詩評論,方能更為客觀地再現(xiàn)近、現(xiàn)代杜詩學的完整面貌。詩話作為中國傳統(tǒng)詩歌批評的重要載體,是舊文學陣營進行杜詩評論的一個重要陣地,民國詩話中留存著大量關于杜甫及其詩歌的方方面面的評論,是近、現(xiàn)代杜詩學中的重要一維,理應納入杜詩學研究范疇。由于目前學術界對此關注較少,希望能借拙文引起學界同仁對這一課題的關注。

      一、詩話的界定及民國詩話概況

      關于詩話,歷來有許多不同的解釋,宋人許顗在其 《彥周詩話》 中說:“詩話者,辨句法,備古今,紀盛德,錄異事,正訛誤也?!鼻迦藚乾L說:“詩話者,以局外身作局內(nèi)說者也,故其立論平而取義精。”陳柱在 《偷閑廬詩話·序》中說:“詩話昉于 《詩品》, 然與 《詩品》 異。《詩品》在評鑒得失,溯考源流;而詩話則旁搜故實,體兼說部。故一曰 ‘品’ 而一曰 ‘話’。循名責實,二者各有其主旨所在,惟話則亦有時及于品耳。大抵采摭群華,取證己見,匯萃眾說,并資談助而已,固不必定如 《詩品》之整飭而謹嚴也?!辈替?zhèn)楚認為詩話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第一,必須是關于詩的專論,而不是個別的論詩條目,甚至連古人書記跋序中的有關論詩的單篇零札,也不能算作詩話。第二,必須屬于一條一條內(nèi)容互不相關的論詩條目連綴而成的創(chuàng)作體制,富有彈性,而不是自成一體的單篇詩論。第三,必須是詩之 ‘話’ 與 ‘論’ 的有機結合,是詩本事與詩論的統(tǒng)一?!惫P者認為,前三人是從內(nèi)容和作者兩個角度為詩話下定義,都點出了詩話的一些基本特征,卻還不夠全面,蔡鎮(zhèn)楚先生的定義更為全面,因而本篇即以此為標準進行論述。

      從總量上看,民國詩話雖然不及清詩話那么繁盛,卻也頗為可觀。張寅彭 《新訂清人詩學書目》附有1912—1949年一百六十六種舊體詩詩學著作書目;據(jù)傅宇斌 《晚清民國報刊所見詩話書錄》所列書目統(tǒng)計,民國詩話有479種,以詩話命名者有222篇;彭繼媛在 《試論民國舊體詩話的入世情懷》中說:“據(jù)筆者的收輯,粗略估計目前自1912至1949年三十七年間散見于各報刊雜志的民國報刊詩話高達四百余種?!庇捎?《晚清民國報刊所見詩話書錄》將詩選、詩體、詩學、論詩絕句、筆記、隨筆等一并收錄,而且沒有見到彭繼媛列出的民國詩話書目,再考慮到還有一些詩話尚未被發(fā)現(xiàn),民國詩話的總數(shù)還很難確定,根據(jù)以上資料,保守估計至少在300種以上。

      從作者構成來看,民國詩話的作者大致屬于文化保守主義陣營,對中國古典文化有比較濃重的心理依戀,對新文學大多持否定或懷疑態(tài)度。從傳播路徑看,大多發(fā)表在各類文藝刊物上,《學衡》《同聲月刊》《學生文藝叢刊》《民權素》《小說叢報》等刊物發(fā)表詩話數(shù)量較多。因為時代的變遷,在新舊文化激烈碰撞交流的文化背景下,雖然民國詩話作者出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固守,而相對于同時期新派詩學研究來看顯得比較滯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卻也顯示出新舊交織的特點,其中不少詩學觀點恰可作為新詩學的對照與補充。

      二、民國詩話評杜內(nèi)容

      由于民國詩話關注的重點是清代、民國舊體詩人及其詩作,因此對于杜甫的關注程度遠不及由宋至清的時段。從詩話中涉及杜甫及其詩歌的多寡來看,陳衍的 《石遺室詩話》、錢振锽的《謫星說詩》《名山詩話》、袁嘉榖的 《臥雪詩話》、邵祖平的 《無盡藏齋詩話》等詩話評論杜甫稍多。與以往詩話中的杜甫評論相類似,民國詩話中的杜甫評論范圍也相當廣泛,為行文方便,本文將民國詩話中的杜甫評論大致分為杜詩注解、??迸c評點、杜詩淵源與影響、杜甫生平考證、杜甫與他人之比較、后人的杜甫評論五類進行論述 (從具體條目看,同一條目內(nèi)經(jīng)常會含有兩種及兩種以上的內(nèi)容,為了敘述便利,姑且以其最突出的特點進行歸類)。

      (一)杜詩注解、校勘與評點

      關于杜詩的注解,自宋以來就是杜詩學中的重點,宋代曾有 “千家注杜”之說,雖然具體數(shù)目并沒有那么多,但卻也反映了古代人們對于注杜一事的熱忱。清代仇兆鰲的 《杜詩詳注》更是集大成之作。民國詩話中的杜詩注解,相比較而言,數(shù)量并不多,有的對以往的漏注進行補充,有的對前人的注釋提出不同的見解,還有一些只是對前人注釋的簡單重復。如:

      陳衍 《石遺室詩話》:“少陵 《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至》詩,言唐負經(jīng)濟才,九載相逢,仍舊未遇,豈甘槁餓老死?設其此舉一虛,勢必干謁鎮(zhèn)帥,謀以他途進身。 ‘胡星’六句,所以著驕將悍師之夥,末 ‘念子善師事,歲寒守舊柯’二句,祝其遇合。如其不然,不可改操?!贝v詩意,注意前后照應,解釋得細致妥貼。

      沈其光 《瓶粟齋詩話》:“子美 《清明》 詩:‘著處繁華矜是日?!?‘著處’猶云到處,蓋當時方言也,子美屢用之。如云: ‘賤子何人記,迷方著處家’‘末成游碧落,著處覓丹梯’,而浦氏解為 ‘然著’ 之 ‘著’,以為狀櫻桃之紅,誤矣。唐人以方言入詩甚多,如 ‘遮莫’‘格是’‘能箇’‘劣能’‘赤憎’ 等語皆是。又此詩下云:‘渡頭翠柳艷明眉,爭道朱蹄驕嚙膝?!髅肌f柳,‘嚙膝’ 說馬,各有關合。而注家以為‘柳眉’喻游女也,然則 ‘嚙膝’ 何喻乎?余謂起首 ‘長沙千人萬人出’已包括士女在內(nèi),二句只狀當時景物耳?!睆奶拼窖缘慕嵌柔?“著處”,對于 “明眉”“嚙膝”二詞的解釋注意上下文的關系,從具體語境中尋求解釋,比較合理。

      錢振锽 《名山詩話》:“少陵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竊以蘭苕高拔,正未可輕,世以盆景視之,誤矣?!短藉居钣洝罚很嫦獌砂叮嗌J葦,故名??梢?《爾雅》 陵苕正以別于水苕。景純 《游仙》: ‘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妰?nèi)兩言陵苕,可知蘭苕之苕即陵苕,而蘭亦決非澤蘭矣?!贝颂帉⑻m、苕作為兩種植物, 認為 “苕” 為 “陵苕”,“蘭” 非“澤蘭”,似乎搜求過深。

      也有對杜詩異文進行校勘的,如:

      趙元禮 《藏齋詩話》:“杜少陵 《石壕吏》起四句云:‘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墻走,老婦出門看?!?施愚山 《蠖齋詩話》 謂‘看’ 字乃 ‘首’ 字之誤,此解未經(jīng)人道?!?/p>

      由云龍 《定庵詩話》:“杜詩 ‘犬迎曾宿客’,唐顧陶本作 ‘犬憎閑宿客’。又 《對月》 詩 ‘斫卻月中桂’, 陶本作‘折盡月中桂’。 均不可從。”

      沈其光 《瓶粟齋詩話》:“杜詩:‘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芧栗未全貧。’ 此正用 《徐無鬼》篇 ‘先生居山林,食芧栗’ 故實?!^栗’,小栗也,而刻本多作 ‘芋’,應改正?!?/p>

      這一時期詩話中的杜詩注解、??睙o論從數(shù)量還是質量上都無法與前人相比,這是因為前人已經(jīng)做了大量工作,如果沒有新出土文獻提供新的資料,且延續(xù)前人研究思路的話,在這兩方面已經(jīng)沒有太多余地了。

      民國詩話中對于杜詩的評點從數(shù)量上看,占總體比重相當大,評點的范圍包括杜詩思想內(nèi)涵、藝術形式、題材、詩題等。

      1.思想內(nèi)涵

      杜詩的思想內(nèi)涵曾經(jīng)是傳統(tǒng)杜詩學關注的重點,其主流觀點主要是忠君愛國、仁人愛物,而民國詩話則很少關注,論及者并不多,有的重復前人的觀點,也有提出質疑的。

      沈其光 《瓶粟齋詩話》:“即就唐而言,詩人如子美之歌行、香山之樂府,無不以其悱惻之意達其忠愛之誠?!鄙圩嫫?《無盡藏齋詩話》:“東坡以杜詩 ‘舜舉十六相,身尊道更高’、‘秦時用商鞅,法令如牛毛’,自是稷契輩人口中語。余謂更如 《北征》 內(nèi) ‘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豈非代天地造化說話?《大雨》內(nèi) ‘四鄰有耒耜,何必吾家操’,豈非古大臣之語耶?”代表了民國詩話作者最普遍的看法,與傳統(tǒng)杜詩學主流觀點基本一致。

      王逸塘 《今傳是樓詩話》: “老杜每逢宴集,往往贊人食味,如 ‘且食雙魚美,誰看異味重’之類,不一而足。又 ‘華筵直一金’。酸窮可憐,法當?shù)秘??!薄疤K渙以盜始,以盜終。老杜稱為靜者,寄詩望其致主堯舜,屢贊不已。世稱杜為詩史,顧如是耶?!眲t與上述觀點不同,對杜甫的思想人格評價甚低。

      2.藝術形式

      關于杜詩的藝術形式的評點是民國詩話中杜詩評論的熱點,似乎也與新文學看重文學作品的審美特質遙相呼應。其內(nèi)容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關于杜詩字法、句法、章法的評論,如:

      關于字法,南村認為杜詩有 “句眼”,如“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震雷翻幕燕,驟雨落河魚”中的 “寂寂”、“欣欣”、“蕭蕭”、“滾滾”、“震”、“驟” 等字詞, 就是句中之 “眼”,并認為 “詩之好惡,只爭一字二字之間,”強調(diào)用字的重要性。

      關于句法,沈其光認為杜甫 “往往喜用五入聲字為句”,“又喜用 ‘一’ 字”,認為 “此皆他人集中無之?!笨偨Y杜詩用字與眾不同的規(guī)律。 又如“少陵下‘青’、 ‘紅’、 ‘碧’、 ‘綠’等字,往往用重筆。如 ‘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紅入桃花嫩,青隨柳色新’、‘紅稠屋角花,碧萎墻隅草’?!贝颂幍?“重筆” 應該是色調(diào)的濃重,的確是杜詩運用色彩詞的一個特點。

      關于章法,邵祖平 《無盡藏齋詩話》認為杜詩 “各篇起結必爭,皆有奇采”,起句 “捉筆直寫,奇橫無匹”, 結句除 《北征》《洗兵馬》《憶昔》等 “足握全篇之奇” 外,“他篇悉用一種開拓法,而常喜用一 ‘何’ 字”,其好處是“后路寬宏”,對杜詩的起句、結句進行歸納,對于結句的特點,用 “開拓法”三字,并著意強調(diào)其超越 “宋之問之 ‘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司空圖之 ‘味外味’、姜夔之 ‘有余不盡’”之處,意在說明杜詩結尾不僅是韻味上的余音不盡,而且留有待讀者通過想象去深思、去補充的空白,很有見地。

      也有對杜甫的字法、句法、章法進行指摘的。 如:

      錢振锽多次指出杜詩句子的支離、笨拙。如:“‘白摧朽骨’ 二句,人以為杜老奇句。夫詠畫松之奇,只合道其生動,不聞以死朽為奇也。此詩系杜集最佳詩,結句尤老勁。此二句實屬贅筆可惜。‘已用拂拭光凌亂’ 句,亦可省去?!薄耙远艦樘觳?,實所不喻。如杜 《詠月》‘兔應疑鶴發(fā),蟾亦戀貂裘?!祟悳Z,亦天才耶?”

      他如袁嘉榖 《臥雪詩話》:“杜詩疵句、拙句,如用 ‘致遠宜恐泥’,蘇子瞻曾議之。汪師韓歷舉數(shù)十聯(lián),亦非盡刻然,僅議其字句耳。幼讀其 《搗衣》五律云:‘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況經(jīng)長別心。寧辭搗衣倦,一寄塞垣深。用盡閨中力,君聽空外音?!u之云: ‘此詩有并頭之病。’今味其詩,專以神味勝,固不能以后人詩法繩之。但八句之中六句皆用兩虛字,實不足法?!奔日f前人對杜甫的疵句、拙句早已察覺,又委婉地舉例說明有的杜詩不足法,顯而易見他對杜甫句法缺點的不滿。

      杜甫各種詩體兼長,民國詩話中對杜甫各種詩體的特點也有不少論述。

      丁儀 《詩學淵源》認為杜甫的七律是律詩的變體:“子美七言律之有拗體,其猶變風、變雅乎!唐律之由盛而中,極是盛衰之介?!鄙蚱涔庹J為杜甫律詩的秘訣在于 “流動變化”:“如‘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等聯(lián)是也。若笨伯為之,便多笑柄?!?/p>

      邵祖平 《無盡藏齋詩話》論杜甫七言歌行的拙厚:“如 《驄馬行》 之 ‘卿家舊賜公取之,天廄真龍此其亞’,以他人至此,已可換韻,而必曰 ‘晝洗須騰涇渭深,朝趨可刷幽并夜?!秩?《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之 ‘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上訴天應泣’,亦酣肆極矣,而必益曰 ‘野亭春還雜花遠,漁翁暝踏孤舟立?!辈⒖偨Y其七言歌行換韻的特點:“老杜七言歌行換韻者,于換韻緊前一聯(lián),慣用對語以厚其勢?!?/p>

      關于絕句,南村 《攄懷齋詩話》認為杜甫的絕句屬于 “中絕”,即截取律詩中間兩聯(lián)為絕句,且 “六朝人已有先例”由云龍 《定庵詩話》也認為杜甫、王安石的絕句 “詩中本有此格”,但是并不出彩:“然工穩(wěn)則有之,殊索索無生動氣矣?!?/p>

      袁嘉榖 《臥雪詩話》認為絕句不是杜甫所長,與傳統(tǒng)主流杜詩學觀點一致:“杜陵七絕云:‘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梅熟喜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又:‘不是愛花即肯死,只恐花盡老相催。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葉商量細細開?!┲{子搏兔,亦用全力,而爪牙則不靈矣。朱老、阮生,蓋同時人,一何粗野,容易、商量,亦非詩料。他詩曰:‘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鬟B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酷類此調(diào),然均不如‘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之自然矣。‘堂西長筍’,不失好句。要之,七絕非杜所長耳。‘只恐’ 疑 ‘只愁’ 之訛?!?/p>

      錢振锽對于杜甫的七律、排律、五古評價極低,究其原因,是認為杜甫作詩刻意經(jīng)營,有明顯的雕琢痕跡,顯得笨拙粗硬,缺乏自然風姿。如:“《秋興》八首,俗人奉為山斗。鍾譚則屏之,隨園亦以為不佳。諸公皆謂杜老長處不在此,余謂杜老長處未必不在是。粗硬多疵,是杜詩本色。鍾譚與袁既以 《秋興》為不佳,然此外杜老七言,未必皆過于 《秋興》 也?!薄疤埔詠砼怕墒际ⅲ爬祥L排亦多笨滯?!薄岸盼迓蓜倨呗桑呗删篃o佳者。”“李五古,音調(diào)高古渾成;杜五古音調(diào)繁促,不得作詩之法,其格遂下??傊~句有自然、勉強之分而已?!边@種論調(diào)和新派文人有相同之處,胡適極力貶斥杜甫的律詩,也是認為律詩不自然,不是詩歌進化的方向,其目的是為白話詩張目,錢振锽的出發(fā)點雖然與新派文人不同,但也是為詩歌尋求出路,對于杜甫律詩的貶低,也是為了解決當時詩歌的弊端,清代宋詩派勢力強大,往往刻意模仿,過于雕琢,失去了天真自然的風趣,溯其源頭自然在杜甫身上,錢振锽的這些評論屬有感而發(fā)。

      關于聲韻,詩話作者關注較多,丁儀對于杜甫拗體詩的平仄十分關注,對不少杜詩進行了逐字逐句地分析,且總結出一些原則,如:“浣花流水水西頭, 主人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塵事, 更有愁。 無數(shù)蜻蜒齊上下,一雙鸂鵣對沉浮。東行萬里堪乘興,須向山陰上小舟?!?/p>

      俞陛云 《吟邊小識》認為杜甫的押重韻有所本:“集中押重韻者,凡數(shù)十處,但非創(chuàng)意為之,亦有所本。曹子建詩,押 ‘木難’,又押 ‘獨難’。謝靈運詩,押 ‘多人’,又押 ‘故人’。 他若陸士衡之押 ‘音’字、押 ‘陰’ 字,阮嗣宗之押 ‘歸’字,江文通之押 ‘門’ 字,王仲宣之押‘人’字,押重韻者,不勝枚舉。唐時韓退之、白樂天詩,亦有重韻,大抵意到重押,不獨 《飲中八仙歌》也?!?/p>

      袁嘉榖仔細分析杜甫的用韻特點,有的并押,有的不混用:“杜子美 《悲陳陶》 以 ‘至’字與 ‘子、水’ 并押,顧亭林 《音學五書》 謂‘古韻不分四聲,皆可通押’,是也?!薄叭缋隙胖庙?,支、之、脂三部,并不混用,段氏《六書音韻表》詳載之?!?/p>

      “詩史”說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南村的評論很有新意:“愚意史之意義,要不當專指諷刺褒貶,凡足以備一代故實,抉擇嚴謹者,皆史也。《說文》 曰: ‘史,記事者也?!?若僅就一句二句、一首二首以為言, 則 《垂老》、 《無家》、《石壕》、 《潼關》、 《兵車》、 《哀江頭》 等作,將無皆徒摭塵實之詞哉?大抵少陵生平,系心家國,遇世滄桑,所發(fā)多感時紀事之言,用有一代詩史之目,亦如和曼氏之稱詩史耳。儒生穿鑿,亦何足據(jù)。”這里的 “和曼氏”指的是荷馬,將杜甫的詩史之稱與 《荷馬史詩》相比較,可以看出當時西學的影響。

      對于杜詩的藝術特征的關注,是這一時期的重點。

      陳衍的評論由于有深切的創(chuàng)作體驗,因而能非常細致入微地點出杜詩的藝術特征。如: “奇莫奇于 ‘千巖無人萬壑靜,十步回頭五步坐’;妙莫妙于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吾友于’;快莫快于 ‘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柚來。江流大自在,安坐興悠哉’;壯莫壯于 ‘豫章翻風白日動,鯨魚跋浪滄溟開’;橫莫橫于 ‘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及其細膩風光也,則一蝴蝶,而云 ‘娟娟戲蝶過閑?!?、‘穿花蛺蝶深深見’矣;一蜻蜓,而云 ‘點水蜻蜓款款飛’、‘無數(shù)蜻蜓飛上下’ 矣;一鷗也,而云 ‘片片輕鷗下急湍’、‘但見群鷗日日來’、‘相親相近水中鷗’矣;一螢火也,而云 ‘暗飛螢自照’、‘巫山秋夜螢火飛,疏簾巧入坐人衣’矣,所謂體物瀏亮也,世徒賞其 ‘孤雁不飲啄’、‘促織甚微細’ 而已?!敝赋龆旁娋哂衅妗⒚?、快、壯、橫等不同風格和善于寫景、體物的特點。

      3.題材

      杜甫詩歌的題材極為廣泛,政治、社會、詠物、山水、行旅、贈友、應制等等,無所不有,民國詩話中有不少對杜甫各種題材詩歌的評論,但觀點都比較陳腐,與古代杜詩學觀點基本一致。

      關于詠物詩,作者多指出其言外之意,如俞陛云 《吟邊小識》:“杜工部集中,屢詠馬及鷹?!对侎R》 云: ‘吾聞良驥老始成?!?又云: ‘一洗萬古凡馬空?!?《詠鷹》 云: ‘為君除狡兔?!?又云:‘驅出六合梟鸞分?!?又云:‘何當擊凡鳥?!钟旭R與鷹屬對者,如: ‘老驥倦知道,蒼鷹饑易馴。’ ‘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老馬倦驤首,饑鷹愁易馴?!盘阒囿K,捩翅服蒼鷹?!w其致遠壯心,未甘伏櫪,嫉惡剛腸,尤思排擊也?!蓖跻萏?《今傳是樓詩話》:“工部詠 《返照》云:‘楚王宮北正黃昏,白帝城西過雨痕。返照入江翻石壁,歸云擁樹失山村。衰年病肺惟高枕,絕塞愁時早閉門。不可久留豺虎亂,南方實有未招魂。’ 如此大篇,驚心動魄,安可以詠物目之!又 《野人送朱櫻》一首,《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一首,亦系杰作。”

      關于題畫詩,如由云龍 《定庵詩話續(xù)編》:“題畫之作,老杜 《戲題畫山水歌》《觀嚴公廳岷山沲江圖》等作,二十余首,極盡能事,蓋詠畫山水,與詠真山水有間也?!敝赋龆鸥吹搅怂囆g與真實的差別,并能很好地傳達出來,可謂卓見。

      4.詩題

      關于詩題,陳衍所說甚詳,認為 “康樂制題極見用意。然康樂后,無踰老杜者,柳州不過三數(shù)題而已。”杜甫的很多詩題 “皆隨意結構,與唐人尋常詩題迥不相同者。宋人則往往效之。”并指出題與序的不同:“杜詩除 《課伐木》、《園官送菜》、《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同元使君舂陵行》、《八哀詩》諸篇題下并有小序外,有長題多至數(shù)十字而非序者。大概古體用序,近體絕不用序。杜亭說杜,謂 《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紀異》一首,是逸去元題,草堂本遂以小序為題;別本有此題者,乃是后人增耳。五律中《天寶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壘土為山》云云,亦是小序之文?!?/p>

      (二)杜詩淵源與影響

      圖2結果顯示咖啡堿組發(fā)酵液的pH值隨著發(fā)酵時間的增加持續(xù)下降,發(fā)酵前 6~7 d,咖啡堿組與未加咖啡堿組變化趨勢表現(xiàn)出高度一致,當發(fā)酵進入第7 d,咖啡堿組pH值下降的幅度逐漸增大直至第9 d趨于穩(wěn)定,這可能是咖啡堿刺激菌體生長加速菌體代謝出有機酸,同時延緩了菌體自溶,進而導致延緩了發(fā)酵液pH值上升??偟脕碚f,咖啡堿組菌體生物量增加并不明顯,這可能與咖啡堿的穩(wěn)定性質而不易被菌體所利用有關。

      1.杜詩淵源

      關于杜詩淵源,民國詩話作者對杜甫受《詩經(jīng)》以來的詩歌影響的狀況都有所評論。由于前人在此問題上已經(jīng)下了大量功夫,成果卓著,因而這一時期的評論新見不多,如:

      陳衍認為杜甫學古人能夠變化: “學古人總要能變化。曹孟德 《苦寒行》中云:‘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少陵 《石龕》 詩云:‘熊羆哮我東,虎豹號我西。我后鬼長嘯,我前狨又啼?!w變本加厲言之,而用之篇首,與曹公用之篇中者尤見突兀?!端畷伞吩?‘大江動我前’又用此種句法?!恫萏谩?詩之 ‘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鄰舍喜我歸,酤酒攜胡盧。大官知我來,遣騎問所須。城郭知我來,賓客隘村墟’,則用 《木蘭辭》 而小變換之?!?/p>

      南村 《攄懷齋詩話》:“老杜 《同谷七歌》,弟妹之下,插入 ‘四山多風’、‘南有龍’ 二首,未復收到本身上,章法全祖靈均?!?/p>

      由云龍 《定庵詩話》:“王仲宣 《公讌詩》:‘見眷良不翅,守分豈能違。’ 李善注: ‘言上見恩遇,不翅過于本望。’杜子美詩 ‘方駕曹劉不翅過’,即本王詩?!?/p>

      2.杜詩影響

      民國詩話的作者一般也是詩人,創(chuàng)作詩話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總結詩歌經(jīng)驗,以便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秀的詩歌,因此有很強地現(xiàn)實針對性。詩話作者常用杜皮、杜骨、杜法、杜味、杜韻來表達學杜的高下優(yōu)劣,而以得杜味、杜骨為上。

      陳衍的評論堪稱此類評論的代表,自唐至民國無不涉及,且注意區(qū)別諸人學杜的不同,分析細致入微。

      陳衍認為蘇軾學杜甫七古:“東坡七言古,中間全用對句排奡到底,本於老杜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他如 《洗兵馬》、《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則全對句而有轉韻,東坡卻少學。后山七律,結聯(lián)多用澀語對收,則學杜而得其皮者。”王安石學杜詩句法:“王荊公 《思王逢原》云 ‘廬山南墮當書案,湓水東來入酒卮’,非從 ‘沲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 來乎?‘青山捫虱坐,黃鳥挾書眠’,非從‘鉤簾宿鷺起,丸藥流鶯囀’ 來乎?但‘廬山’一聯(lián),視 ‘沲水’ 一聯(lián)無不及;‘鉤簾’ 一聯(lián),何等自然,‘青山’二語,則所謂是底言矣?!睏罹S楨、王士禛學杜甫絕句:“鐵崖道人 《竹枝詞》《漫興》各絕句,專學杜者。漁洋 《冶春詞》 專學鐵崖,余酷喜之,以為漁洋集中無出此數(shù)首及懷人絕句右者?!彼蜗鎸W杜甫寫景:“芷灣刻意學杜寫景言情幽秀一路,所刻詩只見 《豐湖漫草》《續(xù)草》 二卷、《不易居齋》 一卷,近體居八九,語多不猶人,《湖居后十首》短古最工。世僅傳其 《伯牙琴臺》七古一首,非其至也?!?/p>

      陳衍對于同時代人學杜的狀況也十分關注,認為林紓學杜的 “鋪張排比”俞明震的度隴后的七言古詩 “得杜法”,后來又進一步,“得杜味”。

      邵祖平歷數(shù)了李商隱、黃庭堅、元好問、陳師道等人學杜的是非功過,尤不滿于近人學杜:“古今詩人學杜甫者多矣,而卓然可自成一家者,李義山、黃山谷、元遺山三人而已。李學杜得其雅,黃學杜得其變,元學杜得其全,皆若似杜而非杜,非杜而似杜,既不甘為古人臣仆,亦不忘其初祖,此真善學杜甫者也。他如張籍之古淡,姚合之清雅,賈島之僻澀,嗛嗛之德,不足有也。宋人后山、簡齋與山谷并學杜,號為三宗,實則后山學杜失之晦,簡齋學杜失之隘,蓋非山谷比。陸放翁受詩法于曾茶山,曾茶山亦學杜者也,茶山詩局宇不暢,短于才氣,至放翁則聲勢壯奕,才思爛漫,不僅青藍寒冰,突過乃師,且遙于浣花異代相視如兩雄矣。陸放翁雖貌不為杜,然視彼硁硁學杜者,固不可同日語矣,豈非豪杰之士哉。學杜者得其雄渾固難,得其簡麗亦不易;得其拙厚固難,得其新秀亦不易。而世俗之學杜者,往往于其悲天憫人、憂嘆內(nèi)熱者求之,而不知杜老逸情野趣,深自媚悅者固有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開口而笑、詩寫喜情者,應亦不過少,眾人獨奈何于其憂愁悲涕之處以求之乎。又杜老雖窮苦不遇,然落筆中書堂 《獻三大禮賦》,聲名上動人主,登床叱嚴武 ‘挺之乃有此兒’,睨傲見容疆寄,其高而不切、自比稷契之處,寧草野賤夫所敢望乎。讀 《奉先詠懷》諸詩,蒼莽郁結,想見其為人,及其濡筆作 《游何將軍山林》 與 《重過何氏》 十五首,又復赤舄幾幾,雍容閑豫,退食自公,紆徐委蛇,其一種名貴氣,非盛時人物不辦。而近世學杜如吳陋軒者,則寒窘偪仄,滿紙酸鼻,蓋不僅有草野氣也,豈境遇為之耶?抑胸襟之不同耶?則學杜之事,固難言矣?!?/p>

      此外,如林庚白對白居易、李商隱、王安石、陸游等詩人學杜的評論,黃節(jié)對黃庭堅、王安石、陳師道等詩人學杜的評論,沈其光對元好問學杜的評論,都能抓住這些詩人學杜最突出的特征進行分析,各有新見。

      對于學杜基本持否定態(tài)度的有錢振锽,認為學杜是 “可羞”之事,在傳統(tǒng)詩話作者中可謂異數(shù),卻與新派文人反對模擬古人的論調(diào)相一致。

      錢振锽 《謫星說詩》:“王介甫嘗為蔡天啓言:‘學詩未可遽學老杜,當先學義山。未有不能為義山而能為老杜者?!~夢得謂 ‘學老杜只義山一人?!隙拧⒘x山各有面目,何得混而同之。而介甫語尤為庸下,學杜已可羞矣,而有所謂 ‘未可遽學’ 者乎!”

      關于學杜失敗的事例,在民國詩話中處處可見。評論多集中在清末民初以及明代前后七子。如陳衍 《石遺室詩話》:“今人作詩,知甚囂塵上之不可娛獨坐,‘百年’、 ‘萬里’、 ‘天地’、‘江山’之空廓取厭矣。于是有一派焉,以如不欲戰(zhàn)之形,作言愁始愁之態(tài),凡 ‘坐覺’、‘微聞’、 ‘稍從’、 ‘暫覺’、 ‘稍喜’、 ‘聊從’、 ‘政須’、 ‘漸覺’、 ‘微抱’、 ‘潛從’、 ‘終憐’、 ‘猶及’、 ‘行看’、 ‘盡恐’、 ‘全非’ 等字, 在在而是,若舍此無可著筆者。”

      趙熙 《藏齋詩話》:“少陵詩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林傳甲仿之曰:‘龍江秋色來天地,燕塞浮云變古今。’太落窠臼,無此作法。少陵詩 ‘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升平’,林翰仿之曰:‘獨使書生憂水旱,幾聞官府念饑寒。’說破索然??芍簧茖W古人,便有此等流弊。”

      (三)杜甫生平考證

      民國詩話中關于杜甫生平考證的評論不多,論述比較精當?shù)挠嘘愌軐τ诙鸥ψ淠曜涞氐目甲C和姚大榮對杜甫去世后兒子宗武行蹤的考證和對隴西公其人的考證。

      陳衍駁斥錢謙益的杜甫死于耒陽之說,認為杜甫絕筆是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呈湖南親友》,并按時間先后列舉大量杜詩為證,從《發(fā)秦州》的寫作時間開始推算,得出 “杜公之卒必在大歷六年,而扁舟下荊楚間,竟以寓卒。旅殯岳陽,享年五十九”的結論,雖然在推斷時間上與現(xiàn)在學術界基本達成一致的見解 (即卒于大歷五年冬)不一致,但是其以杜詩證杜生平的方法是很有可取之處的。

      姚大榮從 《文苑英華》中任華 《送杜正字暫赴江陵拜覲叔父序》入手考證杜甫兒子宗武生平,并對任華及大力幫助宗武的隴西公身世進行考證,認為任華 “系子美執(zhí)友”,宗武 “授官之時,又似去子美之卒不遠。”由任華的 《送祖評事序》推測隴西公 “或即桂州刺史”,并從杜甫 《送李校書》 一詩及 《宗室世系表》《石表先友記》《國史補》等文獻中進一步推測,認為隴西公是李舟。雖非定論,但其按圖索驥、勇于求索的學術精神是可取的,而且也為我們研究杜甫后人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四)杜甫與他人之比較

      民國詩話中關于杜甫與他人的比較,內(nèi)容包括自 《詩經(jīng)》到近代的大量詩人,還有逸出詩歌之外的諸如與 《史記》的比較,李白與杜甫的比較更是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

      邵祖平將杜詩與司馬遷的 《史記》相比較,指出二者類似的特點:“杜詩絕似 《史記》,讀者當具一副眼目對觀之?!侗闭鳌贰ⅰ斗钕取分T詩似項羽、高祖諸本紀, 《八哀》、《諸將》 諸詩似蕭曹諸世家、淮陰黥布諸列傳,《洗兵馬》似封禪文,《樂游園歌》、《簡薛華醉歌》 似 《秋風辭》,《麗人行》、 《哀江頭》 諸詩似 《外戚世家》,馬、鷹、 《義鶻》 諸詩似 《刺客列傳》 及《游俠列傳》,墮馬贈友諸俳體詩似 《滑稽列傳》,《去矣行》、《水上遣懷》 諸詩似 《太史公自序》。其他尚多相類,不能強為比合。且老杜之好奇,尤與史公相似。故如詩中所見,雕鶚黿鼉也,驊騮騄駬也,騕褭乘黃也,蒼兕角鷹也,騏驥鳳麟也,死樹鬼妾也,悲風窮陰也,蕭瑟颯爽也,時危慘澹也,莫不喜用之以遂其好奇,亦如史公好述白晝殺人、刎首謝客、悲歌慷慨、箕距罵坐諸事。此雖僅就其纖小處推言,然杜公一生之好奇,固無所而不遇之也?!睂τ诙鸥?“好奇”性格的揭示發(fā)前人之未發(fā),指出了杜甫和司馬遷超逸于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一面,可謂創(chuàng)見。

      劉衍文將杜甫與王維、李白作比較,認為三者皆有陽剛之氣,但又各有特點:“盛唐之詩,韻厚而深,聲宏而壯。詩圣少陵,詩佛摩詰,詩仙太白,固足覘儒、釋、道三家之跡;而少陵沉郁,時多放語,或流于粗;摩詰清雅,神韻悠長,而律未細;太白飄逸,俊逸清新,或流于率。然大體而論,皆陽剛之氣也。”認為范成大和杜甫都善于以大說小:“放眼宇宙而以大說小者,無過于杜少陵與范石湖。杜之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廣州》詩云:‘斧鉞下青冥,樓船過洞庭。北風隨爽氣,南斗避文星。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王孫丈人行,垂老見飄零?!抖旁婄R銓》卷十九云:‘日月之長,但如籠鳥,乾坤之大,止作浮萍。二句即自述垂老飄零之狀?!o河間則以粗獷視之,實哀而壯,沉郁之至也。范之 《信筆》 云:‘天地同浮水上萍,羲娥迭耀案頭螢。山中名器兩芒屩,花下友朋雙玉瓶。童子昔曾夸了了,主翁今但諾惺惺。舊田贏得無多事, 輸與諸公汗簡青。’首聯(lián)自天體以觀,固如是也,而南宋人有此設想,殊見奇特?!?/p>

      蔣抱玄將杜甫與陶淵明相比較,認為陶淵明是詩界圣人,杜甫為詩界豪客:“余以為陶淵明,詩界之圣人也。其善詩也,雖以消遣萬慮,而實有潔身全節(jié)之至意寓乎其中,故雖放浪而不覺其慢。至于杜工部,詩界之豪客也。其善詩也,即云消遣萬慮,終不過嘲世笑人,澆胸中之塊壘。故詩中多激烈語,多憤懣語,多矜高語。以品格論,淵明究是詩中之完人,工部則終嫌放野。所謂學大醇而獲小疵者也。”雖然有些貶低杜甫,但指出杜甫性格中 “放野”的一面,且不以 “圣人”“完人” 指稱杜甫,更為符合杜甫的實際情況,顛覆了傳統(tǒng)杜詩學占主流地位的“詩圣”觀,對于摒棄杜甫 “圣人” 定位,重塑杜甫詩人形象,具有啟發(fā)性意義。

      此外,太牟將杜甫與李白、王維比較,錢振锽將杜甫與陸游比較,袁嘉榖將杜甫的詩句與李商隱、竇叔向、李承古、韋端等人的詩句比較,有的從整體出發(fā),有的僅比較字句,時有新見。

      (五)后人的杜甫評論

      民國詩話中有大量關于后人論杜的條目,有對廣為人知的杜詩評論的反駁,有對自己友人杜詩評論的認同,也有對鮮為人知的杜詩評論的介紹。不少精辟的見解借這些詩話得以留存下來,而這也正是詩話作者的目的。

      陳衍對此的評論較多,且持論公正。如認為錢謙益注杜成就甚高,不宜厚非: “錢牧齋之箋杜,雖訾之者謂非君子之言,然已十得七八,何可厚非?李義山、陳后山詩,有非注斷斷不知其好處者,得注乃嘆其真善學杜?!闭J為嚴羽論李杜差別非常精辟:“嚴滄浪云:‘少陵詩法如孫吳,太白詩法如李廣?!鉃榈弥O吳有實在工夫,李廣則全靠天分,不可恃也?!?/p>

      他還著意發(fā)布其他人對杜甫的精彩評論,如:“先伯兄木庵先生 (陳書,字伯初,晚號木庵。作者按。) 善說杜詩,不下百十則。嘗謂‘莫厭傷多酒入唇’ 之 ‘傷’ 即 《孟子》‘傷廉’‘傷惠’ 之 ‘傷’; ‘傷’ 字乃對得上句 ‘欲盡’之 ‘欲’ 字。向來含混讀過,不求甚解矣。 ‘意匠慘淡經(jīng)營中’,王阮亭改作 ‘經(jīng)營成’,論者以為點金成鐵。然須知少陵無一字無來歷, ‘經(jīng)營中’三字實本古樂府 ‘小立經(jīng)營中’句?!哑奕罕I非今日,天下車書共一家’,‘寡妻’如何與 ‘群盜’ 并舉?蓋即 ‘喜心翻倒極,嗚咽欲沾巾’意,不覺其口號之語無倫次也。然亦從 《大雅》‘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翻出來,至愛者寡妻,至惡者群盜,舉其兩極端言之耳?!?/p>

      劉衍文不滿羅大經(jīng)將杜甫 《絕句》 (遲日江山麗)的詩意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的深求,認為“如此說詩,恐少陵命筆之際,尚未嘗措意及之也?!边@種從杜甫詩歌字里行間求取微言大義的做法是傳統(tǒng)杜詩學中很具代表性的,其過度闡釋的最終結果就是將杜甫推向圣人的寶座,劉衍文的觀點與新派文人的杜詩觀更為接近,有助于撥開迷霧,接近杜詩原意。

      這一類的,還有錢振锽論朱竹垞對杜律的見解,沈其光論王士禛評杜甫 《李潮八分小篆歌》與韓愈 《石鼓歌》之優(yōu)劣等,不一一摘錄。

      此外,尚有對杜詩學佚書的評論與發(fā)布,如沈其光對于明代范濂 《杜律選注》一書,既介紹了該書的內(nèi)容,指出這部書的價值,又列舉他人對該書的評價,并抄錄其自序,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三、代表性詩話舉隅

      在相對關注杜甫較多的詩話中,陳衍的《石遺室詩話》和錢振锽的 《謫星說詩》可以作為代表性的詩話。

      陳衍論杜,純粹從古典詩學的角度入手,然畢竟是行家里手,有著深厚的古典文學根基和豐富的創(chuàng)作體驗,并且長期精研杜詩,所謂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逼渌鲈u論準確、精當,對于杜詩的整體風格、杜甫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杜詩對后世詩人的影響等方面的論述都立論公允,言簡意賅,時有卓見。由于前面已經(jīng)舉過不少例子,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錢振锽可以算是貶杜派的代表人物,他不僅對杜詩藝術技巧上的缺點痛貶不已,而且還著意指出后人論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他的很多觀點與新文學陣營 “重估一切價值”的學術思路相一致。

      對于 “杜詩集大成”“無一字無來歷” 說,錢振锽都不以為然:“人以少陵詩為集大成,此真污蔑少陵詩。夫人中之集大成者,圣人也;詩中之集大成者,不過襲眾人之余唾耳。曾是少陵而出此!”“山谷云:‘杜詩、韓文,無一字無來歷?!?欺人哉!陸放翁云:‘今人解杜詩,但尋出處,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v使字字尋得出處,去少陵之意益遠矣。蓋后人元不知杜詩所以妙絕古今者在何處,但以一字亦有出處為工。如 《西昆酬唱集》,何嘗一字無出處,便以追配少陵,可乎?且今人作詩,亦未嘗無出處。渠自不知,若為之箋注,亦字字有出處,但不妨其為惡詩耳?!硕巫h論最通。陸機謂 ‘怵他人之我先’,退之謂 ‘惟古于詞必己出’,李習之謂 ‘創(chuàng)意造言,多不相師’,寧有以來歷為奇者。寫現(xiàn)在之人情,記當前之物象,便是來歷。何必求之于古書而后為來歷哉?宋王楙引杜句與古略同者,以實其來歷之說,又謬也。詩家無心相類,亦自有;就使出自有心,正是杜老不貴處,何足法耶?”對于杜甫的語言結構,錢振锽認為杜甫詩句有很多支離、笨拙、不成語處,對于杜甫用俗語,認為 “杜老不善于說俗話,故說俗話處轉見笨滯?!睂τ诙鸥Φ穆稍?,基本持否定態(tài)度,對于七律、排律、五古,評價甚低。

      追究錢振锽有意貶杜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段話中找到端倪:

      升庵譏杜某某句不若 《詩經(jīng)》之含蓄,亦是迂談,未可與議杜也,不可與余并論。

      余之議杜,議其支離,不是非其忠君愛國。王元美云:“老杜不成語者多?!?敬美云:“杜有拙句、累句?!?夫拙句、 累句、不成語,乃余之非杜者也。忠君憂國,非余之非杜者也。宋人大半學杜詩,多破壞不完,豈非杜老遺孽耶?

      不云詩要有關系,不足以尊杜抑李。然《尚書》 云:“詩言志”, 孔子曰 “辭達”。志字、達字,所包甚廣,豈必篇篇以 “關系”為哉!

      錢振锽不認同楊慎因杜甫詩句不若 《詩經(jīng)》含蓄而貶低杜甫,又說自己并不非議杜甫的忠君愛國,卻又不同意將杜甫的心系朝廷家國作為評判李杜高低優(yōu)劣的依據(jù),其貶杜集中于杜詩形式方面的因素,諸如字法、句法、詩體等,由此可以看出,錢振锽雖然肯定杜甫的忠君愛國的思想,但是并不將此作為評判杜詩的標準,也并不將 “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tǒng)作為評判標準,而是以審美標準來評價杜詩,明顯受到新文學陣營對 “文學”概念的認識,雖然有矯枉過正之處,但將杜甫拉下圣壇,用平等的角度去看待杜甫,也許是走近杜甫最直接、最正確的路徑。

      四、結語

      縱觀民國詩話中的杜甫評論,具有前所未有的獨特性,有的高屋建瓴,有的細致入微,有的陳陳相因,有的新見疊出,呈現(xiàn)出新舊交織、褒貶不一、眾聲喧嘩的批評景象。

      不容否認,由于批評方法的滯后,詩話中有大量評論僅僅是對以往杜詩學成果的簡單重復,顯得陳陳相因,并無新見,諸如楊香池 《偷閑廬詩話》:“詩至高渾,誠屬不易。如杜甫之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靡涯捴巳丝凇!碧?《澹園詩話》:“少陵為詩人宗匠,從 ‘精熟 《文選》 理’ 中來,此脫化也?!钡缺缺冉允?,不勝枚舉,都是用熟爛套語來說杜詩的。

      但是,也應該看到,有的詩話作者開始接納西方文化,對杜詩進行重新發(fā)現(xiàn)與闡釋。如楊香池認為 “杜甫之 ‘秦城樓閣煙花里’,‘煙花’喻繁華也”,是 “合于今之新文學家所謂象征派者”,雖然并不恰當,但說明詩話作者對西方文藝理論開始有所關注。他還在詩話中提到新文學家將杜甫稱為社會詩人,也可看出他對新文學陣營觀點的關注與吸納。劉衍文 《雕蟲詩話》中說:“抒情之倒裝,杜陵七古,如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戲為雙松圖歌》 等已有絕妙表達。”也是此類大膽的嘗試。新、舊文化的交織碰撞,造成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面對同一話題而有不同見解的現(xiàn)象。如關于杜甫的 “詩史說”“集大成說”“無一字無來歷”“李杜優(yōu)劣論”等持久不衰的話題,都有各自不同的見解。這些不同的聲音,與新文學陣營的杜詩研究一道,構成民國杜詩學前所未有的眾聲喧嘩的景觀,值得我們?nèi)ヌ接?、反思?/p>

      注釋:

      ①許顗:《彥周詩話》,何文煥輯:《歷代詩話》(上冊),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378頁。

      ②吳琇:《龍性堂詩話·序》,郭紹虞:《清詩話續(xù)編》(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931頁。

      ③????????①???張寅彭:《民國詩話叢編》(第三冊),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673頁、第559頁、第533頁、第533頁、第101頁、第565頁、第123頁、第444頁、第657頁、第557頁、第 704頁、第705頁、第706頁。

      ④蔡鎮(zhèn)楚:《中國詩話史》,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第7頁。

      ⑤參看張寅彭:《新訂清人詩學書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204頁。

      ⑥參看傅宇斌:《晚清民國報刊所見詩話書錄》, 《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2014年第二期,第327頁-347頁。

      ⑦彭繼媛:《試論民國舊體詩話的入世情懷》, 《江蘇社會科學》2014年第5期,第161頁。

      ⑧????②③④⑤⑥⑨????張寅彭:《民國詩話叢編》 (第一冊),第323頁、第33-34頁、第89頁、第321頁、第322頁、第261頁、第322-323頁、第54頁、第82頁、第201-202頁、第112頁、第320頁、第46頁、第140頁、第167頁。

      ⑨???????????張寅彭:《民國詩話叢編》(第五冊),第507頁、第590頁、第503頁、第223頁、第504頁、第511頁、第542-543頁、第224頁、第232頁、第235頁、第287頁、第212頁。

      ⑩???????????⑧⑩??????張寅彭:《民國詩話叢編》(第二冊),第634頁、第281頁、第613頁、第606頁、第313頁、第359頁、第593頁、第589頁、第593頁、第602頁、第388頁、第333頁、第577頁、第242-243頁、第595頁、第578頁、第586頁、第605頁、第605頁、第601-602頁。????????⑦???王培軍、莊際虹:《校輯近代詩話九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03頁、第202-203頁、第203頁、第180-181頁、第525頁、第227-228頁、第228頁、第508-509頁、第229頁、第75-76頁、第76-77頁、第195-196頁。

      ????張寅彭:《民國詩話叢編》(第六冊),第417-418頁、第460頁、第431頁、第475頁。

      責任編輯 陳寧

      作者:孔令環(huán),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博士生,200433。

      猜你喜歡
      杜詩詩話民國
      夜讀(一)
      中學生報(2022年5期)2022-04-29 20:00:37
      閑吟居詩話(五則)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9:00:04
      詩話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9:00:02
      他們?yōu)楹味紣勖駠?
      電影(2018年10期)2018-10-26 01:55:26
      篆刻杜詩記
      藝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新詩話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5:08
      民國人愛刷朋友圈
      百家講壇(2016年6期)2016-09-28 08:10:15
      清初杜詩研究二題——錢謙益《解悶》詩箋與仇兆鰲“四句分截”說
      長江學術(2016年4期)2016-03-11 15:11:29
      民國書家與民國書風
      傳記文學(2014年8期)2014-03-11 20:16:56
      午社“四聲之爭”與民國詞體觀的再認識
      沈阳市| 北宁市| 泰来县| 天长市| 绥棱县| 洛南县| 晋城| 梁山县| 汽车| 长兴县| 米林县| 淮北市| 玉门市| 岳池县| 宁河县| 金乡县| 合山市| 安乡县| 大冶市| 巩义市| 广宗县| 睢宁县| 林州市| 即墨市| 九龙坡区| 拉萨市| 嘉荫县| 仙居县| 宁都县| 福鼎市| 当涂县| 新蔡县| 宣化县| 滦南县| 芷江| 安塞县| 遵义市| 道孚县| 济源市| 内江市|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