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爽
榮姑娘是給太后老佛爺敬煙的丫頭。這是宮女里邊的高等差事,走到哪兒人都得高看一眼。就說榮姑娘腳底下穿的這雙鞋,前前后后繡著五只大蝙蝠,鞋頭的這一只,頭頂一個“壽”字,有名兒的叫作“五福捧壽”。這雙鞋,只有老佛爺眼前得意的丫頭才能穿。
不過話說回來,敬煙這份差事,也不是一般的難當(dāng)。
老佛爺吸的是水煙。水煙這東西,也是外洋來的,大概是明末清初那會兒傳進(jìn)來的。煙氣通過裝在水煙袋里的水,咕嚕咕嚕一響,據(jù)說可以過濾掉一部分有害的東西。這一說有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還待討論,不過我們在老照片、博物館里會看到各色各樣的黃銅的、銀的水煙筒,可見吸水煙這事兒,在當(dāng)時多么流行。
榮姑娘受過前任敬煙宮女(她叫“姑姑”)的嚴(yán)格訓(xùn)練,點火的動作熟練而輕巧,從來沒出過差錯。她常年隨身帶著個小包,放著兩樣?xùn)|西——火石和蒲絨?;鹗纸徐菔?,是專門打火用的。蒲絨,即菖蒲的果實“蒲棒”干透了以后變成的一堆絨狀的東西,容易燃燒,可以用于引火。小包的外邊鑲著一塊半月形、鐮刀狀的鋼片,也就是“火鐮”。點煙的時候,從包里取出火石,在火鐮上輕輕一擦,趁著產(chǎn)生的火星,把蒲絨給點著,把蒲絨摁在搓好的“紙媒”上,紙媒就著了,再去給水煙袋點火。
榮姑娘在宮里當(dāng)差的時間是19世紀(jì)90年代,沒進(jìn)宮之前,她在家伺候自己的阿瑪(父親)吸水煙,用的是“洋取燈兒”,又叫“洋火”“自來火”。這玩意兒比火鐮、火石、蒲絨這“三件套”方便得多。它就是一根小棒兒,上面一個紅紅的頭兒,往火柴匣子上那塊引火藥上一擦,就點著了。其實在那時候,“洋火”,也就是火柴,在中國已經(jīng)不算是稀罕物了。“洋火”在19世紀(jì)60年代開始進(jìn)入中國,到這時,在很多地方已經(jīng)取代了傳統(tǒng)“三件套”的取火方式。就說1891年,李鴻章曾經(jīng)給總理衙門寫了一封信,里邊提到洋火的進(jìn)口量連年增長很大,已經(jīng)成為我國白銀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些以前以制作傳統(tǒng)的“三件套”為生的行業(yè),也因為“自來火”的普及而迅速消亡。這也是人之常情,有這么方便又好攜帶的自來火,誰還用火石火鐮呢?除了在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說,宮里。
宮里邊用東西,永遠(yuǎn)是安全第一,萬一在老佛爺面前“走了火”,那可真是殺頭的罪。所以,像榮姑娘這樣的敬煙宮女,都得從小接受使用“三件套”的傳統(tǒng)訓(xùn)練,而不敢用“洋火”。直到榮姑娘訓(xùn)練出下一任敬煙的丫頭、她自己離開宮廷,敬煙的規(guī)矩仍然是外甥打燈籠——照舅(照舊)。估摸著,老佛爺直到幾年后鳳駕西歸,也沒能跟“洋火”照上面兒。
(摘自《深圳商報》 圖/游飛揚(y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