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道/李瑜 楊慶儀(實習(xí)生)
白火石汆湯
天生萬物,萬物皆有靈。地養(yǎng)萬物,萬物皆可用。就比方說石頭,往大了說可助女媧補天,往小了說能鋪路、能砌墻、能筑壩,還能吃。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對五色石的功效有記載:青石脂性平、味酸、養(yǎng)肝,久服可以補腦髓,益氣、耐饑、延年益壽;白石脂性平、味甘、養(yǎng)肺,久服厚腸補骨髓,療五臟、安心、不饑、輕身延年;黃石脂性平、味苦、養(yǎng)脾,久服安定五臟,健身延年;赤石脂性溫、味辛、養(yǎng)心,久服明目,益精、養(yǎng)顏美容、益智;黑石脂性平、味咸、養(yǎng)腎,久服強(qiáng)陰,耐饑、延年。可見,五色石的功效各有不同。今天要說是這白石脂。
▽極具儀式感的烹制過程引來圍觀
△①烹制前,白火石需要在火爐內(nèi)燒至30-40分鐘②加入高湯③投入燒紅的白火石
在安康漢陰縣,當(dāng)?shù)厝朔Q白石脂為白火石。相傳唐時漢陰縣大戶沈氏,其族中一幼子因患肺熱咳嗽不止,長輩遍尋名醫(yī),久治不愈。這日,一個行腳郎中途經(jīng)此地,為孩子開了一劑湯藥,并特別叮囑,一定要用當(dāng)?shù)亟械陌谆鹗鏊幰?。孩子喝了郎中開的藥,病癥消除。自此,當(dāng)?shù)厝朔布抑杏蟹螣?、上火的病人,均以白火石為引,熬制湯藥。后來沈氏家族中有人試著用白火石煲湯做藥膳,同時根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中“五行五色”的原理對“白火石汆湯”的配方加以改良,“白火石汆湯”由此在當(dāng)?shù)刈兊眉矣鲬魰浴?/p>
“白火石汆湯”的制作過程極具儀式感。選擇流動河流中潔凈、色白、圓潤的白火石,清洗干凈后投入火爐內(nèi)燒至30-40分鐘。選肥瘦相間的新鮮豬肉剁成餡,加入姜末、蔥花、蛋清和調(diào)味品,攪勻后反復(fù)摔打至彈性十足。將制作好的肉餡沿著砂鍋內(nèi)壁薄薄貼上一圈,再依次放入豆腐、木耳、粉條、小白菜、枸杞,蒙上白紗布,兌入山泉水或是提前熬制好的滋補高湯,接下來重要的烹飪道具白火石就要登場了。將燒至通紅的白火石從火爐內(nèi)夾出投入湯中,湯水瞬間沸騰翻滾,白霧蒸騰,令人稱奇。白火石破碎后將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釋放至湯中,加蓋3-5分鐘后即可食用。滋補骨湯融合肉香與蔬菜的清香,湯色清亮、鮮美無比,豬肉鍋鮮香、羊肉鍋溫補、魚肉鍋鮮美。民間還有“上火就喝白火石汆湯,沁脾肺、消牙痛、清火祛熱保健康?!钡恼f法。
△瞬間沸騰
?青、白、黃、赤、黑,五色石的功效各不相同,選來制湯的是白石脂
利用加熱后的石頭烹制食物的方法可追溯至舊石器時期,因此,白火石汆湯可謂“石烹”界的活化石。白火石汆湯于2011年榮獲“陜西名菜”稱號,2014年獲得國家專利,2015年,白火石汆湯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圖片拍攝地:永興坊漢陰白火石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