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娟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2.115
[摘要] 目的 觀察不同護理方式對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程度,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該院特需綜合科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采取人性化護理方式,選取糖尿病專科診室糖尿病患者50例作為對照組,采取普通護理方式,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的滿意程度和對治療的依從性程度。結果 經(jīng)護理后,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2.0%,對照組為84.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護理期間的滿意程度和依從性也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性化護理方式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不僅能改善治療效果,而且能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值得臨床應用加以推廣。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治療依從性;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6(b)-0115-02
在我國近幾年來糖尿病是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后又一個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伴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而且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現(xiàn)快速上升的趨勢[1]。目前主要的糖尿病治療手段為藥物治療和對不良的生活習慣行為進行控制。藥物治療主要為胰島素治療,雖然有效,但治療后往往糖尿病患者容易發(fā)生病情反復,這主要和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所以患者能否在治療時和治療后聽取醫(yī)護人員的建議,是治療糖尿病患者保持病情穩(wěn)定的關鍵因素。該文對該院特需綜合科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圃\室5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的不同護理方式進行臨床分析,意在研究不同護理方式對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程度,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特需綜合科50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專科診室50例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經(jīng)臨床檢查空腹血糖(FPG) ≥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BG)≥11.1 mmol/L,糖化血紅蛋白( HbA1c) ≥6.5%,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入選患者認知意識正常,能夠遵從醫(yī)囑配合完成治療方案。排除標準:其他類型糖尿病病例,伴有嚴重的糖尿病并發(fā)癥需要緊急治療的病例者,伴有嚴重的心功能不全、肝、腎疾病或功能障礙者,近期服用對血糖有影響藥物或其他治療性藥物者[2]。經(jīng)篩選最終收集病例100例。入選患者均充分了解該次研究的相關內容,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該次研究經(jīng)過該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為特需綜合科5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患者年齡39~62歲,平均年齡(51.6±5.2)歲,病程2~18年,平均病程(6.1±1.2)年;對照組為糖尿病??圃\室5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齡37~61歲,平均年齡(49.7±5.7)歲,病程2~18年,平均病程(5.4±1.6)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描述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相同降壓降糖和相同的藥物治療。對照組入院后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式,主要包括:給予患者運動、飲食等方面的管理建議;對患者的用藥進行指導;觀察組入院后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人性化護理的方式,主要為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剛入院時就進行糖尿病宣傳;對患者在治療時進行心理輔導;針對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飲食和運動方案。
1.3 觀察項目
比較兩組患者經(jīng)護理后,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和對治療效果的影響以及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進行比較分析。
1.4 療效標準
將經(jīng)護理后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優(yōu)、良、差3個級別,其中優(yōu)表示:有效,患者的血糖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且波動程度不大,經(jīng)檢查具體為空腹血糖(FPG)≤7.5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BG)≤8.5 mmol/L或者空腹血糖與入院時相比指標下降30%以上;良表示:一般,患者的血糖指標沒有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但整體是穩(wěn)定的下降趨勢,且波動程度不大,經(jīng)檢查具體為空腹血糖(FPG)≤8.5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BG)≤10.5 mmol/L或者空腹血糖與入院時相比指標下降10%~30%;差表示:無效,患者的血糖指標沒有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甚至有上升趨勢,且波動程度較大,經(jīng)檢查具體為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無變化甚至增加或者空腹血糖與入院時相比指標下降<10%[3]。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根據(jù)該院定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由患者進行打分評價,滿分100分,大于等于80分的為滿意,60~80分的為一般,60分以下的為不滿意。治療依從性分為兩個級別:①好,表示患者能按照醫(yī)護人對飲食和運動的要求進行嚴格控制,并能按時服藥和治療;②差,表示患者不能按照醫(yī)護人對飲食和運動的要求進行嚴格控制,并且不能按時服藥和治療。
1.5 統(tǒng)計方法
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取95%可信區(qū)間,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經(jīng)護理后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0%, 對照組為84.0%,總有效率為治療程度評級為優(yōu)和良的總人數(shù)比上每組患者的總人數(shù),進行百分率統(tǒng)計,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endprint
2.2 兩組患者經(jīng)護理后對護理滿意程度和治療依從性比較
兩組患者經(jīng)不同護理后,患者在對護理的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上,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其中護理滿意度為滿意人數(shù)比上每組總人數(shù),進行百分率統(tǒng)計,治療依從度為治療依從性為治療依從性好的患者人數(shù)比上每組總人數(shù),進行百分率統(tǒng)計,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在臨床上容易發(fā)生反復現(xiàn)象,并且該病癥在國際還沒有徹底治愈的手段,所以有些病人在病情稍有好轉時,又由于自身控制能力有限,在飲食和運動等方面沒有及時控制,使得病癥反復發(fā)作,進一步加重了病情。
治療依從性主要是指患者能按照醫(yī)護人員提出的治療方案和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進行嚴格的配合治療,也就是說要與醫(yī)囑保持一致性的行為,反之則稱為非依從性[4]。根據(jù)糖尿病的臨床特點該院在特需綜合科主要采取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①入院時就進行糖尿病宣傳,及時讓患者對糖尿病進行全面了解,知曉目前沒有徹底治愈的方法,使患者有所心理準備;②對患者在治療時進行心理輔導,在治療期間要求醫(yī)護人員多與患者和患者家屬進行溝通,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緩解其心理障礙,使其能正確面對疾病,并提高治療的積極性;③針對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飲食和運動方案,運動開始時間為用餐后 h后鍛煉,鍛煉時間根據(jù)患者不能身體條件,一般為30~60 min,并在患者運動前后記錄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飲食要限制患者每天攝入的熱量和食鹽量,根據(jù)不同患者給出具體指標[5]。該文就針對人性化護理方式對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分析,觀察組在治療效果、患者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上均高于對照組,證明人性化護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并且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增加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方式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不僅能改善治療效果,而且能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陳燕. 多樣性護理方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療效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8):25-26.
[2] 周華. 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對其治療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研究[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7, 27(3).
[3] 趙淑紅. 人性化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6,22(17):2721-2725.
[4] 常秀萍. 不同護理方式對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的比較[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0, 17(10):84.
[5] 孫惠玲. 綜合護理干預對不同年齡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影響分析[J]. 內科, 2016, 11(3):497-498.
(收稿日期:2017-05-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