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州笑
圖/龍軒靜
舞姿若蝶,裙裾盈香
文/六州笑
圖/龍軒靜
朝霞像漸漸洇紅的脂粉,高飛的檐角挑起第一縷晨光,未央宮聳峙于長安高處,俯瞰漢宮的聚散情殤。宮人們次第呈上盥洗的器具,退下的小宮娥們悄悄議論著,飛燕娘娘真是艷壓群芳—
“娘娘的踽步舞姿無人能及,豈是他人能夠學去的!”
“雖學舞不及,但娘娘的留仙裙裳卻教眾妾婢爭相效仿呢?!毙m娥剪下了花圃里沾著露水的薔薇,迎著朝霞回望昭儀宮,那里住著纖瘦柔美的飛燕娘娘。娘娘凌風而舞,步態(tài)從容,那是教人一輩子也忘不了的尊貴風儀。
最讓人難忘的,就是前幾日飛燕娘娘臨風而舞時,身著的留仙裙。
那日皇帝大擺筵席,在太液池行千人舟,號稱合宮之舟。千山暮云低,宮廊縈紆縵回,水榭次第掌燈,飛燕娘娘著一襲云英紫裙伴侍君側,歌舞《歸風》《送遠》之曲,侍郎馮無方吹笙而和。玉笙音調悠揚,她翩然若蝶,折腰應兩袖,頓足轉雙巾,蘭花指輕柔掐起,滿園芬芳、九天明月,盡淪為一場紛繁而浩大的陪襯。
她的美叫人忘了言語。腰肢纖細,盈盈不堪一握,發(fā)髻環(huán)墮,平添萬種風情。她輕盈可作掌上舞,足尖點于玉盤,兩袖灌入長風,披帛與裙擺飛揚于天地。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亦難比擬她靈氣的舞姿,亦難貼切描繪那一雙嬌俏出塵的眉眼。
笙歌至高潮,檐下宮鈴唱響了風的足跡。夜幕漸深,眾星隱去,酒酣之時風起云涌。趙飛燕含笑舞袖:“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寧忘懷乎?”她的飄然之姿恍若九天玄女,仙風卓然,似乎下一刻便要隨風而去。她向上飛揚的大幅巾帛掠過了屋檐,眾人大驚失色,皇帝生怕她被風吹走,讓馮無方牢牢攥住趙飛燕的裙擺。
大風平息,眾人長舒一口氣,卻見趙飛燕的云英紫裙上多了許多抓拽的縐痕。“他日宮姝幸者,或襞裙為縐號‘留仙裙’?!碑斎漳锬镆晃璩蔀閭髌妫怪T賓客難以忘懷,那帶著褶皺的裙擺,亦成為宮廷女眷口中新奇的潮流談資。
一舞動長安,亦留下了美麗的裙擺。有聰慧的女子將長裙做了進一步修改,帶有褶皺的留仙裙進入漢家女子的視線,有皺紋的裙裳更能凸顯纖細的腰肢、流暢的曲線。
張炎在《疏影》中說:“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漫皺,留仙裙褶?!睗h朝綿延數(shù)百年,留仙裙始終是女子們最鐘愛的款式,那舉手投足間的一顰一笑,隨著裙擺起伏,隨著皺紋勾勒,沉淀,在王朝興衰的投影中映刻千古。
至于飛燕,居昭陽宮,享盡人間繁華?;实鬯篮?,她被廢自殺,一代美人香消玉殞,也不過盛衰榮辱的常事。但有多少女子的青蔥歲月,曾在那留仙裙裾上飄忽不定,如云輕,如水深,又如漢宮明月慢慢消了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