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方恩
小伙夫的大智慧
◎ 李方恩
秦朝末年,武臣占領(lǐng)邯鄲之后,在張耳、陳余的勸說之下,于公元前209年自稱趙王。
武臣稱王之后,派出自己的將領(lǐng)鞏固根據(jù)地,卻遇到了和陳勝一樣的難題:一名叫韓廣的將領(lǐng)在燕地自稱為燕王。
武臣大怒,親自率兵到燕趙交界的地方。張耳、陳余了解情況以后,打算勸武臣先回去。可是武臣?xì)饷孕母[,發(fā)誓不把韓廣抓住絕不回師。
一天,武臣突發(fā)奇想,想要親自去探查一下敵方的虛實,于是換上一身平民的衣服,只帶了幾個隨從,偷偷前往敵軍陣地。結(jié)果可想而知,這位冒失的趙王很快就成了燕國的俘虜。
張耳、陳余知道此事后,馬上選派能言善辯的人前去游說,說只要燕國能釋放武臣,趙國必以重金回報。可是趙國的說客去一個死一個,燕國還放出話來,想要回趙王,必須將趙國的一半城池讓給燕國!
這下張耳、陳余更犯愁了,一是他們兩個沒有這個權(quán)力,再者如果真這樣做了,那等于是不戰(zhàn)而亡。該怎么辦呢?
這時,突然有人來報,說有人愿意再去游說。等到這個人走進(jìn)大營之后,張耳、陳余頓時泄了氣:這不是火頭軍里的一個小伙夫嘛!
但是見這個小伙夫不卑不亢,自信滿滿,張耳、陳余就同意他前往游說了。
小伙夫很快來到燕國大營,并被燕國士兵帶到了燕國主將的面前。
見面之后,小伙夫沒有就事論事,直接切入正題,而是提出了一個看似和他此行目的沒有什么關(guān)系的問題:“將軍,您知道張耳、陳余是什么樣的人嗎?”燕將有一些摸不著頭腦,回答說:“我有所耳聞,這兩個人很有本事?!毙』锓蚶^續(xù)問燕將:“將軍,您知道這兩個人的愿望嗎?”“還能有什么愿望?想早點兒把趙王救回去唄!”
這時,小伙夫開始帶著燕將回顧歷史,他從容地說道:“想當(dāng)初,張耳、陳余兩人和趙王一起指揮軍隊,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攻克了趙地的幾十座城池,他們兩人難道不想稱王嗎?難道他們就心甘情愿做別人的臣子嗎?”
說到這里,燕將的表情明顯緩和下來。小伙夫一看有戲,馬上接著說:“現(xiàn)在,趙地局勢還很不穩(wěn)定,他們兩個還不敢馬上裂土封疆,于是就暫時按照年齡的大小立武臣為王,其目的就是要穩(wěn)定趙國的形勢。等到時機(jī)成熟之后,他倆肯定是要稱王的??墒?,您現(xiàn)在俘虜了趙王,表面上看他們兩個是想救出趙王,實際上卻巴不得你們趕緊把他殺了!這樣一來,他們兩個正好可以名正言順地瓜分趙國,自立為王了。您想想看,原來單是一個趙國就讓你們難以對付,如果張耳、陳余各自為王,兩個賢王相互配合,以殺害趙王的罪名來討伐燕國,那么,將軍您認(rèn)為會怎樣?”
小伙夫的這番話一下子抓住了要害,燕將隨即向燕王做了匯報。燕王得知了這個情況以后,也被說動,隨即下令:給趙王備好一輛馬車,禮送回國!駕車的 “司機(jī)”正是這位極富韜略的小伙夫。(摘自《文史博覽·文史》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