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了嗎?天舟一號成功升天啦!
早就聽說啦!這標志著我們在對太空的探索上又取得了新的進步。
好厲害呀!不知我什么時候能去太空上看一看。
如果邀請你去太空遨游,你最想看什么呢?
這還用說,當然是黑洞啦!
黑洞不是洞
聽到“黑洞”這個詞,人們很容易想到黑黑的大窟窿。但事實上,黑洞并不是什么窟窿,它就像太陽、月亮一樣,也是一種天體。黑洞的吸引力非常大,任何物質(zhì)只要掉進黑洞里就沒有機會再出來了,它就像是一個無底洞,永遠也裝不滿。就連周圍的光線都逃不過黑洞的“魔爪”,因為把周圍的光線吃到了肚子里,所以黑洞一直都是黑乎乎的,或許這就是它的名字由來。
原來黑洞不是洞呀!
是啊,它的真實身份是天體,可不能被它的名字迷惑了。
嗯,準確地說應該是一個貪吃的天體。
黑洞成長史
這些貪吃的天體并不是宇宙中的“原住居民”,它們是衰老的恒星蛻變之后形成的。當恒星中心的燃料耗盡時,肚子空空的它就沒有足夠的力量撐起巨大的外殼了。這時候,在沉重的外殼重壓下,衰老的恒星會開始坍縮,最后形成體積小、密度大的黑洞。
真沒想到,黑洞原來是由恒星變來的呀!
是啊,它們就是在恒星坍縮之后形成的。
真想親眼看看它們的變化過程,我想那一定很有趣。
黑洞見到了“光明”
黑乎乎的黑洞在漆黑的宇宙中隱身效果非常好,人們根本看不到它們的存在。但即便如此,善于思考的人們還是發(fā)現(xiàn)了它們。早在200多年前,英國地理學家John Michell就意識到了黑洞的存在。他在給好友的信件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有些天體通過吸收自身表面的太陽光達到了隱身的目的。到了1796年,法國物理學家拉普拉斯預言,有一個質(zhì)量是太陽250倍的天體,因為吸收了光線變得不可見。在這之后,人們還討論很多關于黑洞的話題,成功地讓黑乎乎的黑洞出現(xiàn)在了大眾的視野中。
真沒想到黑洞還能隱身,我猜這效果一定很棒。
要是我也能隱身就好了,那樣玩捉迷藏就沒人能找得到我了。
那你得先學學怎么把光線消化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