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金民
案例
大劉的兒子小幡上小學六年級。一天課間,小幡向同學小輝借玩具玩,小輝不給。小幡就一把搶在手里,小輝跟在后面追。小幡動作敏捷,在教室里跑來跑去。小輝追不上他,就用飲料瓶砸他,連扔了幾次飲料瓶都沒有擊中他,不料卻砸中了教室的窗戶玻璃,玻璃碎了兩塊。兩人都驚呆了,知道攤上“大事”了:按照學校管理規(guī)定,砸壞教室玻璃要扣班級考核分10分,期末考核,損壞公物的班級不得評為優(yōu)秀班級,還要罰款100元。
小輝慌了,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班主任不喜歡他,上個星期因為抄襲作業(yè)班主任讓他請家長?;丶宜话謰層柍饬艘活D,他還在爸媽面前保證這學期不會再給他們惹麻煩。小幡學習好,而且是班干,平時也很少違紀,老師很喜歡他。小輝和小幡關系不錯,兩人一直玩得來。小輝問小幡:“我倆是不是好朋友?”小幡答道:“當然是了!”小輝就把自己的情況和小幡說了,央求他代自己受過,如果班主任追究起來,讓小幡承擔責任。小幡有些猶豫。小輝分析道:“你學習好,又是班干,老師平時對你不錯,說是你無意砸壞玻璃,老師不會為難你的。如果老師知道是我干的,肯定會為難我,說我不思悔改。我爸媽也不會饒過我,因為上周我剛向他們做了保證。你就可憐可憐兄弟我吧?!毙♂@才點頭同意。
等老師追查教室窗戶玻璃是怎么碎時,小幡說是自己干的。不料,平時一向對小幡和善的班主任一下子像換了個人,生氣地說:“我算看錯你了,你身為班干帶頭違紀,本來我們班各項表現(xiàn)都很出色,期末很有可能評上優(yōu)秀班級,你這么一鬧,優(yōu)秀班級泡湯了。你要在全班同學面前檢討,要交罰款100元,還要請家長?!毙♂χ缓冒凑瞻嘀魅蔚囊笞隽藱z討。
第二天,老師把小幡的爸爸大劉叫到學校。大劉交了100元罰款,還被老師說了一頓。傍晚,大劉下班回家把小幡罵了一頓。大劉還對小幡說:“今天你讓老子丟了人,還賠了錢,那100元罰款你自己承擔,你要從壓歲錢里拿100元給我!”小幡只好從壓歲錢里拿出100元給爸爸。
小幡媽媽回家后,大劉又把情況告訴了她,媽媽又把小幡數(shù)落了一通。小幡什么也沒說,只是低著頭哭。大劉見狀訓斥道:“堂堂男子漢,這么點事就哭哭啼啼的,當時你砸玻璃的時候怎么沒想到后果呢?”小幡哭道:“玻璃不是我砸的,我是冤枉的!”小幡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說:“你的朋友也真是的,自己打壞了玻璃,不敢承認錯誤,讓你當替罪羊,這算什么男子漢?要是我,我就不理他了,這樣的朋友不交也罷。我覺得你沒必要為他扛擔子,誰惹事誰承擔,如果這次你承擔了,說不定下次他闖禍又賴在別人頭上,這對他的成長沒好處?!眿寢屨f:“平時我總是告訴你不要和壞孩子交朋友,壞孩子會把你帶壞,惹出事賴在你頭上,你這是自食其果。這次你既要當眾檢討,又要賠錢,下次一定要長個心眼兒。老師對你的印象變壞,以后就不重視你了。你干脆把事情的真相告訴老師算了,要不然便宜了他。”小幡說:“上周小輝剛請過家長,如果再告訴老師,他的日子就更難過了?!眿寢屨f:“他不好過,那是咎由自取,誰叫他調皮搗蛋!你和經常違紀的學生在一起,遲早有一天會被他拖下水,變成他那樣的人。以后不許和他來往!”小幡說:“小輝只是學習差一點,其他方面還好,樂于助人,足智多謀,愛勞動。他不是你想象的那種人?!眿寢屨f:“照你這樣說,他是好人,那他為什么冤枉你呢?我明天就打電話向班主任說明真相?!毙♂φf:“媽媽,你不能把這事告訴老師,反正事情已經過去了?!?/p>
第二天,小幡的媽媽還是打電話把這件事告訴了班主任。班主任嚴厲處罰了小輝。平時,小輝在班上很有號召力,許多同學課間喜歡和他一起玩。當他們知道小幡“告發(fā)”了小輝,紛紛指責小幡,有的說他賣友求榮,有的說他不講信用,有的說他不講義氣,說什么的都有。有些男生表示,以后再也不和小幡一起玩了。
放學回家,媽媽問小幡:“今天媽媽替你出了一口氣,你的同學也不把你當壞孩子看了吧?”小幡哭著說:“叫你不要告訴老師,你偏不聽,現(xiàn)在好了,班上的同學都以為是我告發(fā)小輝的,他們都不理我了?!?/p>
分析
小幡的爸媽了解了小幡代小輝受過的真相后,都直接否定小輝,認為他是壞孩子,替他受過不值得,還不允許小幡以后再和他來往。小幡媽媽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媽媽的直接插手讓事情變得更糟,班上的同學紛紛指責小幡,小幡的人際關系惡化。孩子自有孩子的交友法則——友情至上,而家長過分看重利害關系——利益至上。孩子本無事,家長一干涉卻壞事了。家長可以在幕后指導孩子如何妥善處理這件事,而不可越俎代庖,替孩子做主,替孩子出頭。實際上,在這件事中,小幡也有過錯,如果他不搶小輝的玩具,小輝就不會用飲料瓶砸他,也就不會引發(fā)后面的一系列問題。家長沒有引導孩子反思自己,只盯著對方的過錯。家長見不得孩子受委屈,實際上受點委屈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處,可以豐富孩子的人生體驗,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支招
孩子被朋友當“替罪羊”遭老師處罰,心里委屈怎么辦?
首先,家長要引導孩子反省自己。責人先責己。孩子覺得委屈,因為朋友做錯了事讓他當“替罪羊”,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準確。因為他也有過錯,雖然不是他直接打碎玻璃的,但這件事是因他們的打鬧而起,他是間接的責任人,小輝是直接的責任人,或者說,小輝的責任大,他的責任小而已。家長要引導小幡看到自己的責任。向人借東西,別人不給,可以與人商量,可以說服對方,可以與對方交換玩具,不可以用搶的方式解決問題,這些道理家長要與孩子說明白。再說,在教室追逐打鬧也不合適,教室不是運動場,打鬧時教室里塵土飛揚會影響師生的身體健康。另外,影響也不好,其他同學也可能跟他們學,在教室里打鬧。還有,孩子自以為學習好,當班干,就有一種優(yōu)越感,以為犯錯后老師會對他網(wǎng)開一面。這種想法會讓他變得驕傲起來。從這幾個角度來看,孩子并非沒錯,只是錯誤輕一點。如果孩子能認識到自己也有錯,他心里就不會那么憋屈了。
其次,家長要學會用利導思維來看問題。被人當作“替罪羊”,孩子受了委屈,但換個角度來看,也是件好事。讓孩子受點刺激,可以增大孩子的心理容量,今后遇到類似情況能坦然面對。經歷了這件事,他對當“替罪羊”的感受很深,不會輕易冤枉別人讓別人當“替罪羊”,也不會隨便答應當別人的“替罪羊”。
再次,家長要懂孩子的“江湖”。很多家長交友利益至上,而孩子交友更多重情義,交友能否給彼此帶來快樂和友誼。家長不要向老師“告密”,不要讓孩子失信于人。孩子已經答應了同學的事情,如果家長告訴了老師,其他同學就會覺得他不靠譜,出賣朋友,不講義氣,在人際交往中他可能會遭到孤立和打擊。家長也不要隨便否定孩子的朋友,不能因為朋友有缺點就給人家貼上“壞孩子”的標簽。也不要阻止孩子和朋友來往,那樣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最后,家長要引導孩子掌握好交友的度——寬容,但不縱容??紤]到小輝的實際情況,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你可以幫助他,但不能無條件為他背黑鍋,也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兜下來。你可以體諒一下他的難處,答應暫時為他背‘黑鍋,但是要讓他知道你這樣做的目的,并讓他保證下不為例。另外,你要他承擔經濟責任,負責大部分賠償款,讓他花點錢買個教訓?!奔议L要把道理說透,小輝這次犯了錯,如果所有的責任都是別人承擔,他就像沒事人一樣,下次就可能犯更大的錯,那是縱容他。好朋友已經在名義上幫助他承擔了責任,那么經濟賠償應該讓他承擔,讓他為自己的過錯埋單,這是他的責任與義務,下次他就不會隨便犯錯,更不會找人當“替罪羊”了。
【編輯:劉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