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步華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把培養(yǎng)小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明確規(guī)定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并且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按照大綱的要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擺在小學數學教師面前的一項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本文就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思維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學習的最佳動力來自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考的條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在教學中,我注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用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以數學本身特有的藝術去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到認識事物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主動去獲取知識。如教學“9的乘法口訣”時,為了幫助學生記住“9”的乘法口訣,我先讓學生思考下面一些問題:1個9是 (比10少____),2個9是 (比20少____),3個9是 (比30少____)……然后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從觀察口訣的特征中去發(fā)現規(guī)律。由于學生的有意注意開始形成,思維活動也就圍繞題目而迅速擴散,經過比較,學生類推得到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從而很快地記住了9的乘法口訣。隨著思考的進一步深入,學生的思維活動也就逐步向前發(fā)展,不少學生進一步觀察和比較9的乘法口訣特點以后,又發(fā)現了“9的乘法口訣中積的十位上的數與個位上的數加起來,和是9”“9和單數相乘積是單數”“9和雙數相乘積是雙數”等規(guī)律。在這節(jié)課中,由于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得當,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引入數學迷宮中去,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思維
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是小學生思維的特點,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又總是同操作演示和語言訓練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表現更突出。因此,在教學中,我重視操作演示,注意從直觀形象入手,讓學生充分運用眼、耳、手、口等各種感覺器官,參與學習活動,在操作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把操作、思維和語言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來感知數學問題,理解數學概念。例如,教計算9+6=15時,讓學生用小棒演示并口述演示過程。(1)左面擺放9根小棒,右面擺放6根小棒。因為9和1湊成10,所以把6根小棒分成1根跟5根。最后把9根與1根湊成1捆,結果是1捆另5根(15根)。(2)左面放6根小棒,右面放9根小棒。因為6和4湊成10,所以先把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最后把6根和4根捆成一捆,結果是1捆另5根(15根)。操作完成后,我讓學生閉眼回想一下分小棒的過程。這樣經過演示、口述和回想,學生頭腦中形成了表象,再脫離實物讓學生看算式教師講計算過程,借助語言的作用,幫助學生進行思維。
三、強調思維程序,教會學生思維
小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并遵循一定方法獲取知識的智力活動。而小學生遇到問題時又往往不會想或想不清楚。因此,要使學生學會有條理、有根有據地思考問題,就要使學生掌握思考問題的程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環(huán)境,促使他們運用已學的知識、技能去思考問題。如在教學簡單的加法應用題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幅圖:草地上有大黑牛2頭,大花牛3頭,大黃牛1頭,小黑牛4頭,小花牛2頭,小黃牛3頭。讓學生根據圖意,按各種分類方法,列加法算式。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分析題意,并用語言敘述其分析過程,通過誘導,學生能根據一共有幾種,大牛和小牛以及各種顏色列出了不同的加法算式,初步學會有條有理、有根有據地思考問題的方達。
四、精心設計練習,加強思維訓練
練習是學生內化和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發(fā)展智能的重要手段,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組織練習是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發(fā)展思維能力的基本途徑。那么怎樣設計練習,才能達到訓練學生思維的目的呢?大綱要求“練習的設計要有層次、有坡度、難易適度。”這就要求練習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學習心理,緊扣教學要求,突出重難點內容,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既做到鞏固所學知識,又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思維能力。在設計練習題時,注意變化形式,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同題異思。在教學中,不僅教師能設計練習,也可以讓學生自編習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例如,看算式編題(45+50)×4,先編文字題,再編應用題。學生經過思考,編出許多題目。(1)45與50的和相乘以4,積是多少?(2)4乘45與40的和,積是多少?(3)45與50之和的4倍得多少?通過自編習題,開拓了學生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總之,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需要一個長期的培養(yǎng)和訓練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加強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就一定能得到較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雪梅.小學數學學生思維能力之培養(yǎng)[J].新課程,2017(2).
[2]吳彩霞.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提升小學數學效率[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