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榮
世界變化快,亮瞎人的眼。據(jù)說,今人可以靠“刷臉”證明自己是誰了。這個電子高科技系統(tǒng),能快捷、精準、衛(wèi)生地做出人的身份認定,且不可復(fù)制,即使一人做了整容術(shù),它也能從幾百項臉部特征中找出“原來的你”。
康熙帝生得早了點兒。一次他微服出行,隨身侍衛(wèi)魏東亭失手打死正在作惡的貪官朱甫祥。駐地綠營兵得到“強盜謀反”的報信來拿魏??滴跏俏旱闹髯?,急了,說“朕在此,不得無禮”。可當?shù)乜h官楊幺無法確認他是皇上,就硬著頭皮問:“請恕大膽,不知您老有無憑據(jù)?”康熙說:“朕不怪你。這也是該問清楚的?!闭f著從懷中取出核桃大一方玉璽。楊幺接過細看,上面篆文曰“體元主人”,立刻跪拜,高呼“吾皇萬歲”?;噬仙矸荩诓幻鞑话字畷r,也要印章來證明;印章神圣,但麻煩也多,易造假,若那玉璽是偽造的咋辦?我神想,那時楊幺若有個刷臉神器,沖康熙晃一下,則后者姓名、性別、年齡、職務(wù)等等,便一清二楚,皇上駕到,誠惶誠恐,要啥憑據(jù)?虧了楊幺遇到寬容大度的康熙,若碰著呆君,他腦袋不保。
看過一個視頻,播的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一段話。李顯龍說,新加坡一位部長林瑞生在上海街頭買栗子,看一個中國人用手機輕掃一下,把栗子拿走了,覺得神奇,比比看,好像仍用紙幣的新加坡人成了“鄉(xiāng)巴佬”,必須“奮起直追”中國。
閑話休提。說眼前——四川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魏曉勇上課時,已用刷臉神器點名,學生代逃課的哥們兒答應(yīng)“到”的美好時代,結(jié)束了。
小小不言,不算什么,最酷的,乃是所謂“刷臉支付”系統(tǒng)——比如購物,人于對應(yīng)的觸摸屏上點擊“確認”,即完成交易,無需信用卡或錢包,手機也免了,整個過程幾秒鐘——這個,大概離普及尚遠,所以咱們沒體驗,林瑞生部長也無緣遇到。
沒普及不等于不廣泛。據(jù)說,臉的電子識別系統(tǒng),在我國已用于公安、海關(guān)、金融、國防、運輸?shù)榷鄠€重要行業(yè)及領(lǐng)域,算得上一場保安信息的大革命。
我原來最討厭全國幾乎所有城鄉(xiāng)大街小巷的墻壁和地上,密密麻麻寫著“辦證”這丑惡現(xiàn)象。我家小區(qū)外墻,至今尚留“辦證”痕跡?!白C”代表公權(quán)力,所以“辦證”是公家的事,譬如皇帝之“證”玉璽,是誰都可以“辦”的嗎?痞子們辦什么證呢?就是把人們證明身份的憑據(jù)弄成假的,蓋上包括政府部門在內(nèi)的種種假章,冒充真的,以便去干違法勾當,而操弄“辦證”之人,家里已蓋起小樓。求證和辦證的“聰明人”,把“證明真的東西”的“證”,弄成“跟真一樣的假”,即以假證真,于是出現(xiàn)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現(xiàn)象。如果沒有有效手段防偽、辨?zhèn)?,社會可真亂套了。
今天的造假,何止于“辦證”?很多假,比如地溝油,是用不著“證”的,令人防不勝防。但“辦證”仍是最典型、最囂張、最肆無忌憚的造假,其危害最令人擔憂。這是公然叫板和褻瀆公權(quán)力,但地方有司,對此似乎無可奈何。如今便捷、神速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在防詐騙和打假方面,可以發(fā)威了。它的威力,在整飭混亂的社會秩序方面,將起到無可替代作用。當然還是人的因素第一,刷臉的成敗,也看怎么掌控……
郭旺啟薦自《檢察日報》2017年9月13日李宏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