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劍
遙感是一門前沿學科,我們師兄弟對遙感的前沿技術也很感興趣,以下是我們七嘴八舌討論出的遙感前沿技術Top10。
遙感大數(shù)據(jù)
通過遙感獲取的大量數(shù)據(jù),我們大步邁進了遙感大數(shù)據(jù)時代??刹荒茏屵@些數(shù)據(jù)“休眠”!建立共享機制,打造共享平臺,與氣象、水文等各個領域交叉、運用,將讓地球和人類受益匪淺。
激光掃描
光學成像已不新鮮,激光掃描高山、湖泊……才是新事物新發(fā)展新趨勢。除了快速,激光掃描還有一大“利好”——三維成像。
影像與圖形融合
通過遙感數(shù)據(jù),我們得到了各種圖形,如電子地圖,還有圖像,如航空影像。而當圖形與圖像融合,能得到什么?可不要小瞧這個問題,它可是世界級難題。首當其沖要解決的是,如何讓圖形與圖像融合。
雷達前沿
雷達不同于光學傳感器,它的原理是衛(wèi)星發(fā)射信號達到地表后,再反射回去。其優(yōu)點不言而喻——不分白天黑夜、全天氣(不分陰天下雨)遙感。它不但能研究地表形變、大城市下沉、地質滑坡、高鐵軌道形變,還能研究海洋、碳循環(huán)等。這些可都是世界級熱點課題。
夜光遙感
得到了黑夜中的遙感數(shù)據(jù),可生成圖片、圖像視頻等,但這些圖片和圖像視頻中,有的有噪音,有的受月光的干擾。怎么才能把噪音、月光干擾因素剔除,或降到最低點?可別小瞧這項技術,它有利于分析當?shù)亟?jīng)濟、光污染、城市化發(fā)展……
GNSS遙感
“GNSS遙感”,是遙感與衛(wèi)星導航的交叉前沿。它可是一項變被動為主動、扭轉乾坤的大技術。它要解決的問題是:衛(wèi)星導航易受大氣折射、地表反射等的干擾,能不能將這些干擾用于遙感的探測呢?亟待研究。
重力衛(wèi)星遙感
重力衛(wèi)星遙感,是洪陽教授的主攻方向之一。物理學中的重力系數(shù)9.8N/kg只是平均值,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受冰川、河流、地下水等因素影響,重力系數(shù)并不一樣。通過不同的重力遙感數(shù)據(jù),會得到很多信息,比如地下水變化。
全球地球綜合觀測系統(tǒng)
建立全球地球綜合觀測系統(tǒng)(GEOSS),要求我們有全球意識,通過全球遙感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共同應對全球和區(qū)域挑戰(zhàn)。好消息好消息,全球地球綜合觀測系統(tǒng)2016年~2025年十年規(guī)劃已經(jīng)頒布了!
高精度遙感模型與參數(shù)反演
遙感建模與參數(shù)反演,是定量遙感研究的核心內容。遙感模型,包括統(tǒng)計、物理和計算機等建模。參數(shù)反演,則是從對地探測的電磁波信號中,把探測目標的屬性或參數(shù)反向推演出來。
高分辨率對地觀測
這項技術很專業(yè),簡而言之,高空間分辨率就是能讓我們看得更清楚,高時間分辨就是可以盯著一個東西看了,高光譜分辨率就是我們看到的色彩信息更豐富了。信息多了,在軍用、民用等各種領域,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它是中國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至2020年前后全系統(tǒng)建成,屆時將擁有全天候、全天時、全球覆蓋的對地觀測能力。
遙感技術哪家強
在2017“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中,遙感技術也位列其中。我們結合榜單,以及業(yè)內人士的意見,精選出國內外遙感學科實力較強的大學和研究機構。
上海軟科“2017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之遙感Top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