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成為江西扶貧“利器”
全省24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納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范圍,電商服務網絡覆蓋76.4%建檔立卡貧困村,惠及21.4萬貧困人口,電商成為江西省貧困村戶脫貧致富的新“利器”。
11月16日,記者從相關會議獲悉,在商務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公布的第四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中,江西省修水縣、蘆溪縣、南康區(qū)等10個縣(區(qū))榜上有名。省財政廳已按每個縣1500萬元的標準將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預撥至各示范縣財政局,保障各地綜合示范工作的開展。中央資金重點支持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鄉(xiāng)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人員培訓、縣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農村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和營銷體系等方面的建設。
據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全省電子商務銷售額達4361.2億元,同比增長51.88%。其中,涉農電商銷售額323.7億元,同比增長75.6%;今年上半年全省涉農電商銷售額達230億元,同比增長55%。“電子商務+精準脫貧”發(fā)揮合力,使電商成為貧困村戶脫貧致富的新“利器”。目前,全省24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納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范圍,實現國貧縣全覆蓋,共獲得中央財政扶持資金6.905億元。今年前三個季度實現網絡交易額237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年增收2750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電商精準扶貧模式得到推廣。寧都縣的電商扶貧“五動”模式,不僅使農村電商“活”起來,更讓貧困群眾借電商“富”起來;江西郵政建成1327個電商扶貧站,覆蓋近50%的貧困村,輻射服務100萬貧困戶,上線農產品2000余款,銷售農產品1.91億元,帶動5.7萬戶貧困家庭增收脫貧。
(來源: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