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來華游記中的中國形象*

      2017-11-21 19:40:32朱江勇
      旅游研究與實踐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游記夫人立德

      朱江勇

      (桂林旅游學(xué)院,廣西 桂林 541006)

      【旅游文化研究】

      論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來華游記中的中國形象*

      朱江勇

      (桂林旅游學(xué)院,廣西 桂林 541006)

      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是晚清時期西方來華女性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位,她的來華游記塑造的中國形象具有多重性。從骯臟、破敗、毫無生氣的中國形象,美麗、偉大、充滿希望的中國形象,以及女性旅行者視角、旅行跨文化視角下的中國形象等幾個方面來論述立德夫人筆下來華游記中中國形象的多重性,對認識當(dāng)時西方的中國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來華游記;中國形象

      0 引言

      西方的中國形象是構(gòu)筑于西方文化中的一種話語體系,其文本表現(xiàn)是西方傳教士、商人、文學(xué)家等在歷史著作、游記、書信、純文學(xué)作品或哲學(xué)著作關(guān)于中國的記述,始于蒙元時代《柏朗嘉賓蒙古紀行》與《魯布魯克東行記》對“契丹”的描述,隨后《馬可·波羅游記》和《曼德維爾游記》成為當(dāng)時將中國盛贊為“人間天堂”的經(jīng)典性著作。但西方的中國形象隨著不同歷史時期、社會文化語境等因素的變化發(fā)生不同演變,18世紀中期西方開始丑化與貶斥中國,如當(dāng)時風(fēng)靡歐洲的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指出中國是“棍棒統(tǒng)治”的專制帝國;19世紀中期是西方否定中國形象的高潮階段,這時西方的中國形象是專制、停滯、野蠻的中華帝國。

      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來華人士不斷增加,眾多西方來華人士中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群體,她們的身份比較復(fù)雜,有女傳教士或外交官、傳教士以及商人的家眷,還有旅行家、畫家、攝影家和作家等,她們在著述、翻譯以及社會活動等方面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這些西方來華女性很多把自己在中國的游歷寫成各種著作來塑造中國形象,其中很多為游記作品,有研究者統(tǒng)計“晚清民初幾十年間,西方來華女性相繼出版的游記作品達60余部”[1]3,代表人物有伊莎貝拉·伯德、康斯坦絲·卡明、艾米麗·坎普、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薩拉·康格等,其中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頗具代表性。

      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Mrs.Archibald Little,1845—1926),原名阿麗霞·海倫·乃娃·畢維克(Alicia Helen Neva Bewicke),是英國商人、冒險家阿奇博爾德·約翰·立德(Archibald John Littte,1838—1908)的妻子,因而她習(xí)慣被稱為“立德夫人”,國內(nèi)研究者或譯者將她翻譯為“阿綺波德·立德”或“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她的丈夫阿奇博爾德·約翰·立德曾參加對太平軍的作戰(zhàn)被清朝授予從三品官銜,他是第一位闖進中國西部的外國人和第一位駕駛輪船通過三峽的人,長期居住在四川,開辦重慶貿(mào)易公司,同時也是一位具有學(xué)者氣質(zhì)的商人、冒險家,他的許多游記作品如《中國五十年見聞錄》《穿越長江三峽》《峨眉山之游》《云南之旅》等寫得生動有趣。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隨丈夫在華生活時間長達20年(1887-1907年),她憑借在中國旅行、考察和社會活動的親身經(jīng)歷,以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為署名著文并發(fā)表有關(guān)中國題材的英文著作有9部:The Fairy Foxes: A Chinese Legend(《狐仙:一個中國傳奇》),Shanghai: Kelly &Walsh,1890;My Diary in a Chinese Farm(《中國農(nóng)村日記》),Shanghai: Kelly &Walsh,1894;A Marriage in China(《中國婚事》),London: F.V. White,1896;Intimate China: The Chinese as I Have Seen Them(《走近中國:我所見到的中國人》),London: Hutchinson & Co.,1899;The Land of the Blue Gown(《穿藍色長袍的國度》),London: T. Fisher Unwin,1901;Out in China(《在中國》),London: Trehere,1902;Li Hung Chang: His Life and Times(《李鴻章:他的生活和時代》),London: Cassell &Co.,1903;Guide to Peking(《北京指南》),Tientsin: Tientsin Press,1904;Round about My Peking Garden(《我的北京花園》)。在當(dāng)時,立德夫人享有“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之美譽,她作品中的游記非常受歡迎。本文以她的來華游記作品為研究對象,探討她游記作品中的多重中國形象。

      1 骯臟、破敗、毫無生氣的中國形象

      18世紀中葉,西方美化中國形象的時代開始退潮,轉(zhuǎn)而憎惡與丑化中國,其實質(zhì)是西方勢力增長后要為自身的殖民擴張?zhí)峁┮环N有效的意識形態(tài)。西方啟蒙時代的哲學(xué)家狄德羅、伏爾泰、孟德斯鳩在承認中國歷史悠久的同時也看到了中國文明的停滯,歐洲的傳教士、旅行者在中國發(fā)現(xiàn)了普遍的貧窮,此時歐洲人猶如大夢初醒。1793年馬嘎爾尼出使中國是西方中國形象衰退的重要轉(zhuǎn)折點,馬嘎爾尼的西方中心主義和乾隆皇帝的華夏中心主義在這次碰撞中水火不容,馬嘎爾尼看到的是一個“停滯的中華帝國”。

      “旅行家往往是帶著自己的文化視野去‘發(fā)現(xiàn)’世界的,‘眼后’的既定觀念決定了‘眼前’所看到的東西。”[2]14立德夫人所處的年代是西方中國形象最黑暗的時期,她接受的關(guān)于中國的觀念必然受時代影響,她的游記作品涉及中國大江南北,在她筆下不僅是城市的基礎(chǔ)設(shè)施、縣城與鄉(xiāng)村的衛(wèi)生狀況等物質(zhì)條件,而且官員、百姓的精神狀態(tài)與思想,或是體制都有毫無生氣的一面。如《首訪北京》寫了北京沒有化糞池、沒有下水道的骯臟衛(wèi)生狀況,毀滅人性的科舉制度,臉色帶灰毫無表情而羸弱的候補道臺,面色蒼白、頭上長著膿瘡的小孩,被馴服、思想保守落后、貧窮又抵觸任何改變命運的努力的老百姓,她感嘆說:“舉目四望,發(fā)現(xiàn)周圍的一切既讓人感到無奈,又令人厭惡。這樣的北京真是可怕!”[3]4《從引航鎮(zhèn)到大沽口》在作者通過炮臺大門時,看到中國“士兵們衣帽歪斜、毫無士氣,軍官們穿著褪了色的藍紫色長衫、面露愁容,完全沒有軍人的氣勢”[3]11?!渡虾!分猩虾Ef縣城最惡名昭彰的特點就是臟,尤其是人們麻木地使用匯聚了各處污水的河流(立德夫人稱之為“污水溝”)的水洗衣服、做飯、飲用,因此導(dǎo)致人們受霍亂的折磨?!稛熍_八月》說中國房屋旁邊的排水溝散發(fā)著惡臭與污穢的程度可以和北京一較高下,“中國的城鎮(zhèn)又臟又亂,有著中國獨有的氣味,如同螞蝗一樣緊追著不放——那是餓肚子時最不想聞到的?!盵3]19

      19世紀西方中國形象的核心是鴉片,鴉片成為當(dāng)時聯(lián)系中英兩國現(xiàn)實與想象的一種媒介。在現(xiàn)實中,西方通過貿(mào)易與戰(zhàn)爭制造了一個鴉片中國,在觀念里他們又制造了一個抽鴉片的中國形象,因而中國在西方殖民話語中被描述為“鴉片帝國”或“中國就是一個抽鴉片的國家”,這就意味著非理性與愚昧、病態(tài)墮落與專政暴政、貧窮與混亂。鴉片和鴉片戰(zhàn)爭給中國帶來的災(zāi)難是顯而易見的,麥思都在鴉片戰(zhàn)爭前夕已經(jīng)看到鴉片給中國帶來觸目驚心的景象,他說:“中國人早逝、多病、饑饉,都是鴉片造成的。而且可以肯定,這種毒藥每年還在摧毀大批的人。任何有感情的人,只要一想到這種悲苦與墮落均來自鴉片貿(mào)易,都會不寒而栗?!盵4]74立德夫人在中國生活的年代,離第一鴉片戰(zhàn)爭已有半個世紀,但是鴉片的禍害依然在中國各地肆虐,從重慶到樂山的路上,她發(fā)現(xiàn)那些肥沃土地旁生活著的是面色蒼白的村民,“這些男人們?nèi)脊碜?,似乎不光身子空了,連肋骨都被掏走了。他們手里大多拿著一個小盒子……這是專門用來吸食鴉片的?!盵3]69在四川豐都城,她也見到一望便知是吸鴉片導(dǎo)致臉色很差的人群。

      鴉片與抽鴉片,對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外來的毒品與陋習(xí),立德夫人承認源源不斷的鴉片是令中國人變得麻木不仁的罪魁禍首,也認識到自己國家的行為對中國的危害,提出必須關(guān)注英國方面的動向,但是她閉口不談鴉片戰(zhàn)爭,也沒有呼吁英國禁止將鴉片輸入中國。

      2 美麗、偉大、充滿希望的中國形象

      西方長時期存在著作家、哲學(xué)家們在書齋里想象中國的事實,如中世紀被稱為“座椅上的旅行家”曼德維爾按照當(dāng)時西方一般想象來描繪中國,他的《曼德維爾游記》將中國虛構(gòu)為物產(chǎn)豐富、城市繁榮的國家,伏爾泰也在《風(fēng)俗史》中贊譽中國悠久的歷史與清明的政教。晚清時期的西方來華游記大多數(shù)是依托于作者在中國的旅行親身經(jīng)歷寫成的,因而對中國的描寫變得更加具有真實性,尤其對中國風(fēng)俗描寫更加細致,對中國人的認識更加深入。但有趣的是,坐在書齋里的作家、哲學(xué)家對中國觀念上的旅行,其中國形象是清晰確定的,而那些親歷中國的旅行者,他們筆下的中國形象反而是模糊、多重的,立德夫人游記中的中國形象正是這樣具有多重性:并非完全黑暗或者完美,而是呈現(xiàn)出黑暗或完美,抑或在兩者之間飄忽不定。

      晚清來華旅行者們看到中國骯臟、破敗、毫無生氣的同時,也看到中國的美麗與偉大,同時他們也預(yù)感中國這頭睡獅正在孕育著變革的力量逐漸清醒,充滿希望的中國形象也落于他們的筆端。

      描繪美麗的中國風(fēng)景是許多西方來華游記的一個共同特點,立德夫人筆下的中國風(fēng)景令她贊嘆,無論是中國的城市、海濱勝地、寺廟陵墓,還是中國各地鄉(xiāng)村山野都有美麗的景色。如北京城的春色:“登樓放眼四望,美麗的北京城盡收眼底。滿城皆樹,嫩綠色中隱現(xiàn)皇宮的金頂……山上遍布亭臺樓閣,屋頂閃爍著綠色、金色和最令人著迷的孔雀藍色……更遠處是清晰可見的西山,襯著被風(fēng)吹過的黎明的天空,美麗得難以言表?!盵5]65-66上海花園里花卉四處綻放,色香各異,呈現(xiàn)在眼前是“萬紫千紅總是春”,“香港的公園很漂亮,像巴比倫的空中花園與空中臺階。而上海的公園卻鑲嵌在蘇州河與堤岸間,園內(nèi)小橋頗具觀賞性,上面行人絡(luò)繹不絕,下面小河蜿蜒流淌,水面上浮過快速汽船、顛簸的小艇、張著深色帆布的輕舟與平底船。這一切組成一幅流動的全景圖?!盵5]9重慶夏天的農(nóng)村生活有酸甜苦辣,但是風(fēng)景和體驗都美妙極了,“寧靜的夜空,銀河低垂,月兒向西沉去。田野沉浸在一片誘人的寂靜當(dāng)中,白天看起來參差不齊的水稻,在夜幕的掩映下竟然平整而美麗。我們站在山頂,邊呼吸格外新鮮的空氣,邊數(shù)天上的星星:牛郎星、織女星……”[3]77

      西方的中國形象生成的歷史起點是1250年前后的蒙元時代,當(dāng)時描述中國的“程式化”套用語有:“地大物博”“城市繁榮”“商業(yè)發(fā)達”“交通便利”“君權(quán)強盛”“政治安定”等,正如赫德遜在《歐洲與中國》中指出,蒙元時代歐洲發(fā)現(xiàn)中國成為舊世界最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當(dāng)時歐洲人“更多的是去中國旅行,而不是去亞洲的任何其他部分。當(dāng)時大多數(shù)歐洲的旅行家既前往中國,也到過波斯和印度,但是他們把最高級的描繪留給了中國”[6]135。盡管晚清來華旅行者觀念中的中國已不再強大,但是他們眼前中國悠久的歷史和中華民族的偉大仍然讓他們感慨萬千,立德夫人在《海濱勝地》中寫到她被長城的魅力所折服,望著蜿蜒起伏的雄偉長城,立德夫人如癡如醉地說:“中國所謂的‘萬里長城’——即至少3000英里,據(jù)說花了十年才建成,而且建得如此堅固,歷經(jīng)兩千多年而城墻依舊,這是多么不可思議啊!”[5]272-273

      鴉片戰(zhàn)爭后的中國,遭受到一系列政治、經(jīng)濟上的打擊,但作為西方來華旅行者的立德夫人,她在中國各地看到中華民族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堅強與韌性仍然散發(fā)著光芒。如在《春日寧波》寫塔郎山附近當(dāng)?shù)厝藢λ臒崆?、好客、友好;在《中國西藏的夏日之旅》中看到既讓她產(chǎn)生憐憫之心又讓她欽佩不已的堅韌、負重的漢族背鹽人,也看到興奮的藏族人,藏族男人們個個英俊瀟灑,女人們則全都紅潤快樂,他們的行動都非常敏捷。在立德夫人看來,眼前中國是不可預(yù)測的、表面上屈服但從未真正屈服的、強健而健康的中國。

      旅順之行是立德夫人在華旅行的最后一站,當(dāng)時旅順被俄國占領(lǐng),這次旅行結(jié)束時,立德夫人堅信在今后的幾年里可以看到中國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正如一個俄國人對她所說的“50年之后,中國人一定會成為遠至貝加爾湖的主人”那樣,她說:“中國人正在尋求科學(xué)之道……等我們下次舊地重游,也恐怕會面目全非了……本書只是一個小小的、對在中國的眾多大好河山之中度過的悠閑時光的紀念?!盵5]117

      3 女性旅行者視角中的中國形象

      國外學(xué)術(shù)界對清末民初來華女性游記作家這一群體關(guān)注主要從本國文學(xué)和文化背景出發(fā),除了對她們的作品進行介紹外,還從形象學(xué)、殖民主義、歷史話語、女性主義等視角切入,代表作有蘇珊·蘇瑞的《東方化的女性主義:立德夫人》,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切入;史景遷的《大漢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專門列有“女性觀察者”一章,重點考察了晚清5位來華女性出版的日記、信札等作品中的中國形象,尤其是她們筆下對中國婦女的描述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史景遷考察的5位女性不包括立德夫人,筆者認為她以女性旅行者視角描繪的中國婦女和中國形象同樣具有代表性。

      西方的女性游記研究認為,女性旅行者是“變化的觀察者”,她們通過模仿男性化行動到異地旅行,試圖實現(xiàn)自我逃離本國的社會規(guī)范,她們的游記有著區(qū)別于男性創(chuàng)作的獨特研究價值[1]8。從女性視角來看立德夫人的來華游記,最大特點是她作為一個女性細膩觀察和熱心關(guān)注、幫助中國女性。在中國旅行期間,她看到逆來順受的中國女性遭受纏足的痛苦,而強行纏足不但沒有美感,而且導(dǎo)致無數(shù)中國女性失去健全的雙腳,甚至導(dǎo)致一些幼女失去生命。立德夫人呼吁廢除女性纏足,1895年她和其他9位在華女性成立“天足會”,并不遺余力地到處演講,足跡遍及武昌、汕頭、廈門、福州、杭州、蘇州,以及廣州、香港、澳門等地,她呼吁廢除這種摧殘女性的陋習(xí),還為此拜訪了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湖廣總督張之洞等大臣,最后慈禧太后下了讓官員勸止纏足的詔令。立德夫人作為一個西方女性,克服重重困難去喚醒千千萬萬的纏足婦女,她大聲疾呼:“中國婦女不僅占了全國人口的一半,而且是另一半人的母親。肢體不全、愚昧多病的母親生育和撫養(yǎng)的兒子,會和他的母親一樣。自從纏足在中國盛行之后,中華帝國從沒誕生過一個贏得萬世景仰的男人。人們不禁大聲呼喊‘他在哪里?’”[3]191—192立德夫人因此被稱為“中國的第二個觀音菩薩”。

      立德夫人還以女性旅行者的視角對中國女性有獨特細致的觀察,一方面為中國女性的現(xiàn)狀(如受纏足、吸鴉片之害)痛心不已,如立德夫人發(fā)現(xiàn)不少通商口岸的中國女性墮落,她們喜歡抽大煙、散流言、開派對、喝酒、玩牌,尤其是身體孱弱的女煙鬼依然通宵達旦地吸煙,“女煙槍們從煙榻上站起來,眼睛放光,面頰潮紅,激動得語無倫次。慢慢地,她們臉色轉(zhuǎn)黃,面露病態(tài),郁郁不樂。她們似乎對吸煙片不以為恥,就像英國酗酒的女人對酒一樣?!盵7]81但另一方面,立德夫人也不乏褒揚中國女性的美麗、熱情,如她經(jīng)過四川萬縣的時候,看到船上的美麗的女子,“她們大部分有著紅撲撲的臉龐,嬌羞而美麗,大眼睛水靈靈的……這里的婦女格外美麗?!盵3]61她在上海鄉(xiāng)下旅行時,經(jīng)過一戶正在舉行婚禮的人家,那些懷里抱著打扮得精致漂亮的嬰兒的女賓客熱情地拉著她的手要她進去做客;在立德夫人的眼中,接受福音的中國人最可愛,那些來教會學(xué)堂聽課的女孩子們長得眉清目秀,臉龐紅撲撲的,眼睛里透著機靈勁兒;在蘇州,立德夫人為蘇州女性的美麗驚嘆不已,她認為蘇州女性之美是艷麗而不顯妖媚,蘇州女性的穿著打扮要“比中國西部婦女的衣服合體得多。袖子緊貼肩膊,露出小臂,而不像一般的中國服裝那樣,袖子一直垂到手腕那里”[3]189。

      4 旅行跨文化視角下的中國形象

      旅行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化移動與碰撞,旅行者帶著自身的文化在異鄉(xiāng)與另外一種文化接觸,產(chǎn)生旅行中的跨文化交流。立德夫人在她的游記中處處體現(xiàn)跨文化的視角,如她習(xí)慣于將中國某一處風(fēng)景與其他國家風(fēng)景相比較:《春日寧波》中雪竇山的杜鵑花令她的驚喜油然而生,山坡上全都鋪滿了紅彤彤的杜鵑花,它們就像在英國花園里一樣嬌艷動人,競相開放。在她眼中雪竇山午后的景色簡直可以和意大利北部的風(fēng)光媲美,“塔郎山能讓人想起英格蘭約克郡荒原上的春天,因為它是峽谷中的一片高地,環(huán)境與天氣情況都讓人覺得舒適愉快?!盵3]39雪谷與塔郎山之間的山谷簡直就像圣約翰斯哥特城堡,令人流連忘還,五陵谷則像麥德羅的維爾佩拉索山谷,也像日本的一個山谷,只是比日本的小巧但不乏雄渾?!稛熍_八月》中她寫道:“在煙臺,很多地方都能讓我想起霍利赫德……同煙臺一樣,霍利赫德的大海也是湛藍湛藍的,海拔高度大概與煙臺的小山持平……煙臺南部那些青黑色的山峰雨量就少得多,同霍利赫德比起來,簡直就像是來自阿拉伯沙漠,似乎從上帝造人那時起就沒有下過雨?!盵3]15—16重慶在立德夫人的眼中則像是魁北克、里昂或愛丁堡,她說:“重慶像魁北克省一樣,處于兩江交匯處。它大小與里昂差不多,外形與愛丁堡有幾分相似,城墻高聳”。[7]33

      不僅是面對風(fēng)景,她還對旅行途中看到的種種現(xiàn)象用比較的眼光來看:《九月的蕪湖》寫一個寺廟胖胖的彌勒佛很像莎士比亞戲劇中那個愛吹牛的福斯塔夫;《溫塘》是寫她在四川重慶東北溫泉旅行的經(jīng)歷,溫泉對任何人都是免費的,她立刻想到:“英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如畫的動靜,卻不允許人們擅自入內(nèi),因為它們通常屬于某個有錢人,而那里恰恰是他私人住宅的范圍。中國不是這樣,對所有人來說,它都是開放的?!盵3]139對中國人的日常打扮,立德夫人看到中國人的衣服寬大,兩個胳膊都行動自如,不像英國人的衣服穿或者脫都得又拉拽又挺胸縮肩,很是費事。對顏色的敏感度也體現(xiàn)在穿衣服上:“中國年輕有錢的少爺,總是穿得很艷……倫敦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則不同,穿的衣服往往是純色的?!盵3]155

      鴉片戰(zhàn)爭之后,西方人的文化優(yōu)越感體現(xiàn)在對中國這個失敗的國家與民族異類化,異類化的方式表現(xiàn)為將中國漫畫化與丑化[8]101。如把中國人稱為“中國佬”,嘲笑中國男人留辮子、女性裹小腳、全民穿著藍布袍,在他們眼中中國人就是擠滿東方大地的呆滯愚鈍、殘暴冷酷的蟻民。在帶著跨文化的視角看彼時中國的現(xiàn)狀,立德夫人在描寫中國骯臟、破敗、毫無生氣時,不斷地流露出西方文化的優(yōu)越感,如她認為在華傳教士或西方人對中國來說都帶有“救世主”的意味,而且中國在很多地方有進步幾乎是得益于西方人。如《煙臺八月》中她說:“在歐洲人的作用下,煙臺成了一個超級俱樂部——富有、涼爽、通風(fēng)效果良好,最大的特點是思想開放。這一切都得益于那些出過力的歐洲人?!盵3]18在煙臺的傳教士們還做一些具體改變中國的事情,如引進肉質(zhì)美味的梨、葡萄,還有土豆,但是他們最想改變中國人的信仰,這些傳教士們被立德夫人看成是具有極大獻身精神的男女,在她看來教義在中國獲得認可的話,中國或許會像美洲人一樣進入文明時代。

      5 結(jié)語

      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屬于一種跨學(xué)科的深度觀念史研究,它是建立在“異域形象作為文化他者”的理論假設(shè)基礎(chǔ)上,我們了解、理解、研究西方的中國形象的目的與意義就是認識西方文化中的某一部分,即西方文化中關(guān)于中國認識的那一部分。而西方的中國形象的具體文本構(gòu)筑恰好始于西方旅行文學(xué),即《柏朗嘉賓蒙古紀行》《魯布魯克東行記》中關(guān)于“契丹”的介紹,因此從西方旅行文學(xué)切入研究西方的中國形象很有意義。

      古今中外大量的旅行文學(xué)作品內(nèi)容的開放性、形式的流動性和風(fēng)格的多樣性,加之旅游學(xué)科研究的交叉屬性,決定了旅行文學(xué)必然會成為人文社科領(lǐng)域關(guān)注的焦點之一,旅行文學(xué)具有跨文化性和跨學(xué)科性,也使其成為比較文學(xué)研究的一個重要領(lǐng)域。對旅行文學(xué)的考察,我們可以認識到旅行文學(xué)筆下的旅游目的地其實是一個超越現(xiàn)世時空的浪漫之地,它既在現(xiàn)實世界中,又不是那個“真實”的地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不僅是旅行文學(xué)文本的產(chǎn)物,而且是旅行者經(jīng)驗的產(chǎn)物,因為旅行者的想象頗具意義;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既是一種地理意義上的指向,也是一種文化意義上的指向,不管旅行文學(xué)文本的寫作環(huán)境與現(xiàn)實關(guān)系如何,都是以想象或表現(xiàn)的方式構(gòu)筑一種內(nèi)心的目的地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說,旅行文學(xué)的研究對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尤其重要。

      立德夫人作為晚清時期來華頗具代表性的親歷中國的旅行者,她的來華游記講述了作為一個外國人十多年來在中國城市、鄉(xiāng)村的所見所聞,細致地描繪了不同地方的風(fēng)俗民情,深入地挖掘了中華民族的特性,她的游記中塑造的中國形象具有多重性。本文從骯臟、破敗、毫無生氣的中國形象,美麗、偉大、充滿希望的中國形象,以及女性旅行者視角、旅行跨文化視角下的中國形象等幾個方面來論述立德夫人來華游記中中國形象的多重性,對認識當(dāng)時西方的中國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1] NIE H.A study of British women's travels in China in 1840-1911[D].Beijing:Peking University,2012.[聶卉.1840—1911年英國女性來華游記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xué),2012.]

      [2] WANG Y S.Western image of China(book one)[M].Beijing:Unity Press,2015.[王寅生.西方的中國形象(上)[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15.]

      [3] LITTLE A.The land of the blue gown[M].CHEN M J,trans.Nanjing:Yinlin Press,2014.[阿綺波德·立德.穿藍色長袍的國度[M].陳美錦,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4] MEDURST W H.China:Its State and Prospects[M].London:Jonh Snow,2b,Paster Noster Row,1838.

      [5] MRS LITTLE A. Round about my Peking garden[M].LI G Q,LU J,trans.Beijing:Beijing Library Press,2004.[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我的北京花園[M].李國慶,陸瑾,譯[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6] HUDSON.Europe and China[M].LI S,WANG Z Z,trans.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95.[赫德遜.歐洲與中國[M].李申,王遵仲,譯.北京:中華書局,1995.]

      [7] LITTLE A.Intimate China[M].YANG B,F(xiàn)ENG D,et al,trans.Nanjing:Nanjing Press,2008.[阿綺波德·立德.親密接觸中國:我眼中的中國人[M].楊柏,馮冬,等,譯.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8] ZHOU N.Second human[M].Beijing:Academy Press,2004.[周寧.第二人類[M].北京:學(xué)苑出版社,2004.]

      [責(zé)任編輯:潘岳風(fēng)] [責(zé)任校對:連云凱]

      OntheChina’sImageoftheTravelNotesofMrs.ArchibaldLittleinChina

      ZHU Jiangyong
      (GuilinTourismUniversity,Guilin541006,China)

      Mrs. Archibald Little was one of female western representatives who paid a visit to China from the wes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er travel notes in China built up multiple China’s images. The images from being dirty, dilapidated, and lifeless to attractive, great, and hopeful, as well as from the female traveler an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the western China’s image at that time.

      Mrs. Archibald Little; travel notes in China; China’s image

      國家旅游局“旅游業(yè)青年專家培養(yǎng)計劃”(2015年)課題:“晚清時期西方旅行文學(xué)中的中國形象”(TYETP201550)

      2017-02-19

      朱江勇(1976- ),男,江西瑞金人,文學(xué)博士,桂林旅游學(xué)院教授,研究方向:戲劇與區(qū)域文化、旅行跨文化研究。

      ZHU J Y.On the China’s image of the travel notes of Mrs. Archibald Little in China[J].Tourism forum,2017,10(4):113-119.[朱江勇.論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來華游記中的中國形象[J].旅游論壇,2017,10(4):113-119.]

      F592.9

      A

      1674-3784(2017)04-0113-07

      猜你喜歡
      游記夫人立德
      夫人與婆子
      哈哈畫報(2022年7期)2022-07-11 05:46:56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的實踐探索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地心游記(十)只剩我一個人
      尋夢環(huán)游記
      尋夢環(huán)游記
      華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遠
      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碩人才培養(yǎng)路徑
      超市游記
      “嚴以修身”先立德
      瀟水夫人
      火花(2015年1期)2015-02-27 07:40:31
      莎车县| 盖州市| 安多县| 石城县| 高淳县| 孝义市| 玛曲县| 卫辉市| 乌鲁木齐县| 周宁县| 吴堡县| 大宁县| 朝阳市| 吉木萨尔县| 喜德县| 通化县| 黄冈市| 同江市| 平山县| 虎林市| 宜兴市| 珠海市| 铜陵市| 襄垣县| 外汇| 北辰区| 绵阳市| 密山市| 磴口县| 伊宁市| 苗栗市| 自治县| 垦利县| 邵东县| 罗定市| 灵宝市| 佛山市| 台中县| 台南县| 邯郸县|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