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工人再登國家科技最高領獎臺
——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高級技師朱洪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本刊訊在1月9日上午隆重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中華全國總工會推薦的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技師朱洪斌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自2006年以來,已有13名由全總推薦的一線工人登上了國家科技最高領獎臺,其中包括朱洪斌在內的8位一線工人是在全總等四部委聯合開展的全國職工優(yōu)秀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評選的基礎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作為一線工人能登上國家最高領獎臺,這是國家對工人價值的肯定。這得益于各級工會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愛,我將繼續(xù)努力,爭取在工作中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鲍@獎后的朱洪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作為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狀態(tài)評價中心物資檢測室油氣化驗組組長,朱洪斌從事的工作就像是醫(yī)院里的驗血師,通過檢測變壓器油中氣體的變化分析變壓器的運行狀況。為了保障設備安全、提高檢測質量和效率,28年來朱洪斌一直為成為頂級“驗血師”而不懈努力。
據悉,朱洪斌此次申報的項目為《變壓器潛伏性缺陷的油中氣體檢測技術及應用》,通過圍繞油中氣體檢測的儀器校準、樣品采集、油氣分離、色譜分析等全過程開展體系化創(chuàng)新,將同一化驗室檢測平行誤差由10%減小到2%,不同化驗室檢測比對誤差由20%減小到5%,實現了變壓器潛伏性缺陷的及時、準確診斷。目前,該項目成果已在江蘇電網全面應用,發(fā)現變壓器潛伏性缺陷75起,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達2.51億元,并減少非計劃停電10余萬小時,同時還應用于新疆、福建、山東、廣東、安徽等電網。
近年來,各級工會以勞動和技能競賽為重要載體,持續(xù)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組織動員廣大職工積極投身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同時把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作為新時期群眾性技術創(chuàng)新活動的有效載體,不斷深化創(chuàng)建工作。截至2015年底,全國31個省(區(qū)、市)共創(chuàng)建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7.8萬家。近三年來,僅97家全國示范性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就完成創(chuàng)新成果3936項,其中2037項成果得到轉化,產生經濟效益57億元,申請專利85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