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往來
我越來越喜歡《山東國資》了,因為它越來越好看了。
它創(chuàng)刊時,我就開始關注它。它就像一棵小樹,一天天努力地成長;它就像一名少女,一天天變得更美麗;它像一名學童,越來越聰明、睿智。當然,它變得越來越好看,是因為它有一幫愛它的人。它的每一名采編人員都像一個健康鮮活的細胞,幫助它快樂地成長,成長得越來越好。希望《山東國資》越來越“豐姿綽約”,越來越智慧,最終它會成為一個路標,愛它的人都會在這里找到各自的方向。
(吳玉華,兗礦集團新聞中心宣傳新聞科長)
《山東國資》創(chuàng)刊以來,作為理事單位,公司號召各級管理人員訂閱這份雜志,目前,確保了人手一份。公司還在所屬酒店放置《山東國資》,專供客人取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靜心揣摩這本雜志,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編采到位。每期雜志的編采重點很切合實際,能及時圍繞山東國資系統(tǒng)當前的重點工作展開報道,很有時效性。既有區(qū)域內國資情況的實時報道,又有國內外知名企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的深度分析,實效性強,可供借鑒的東西不少。工作之余,瀏覽一番“趣味廣場”,會心一笑,頓解疲憊之感。(二)定位比較準?!叭齻€平臺”的定位,符合山東國企的實際,改革是山東國企的重中之重,聚焦改革,助力發(fā)展,無疑是《山東國資》的辦刊理念和使命。(三)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在此方面,《山東國資》已有了積極的探索,殷切希望今后能夠增加文化類專題報道的篇幅,進而提高在人文精神方面編采的深度和廣度。
(楊吉平,深圳東華集團董秘、辦公室主任、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
我是《山東國資》的忠實讀者,幾乎每期必看。我注意到,《山東國資》改版后,面貌煥然一新,出現(xiàn)了令人可喜的變化。最突出的變化是新聞性增強了。譬如5月刊《把煤賣到山西去》,報道了山東能源臨礦集團菏澤煤電積極調整產(chǎn)品結構,把煤炭賣到產(chǎn)煤大省山西去,新聞點抓得很好。另一可喜變化是注意抓大事、抓重點,緊扣山東國企國資改革發(fā)展中心工作。譬如2月刊熱點專題《補短板 山東國企發(fā)掘新動能》??梢哉f,《山東國資》較好地承擔起了弘揚主旋律的責任。個人認為,雜志有的稿件缺乏細致推敲,有點“糙”,如果能精致一點就更好了。
(姜玉泰,山東能源集團新聞中心副處長)
《山東國資》是宣傳貫徹中央和全省國企國資改革工作的主陣地,也是各市國資監(jiān)管經(jīng)驗溝通的橋梁。《山東國資》作為工作指導、經(jīng)驗交流和研究探索的平臺,日漸成為多方溝通的紐帶,為社會公眾知曉國有企業(yè)改革和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渠道。我是雜志的一名忠實讀者,學習到許多國企改革的政策和先進做法,了解到實用典型案例,受益匪淺。建議今后定期舉辦經(jīng)驗交流座談,完善各市國企國資改革交流渠道,為地方工作開展提供有益借鑒。
(孫欣欣,淄博市國資辦副主任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