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王珺偲
晚清時期的鳳岡瑪瑙山營盤
文丨 王珺偲
在“咸同號亂”期間,在鳳岡北部有一座叫瑪瑙山的營盤,堅如磐石,強大的號軍在第一攻擊失敗后就從來不敢再進軍此處,成為亂世中的安樂窩。
思州古道
清朝咸豐七年(1857年)的冬天,燈花教(白蓮教分支)教主劉儀順在貴州思南鸚鵡溪帶領(lǐng)教徒武裝起事,因這些武裝人員頭裹白布作為標記,人們稱之為“白號軍”。
一時間烽煙四起,席卷貴州龍泉(鳳岡)、務川、德江、石阡、湄潭、余慶、綏陽等地。白號軍與清軍和各地團練相互攻殺,直到十余年后的同治年間(1855-1869年)才平息,這次起事也稱“咸同號亂”。
在此期間,在鳳岡北部有一座叫瑪瑙山的營盤,堅如磐石,強大的號軍在第一攻擊失敗后就從來不敢再進軍此處,成為亂世中的安樂窩。
據(jù)光緒年間的《湄潭縣志》記載,瑪瑙山又名金磐山,在湄潭縣城以北一百三十余里。相傳始建于南宋,后來荒廢。在清朝咸豐初年,社會動蕩,清朝政府鼓勵民間組建團練營盤以自保。在瑪瑙山一帶的錢姓大家族中,有一名武生叫錢青云,他為了保護族人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散盡家財在瑪瑙山頂建營筑壘,招幕民眾組建民團,演習軍事,操練武功,一時間周圍各地的流民散戶投奔瑪瑙山。錢青云的故事也被寫進了《湄潭縣志》:“錢青云,武生,好義輕財,世亂毀家立營金磐山,雁戶如歸,為一方保障?!蓖高^這廖廖數(shù)語,依稀看見一名壯士,手握長槍,矗立在瑪瑙山前,那挺直的脊梁為父老鄉(xiāng)親帶去了一方平安。
錢青云,字望崖(1808—1864年),重義輕財,是湄潭縣武生,因為排行第五,所以人稱“五大先生”。
據(jù)錢氏后人稱:錢氏一族于清朝中期由浙江入黔,錢青云是第三代。青云生時,家境頗豐,有良田百傾,收谷千擔,錢財無數(shù)。錢青云從小習武,練就一身好力氣。他練功之前要手提兩個石鎖,繞房屋跑十圈;他力大無窮,張弓射箭,百步外箭簇飛射能入木數(shù)分,箭桿因旋轉(zhuǎn)嗡嗡直響,每發(fā)一箭,有石走沙飛的磅礴氣勢。
在白號大軍的進攻中,瑪瑙山營盤之所以堅如磐石,不僅是因為錢青云的武藝高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瑪瑙山營盤別具一格,具有強大的防御能力。
如今的瑪瑙山營盤遺址,是整個黔東北保存較為完好的軍事營盤。1999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研究號軍的重要遺址。
當時,瑪瑙山營盤內(nèi)住有人家千余戶,建有街市、學校、兵營等設施,如今遺址尚存。
瑪瑙山,依山傍水,山上建有石城營壘,在錢青云修建的瑪瑙山主營外,還有李姓、安姓、楊姓、丁姓等族分別在四周的山頭上筑壘建營,包繞七個山頭,形成了天罡北斗的排列設計,占地數(shù)百畝,保留較為完整。
瑪瑙山并不高,地勢并不險峻,但是山上怪石嶙峋,營盤就修建在怪石嵯峨之上。營盤利用山、巖、洞、水等自然條件,考慮了攻、防、退、守等方面;營盤下面有暗洞相連,四通八達,有大廳、有小巷、曲曲折折,洞洞相連,全長數(shù)千米;洞中有水源,保障人們飲用,在防衛(wèi)上占很大優(yōu)勢,易守難攻。
就是這樣一個地上城垣與地下暗洞完美的結(jié)合構(gòu)成了一個險奇的軍事要塞?!朵靥犊h志》記載:“(瑪瑙山)平地突起山塢,怪石嵯峨,塢底一洞,幽深曲折,武生錢青云鳩工鑿石就勢建垣,因營此?!?/p>
當時鳳岡縣的北部的綏陽鎮(zhèn)、永安鎮(zhèn)、土溪鎮(zhèn)、新建鄉(xiāng),務川的黃都鎮(zhèn)都屬于湄潭縣啟里(清代的行政區(qū)域劃分)。在距這五個鄉(xiāng)鎮(zhèn)不遠處有一個叫廟壩的地方,那里是號軍的一個集聚地、大本營。
廟壩,位于如今務川自治縣豐樂鎮(zhèn)的新田村廟壩,距離鳳岡綏陽鎮(zhèn)約15公里處,這里是鳳岡、務川、德江三縣的交界處。
駐扎在廟壩的號軍共有六支,分為五營,有數(shù)萬人。其中鄉(xiāng)正(號軍官職)田歪嘴為中營,王朝選為前營,張歪嘴為后營,廖麻頭為左營,王石長為右營,分居在廟壩附近的巖口場、馬道、鴨棚一帶。除了這五營號軍外,還有號軍中的一員女將,也駐軍在此。這名女將的名字叫李素珍,其丈夫也是號軍中的一個頭目,在戰(zhàn)爭中被殺,她發(fā)誓要為丈夫復仇,被號軍首領(lǐng)劉儀順封為“孝義將軍”。
咸豐十年四月中旬,白號軍從廟壩集軍南下,搶掠并占領(lǐng)綏陽場,進入如今的鳳岡縣北部,這一帶的清軍、團練在號軍的攻擊下紛紛潰敗,號軍占領(lǐng)了三碗種、虎頭壩、貓貓埡等關(guān)隘營盤,在這次大潰敗中也只有瑪瑙山營盤屹立不破。
在當?shù)剡€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戰(zhàn)斗故事:
白號大軍從廟壩南下,攻占綏陽場一帶后,兵臨瑪瑙山,將營盤圍的水泄不通,幾經(jīng)攻打,毫無進展,反而自己損兵折將。號軍在一籌莫展時,號軍中有一個小頭目叫冉毛子,是距綏陽場不遠的官田壩人,頗有武力,并且在早年曾從暗洞中鉆到山上去過,他自告奮勇地帶領(lǐng)一支小分隊,從暗洞潛入瑪瑙山營盤內(nèi)里應外合。
于是冉毛子帶領(lǐng)三十多名號軍,備足松油火把,從距離瑪瑙山十數(shù)里外的干田溝后洞進入。冉毛子帶領(lǐng)號軍士兵,小心翼翼逐步深入,只見溶洞內(nèi)鐘乳垂懸、怪石嶙峋、溝壑暗河、岔洞相連……
經(jīng)過半天的爬涉,夜晚時分,冉毛子等終于走到了營盤之下的溶洞,于是冉毛子乘著夜色,帶領(lǐng)數(shù)人從洞中潛出探營,余下之人在洞內(nèi)潛伏待命。
冉毛子剛潛出溶洞,走到瑪瑙山營內(nèi),一下就觸響了機關(guān),一張大網(wǎng)從天而降,嚴嚴實實地蓋住了他們五人,營盤內(nèi)頓時燈火通明,喊殺聲四起;洞內(nèi)潛伏的號軍已知暴露,準備逃離,不料洞內(nèi)機關(guān)四起,團兵如涌封死了各個洞口,終將這一干人全部抓獲。
后來錢青云下令將冉毛子等三十多人全部斬首示眾,如今若到瑪瑙山游玩,當?shù)厝诉€能指出叫“刑場”的地方,據(jù)說就是斬殺冉毛子一干人的地點。
相傳,瑪瑙山營中曾架鐵炮八門,最大口徑為30公分,被成為“大將軍”。 如今營盤地下溶洞的正門口處就有一座墳。據(jù)當?shù)厝酥v,這里理葬著一位造炮師,因他曾經(jīng)鑄造過“將軍炮”,故后人把這酷似炮臺的墳墓稱為“將軍墳”。這位造炮師,身材魁梧,聰明靈巧,他鑄造的大炮可裝一斗二升火藥,射程一里之外,威力無比,深得錢青云的贊賞。
現(xiàn)在到瑪瑙山,還會看到山上的石城內(nèi)有多個研制火藥的碓窩和碾槽。
如今站在瑪瑙山中營制高點,仍能看見營套營、壘連壘,墻垣重重、營地片片。就拿石墻來說,南來要經(jīng)過六道營墻;若從東西北三面,每面至少三道營墻,方能進入中營。在這些墻垣之間,還有很多短墻穿插分割,分成或條或方的若干小營,48道營門連通。如果把營墻拉成一條直線,足有數(shù)萬米。若從墻上射擊孔和炮臺位置可以看出,由長短火力組成的交叉射擊網(wǎng),既可橫掃,又可側(cè)擊;既能近射,又能遠轟。設計頗具匠心,規(guī)??胺Q宏偉。
正是由于有如此強大的防御工事,白號軍兵至瑪瑙營盤下也無從下手攻擊?!镀角o略》中記載:“(務川廟壩)賊分,掠綏陽場,蔓延龍泉上方,洞平,團營多潰,惟錢青云自保。賊奪縣北三碗種、虎頭壩、貓貓埡諸隘,薄城下,青云俟懈擊之,賊稍卻?!?/p>
武藝高強的錢青云帶著鄉(xiāng)丁團勇,依仗堅城厲炮,以逸待勞,守住了號軍的進攻。錢青云見號軍松懈疲憊之時,又主動發(fā)動攻擊,號軍大敗而退。從此瑪瑙山錢青云威名四播,號軍從此再也不敢進攻瑪瑙山營盤。時至今日,鳳岡瑪瑙山營盤依然是一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