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是如何開始收藏倫勃朗的畫作的?
6歲時母親帶我去紐約參觀大都會博物館,當時主要看了古典大師的畫作,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倫勃朗的畫,應該算是一見鐘情。倫勃朗留存于世的畫作約350幅。我原本認為所有作品都在博物館里,但事實是,仍有10%的畫作在私人手中,并一代代地傳承下來。我們了解到這樣的可能性,立刻開始行動,很快就達到了平均一周購買一幅的速度。
02 購買這些古典大師畫作的價格如何?
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古典大師的畫作私人其實是可以收藏的。這是一個市場的空白點,因此這些畫作的價格可能比一些仍然在世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價格更低。
03 荷蘭黃金時代的畫作,對于今天的觀眾有哪些重要意義?
如果你不理解古典大師的畫作,就沒有辦法理解我們現(xiàn)在的藝術發(fā)展。因為當代藝術站在了幾位非常了不起的藝術家的肩膀之上,而這些藝術家又是從17世紀的荷蘭、從倫勃朗畫派接受的傳承、汲取的靈感。在印象派出現(xiàn)之前的兩百年,倫勃朗的很多創(chuàng)作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印象派風格。另外,在晚些時候,他用畫筆的方式,使用顏料、顏色的方式,都具有表現(xiàn)主義的感覺。
04 當代觀眾應當如何欣賞和理解倫勃朗的畫作?
藝術欣賞是非常主觀的體驗,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想跟某位藝術大師建立起一種連接,最好的方式就是到美術館多花一點時間和他的作品共處。你站在這些畫作面前時,立刻就能感受到它在跟你在對話。了解其他藝術家的評論也會有幫助。
05 書和電影是熟悉藝術家的好方式嗎?你有哪些推薦?
《戴珍珠耳環(huán)的少女》讓人們更熟悉維米爾。另外一個例子是一本叫《金翅雀》的小說,它跟倫勃朗最出色的學生法布里蒂烏斯有關,也是他的一幅畫,小說把這位年輕藝術家的生活重新給我們展現(xiàn)出來。
06 你自己是如何理解倫勃朗的?
倫勃朗是一位具有革命性的藝術家。他的畫作是現(xiàn)實主義的并賦予了筆下人物強有力的心理活動、性格和情感,希望可以把他觀察到的最真實的美帶給觀者。這種思想比印象派、表現(xiàn)主義早了幾百年。在一些當代藝術家身上,也能看到這種追求本真的自由。
07 17世紀的荷蘭為何成了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
當時荷蘭從西班牙獨立出來之后,就擺脫了天主教的束縛,畫作的描述對象也從之前的宗教變成除了宗教的一切事物,從歷史畫變成了繪制日常生活的畫作,這是一種革命性的突破。當其他歐洲城市的藝術家還在依賴皇家或天主教會的贊助時,荷蘭的藝術家卻已經(jīng)開始接受定制,為社會各個階層作畫,這帶來了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造性的大爆發(fā)。
08 你如何比較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
我非常尊重當代藝術家,但古典藝術的歷史感是當代藝術不具備的。你可以從這些畫作轉手的歷史看到,有誰曾經(jīng)擁有過它,在環(huán)境變遷中這些畫作經(jīng)歷了什么。人生苦短,但藝術是永存的。
09 私人收藏如何幫助保存與分享藝術作品?
好的私人收藏對于公共收藏是一種補充。我們不會跟博物館去競購,相反,我們把買來的大約250幅畫作跟40多個博物館免費分享。我們也把收藏當中的精華部分整合起來全球巡展。
10 你對于新晉藏家有什么建議?
我建議喜歡什么就去買什么。如果只是為了投機,從歷史觀點來看,基本上不會有這種好事。每個藝術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有大量作品涌現(xiàn),如果其中1%的作品經(jīng)歷了時間依然被認為是藝術,就已經(jīng)是非常龐大的數(shù)字了。